APP下载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2-15唐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唐萍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的输血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调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输血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6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总结,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调查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结果:本研究6380例患者当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34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33 %。总结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存在发生过敏不良反应的患者17例,占50%,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此外还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5例,占44.12%,1例循环超负荷,1例心理反应,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存在过敏史、患者存在输血史、输入与患者发生反应的抗原、抗体的血液制品是导致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在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输血不良反应,并且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指导,以便于提升输血患者安全。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39-02

现如今对于临床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开始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能够对于一些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其能够成功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最近这些年,因为医疗水平不断的发展,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时候安全性也大大的提升,但是因为人体内血液成分存在有复杂性,再加之患者自体的个体性差异,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临床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到过敏反应、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等。本研究主要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总结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对于患者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现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输血患者,选择其中的638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6380例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3760例,女性患者2620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为(46.7±15.7)岁。本研究患者当中存在有输注红细胞混悬液的患者1236例,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混悬液的患者4089例,存在有输注血浆的患者985例,存在有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11例,存在有输注血小板的患者54例,存在有输注冷沉淀的患者5例。无输注全血患者,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进行相互的比较和调查研究。

1.2 方法 本研究调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输血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6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总结,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调查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本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调查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总结导致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选择采用IBM SPSS26.0,两组数据之间选择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同时选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2 结果

本研究6380例患者当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34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33%。总结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存在有过敏不良反应的患者17例,占50%,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其中输注血浆发生反应的11例,输注红细胞悬液发生反應的5例,输注血小板发生反应的1例,此外还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5例,占44.12%,例,输注红细胞悬液发生反应的12例,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混悬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2例,输入血小板1例,还发生1例心理反应,1例抢救病人出现肺水肿,分析导致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不超过18周岁、患者存在过敏史、患者存在输血史、输入与患者发生反应的抗原、抗体血液制品是导致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 讨论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过去大大降低,在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输血不良反应,并且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便于提升输血患者的安全及疗效。

参考文献

[1] 林静霞,任俊,肖帆,邹秋琼,高旖鑫,周振海.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3):291-294.

[2] 徐丹.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6):19+21.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