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2017年临沂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8-02-15韩文锋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

韩文锋

【摘 要】目的:探讨2013-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2262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对年龄、发病季节、性别以及地区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6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最高、其次是7~12岁年龄段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渐下降。7~9月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相对较低,其他各个季节均有较高发病率。结论:12岁以下儿童均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虽逐渐下降,但成人也有一定的发病几率,同时处7~9月发病率相对较低外,其他各个均是高发季节,应当对全年各个季节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防止措施,尤其是儿童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3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2013-2017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Methods: 2,262 cases of mumps reported by the disease monitoring system in Linyi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of age, onset season, gender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mumps in children aged less than 6 years old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children aged 7 to 12 years old. The incidence of mumps was relatively low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 and higher incidence was found in all other seasons. Conclusion: children under 12 are mumps, high-risk groups with age gradually decline, adults have certain risk, bu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relatively low incidence of 7 ~ 9 months, each other are all season,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every season throughout the year for mumps prevention measures, especially children to vaccinate in time.

Key words:mumps;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Control measures

流行性腮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由于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可通过飞沫、唾液污染的玩具、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容易形成爆发性流行[1]。鉴于此,本研究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226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59例,女703例,年龄0.1~75岁,平均年龄(37.55±37.45)岁。

1.2 方法 对患者年龄、發病季节、性别以及地区分布等报告病例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治对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2 结果

发病年龄分布:由下表分析可见,≤6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最高(36.38%)、其次是7~12岁年龄段儿童发病率达35.81%,随着年龄的增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渐呈下降趋势。发病季节分布:7~9月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最低,1~6、10~12月腮腺炎发病率均在20%以上,均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详见表1。

3 讨论

青少年、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成人也有一定的发病率,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侵入所致属于副黏液病毒、可在患者唾液中存在较长时间,在发生腮肿前6d~肿后9d均可从唾液中分离处病毒,潜伏期长达22d,该病毒主要侵犯患者腮腺,也可对中枢神经、卵巢或者睾丸、胰腺等造成侵犯,是导致儿童后天获得性耳聋、男性不育症等疾病主要原因之一,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杜飞[2]等人在研究中对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发病年龄组构成以<15岁发病率高达90%以上,4~7月份发病数最多高达50%以上,通过加强腮腺炎流行病学、病毒学、血清学等监测,实施有效的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可预防控制腮腺炎的发病和流行。谢龙[3]等人在研究中对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控策略进行了探讨,发现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通过对重点人群的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加大各级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可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本研究中发现,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除7~9月以外,其他季节发病率均比较高。针对目前流行性腮腺炎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加强适龄儿童流腮疫苗的接种,分别在1.5岁、6岁时进行接种,并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2)教育、卫生等部门做好幼儿入学、入托接种核查工作,对于漏种疫苗的儿童进行及时补种;(3)加强社区健康教育,促进群众对流腮相关的知识掌握,从而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12岁以下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1~6月、10~12月均是流腮高发季节,可通过加强适龄儿童流腮疫苗的接种、加大接种核查、补种力度,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来预防流腮的感染和爆发。

参考文献

[1] 高美英, 李燕, 保红莉, et al. 2004-2014年银川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6):979-981.

[2] 杜飞, 李银乔, 刘家洁, et al. 2004-2014年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 32(5):445-450.

[3] 谢龙, 冀贞浩, 刘继峰. 2005-2014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控策略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7):1175-1178.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
肛肠手术中肛管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与防治对策
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关于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
镉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初探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