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产后甲状腺炎中的应用

2018-02-15杜显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杜显芳

【摘 要】目的:探究产后甲状腺炎患者行高频彩超检查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高频彩超检查,分析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并通过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受检者甲状腺大小、上动脉收缩期(Vmax)、舒张末期(Vmin)血流速及舒张期内径(D)数据。结果:①图像分析,观察组患者普遍存在左右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情况,42例患者中20例患者可见弥漫性低回声,13例患者可见散在性低回声,9例患者可见边界清晰且不存在包膜的低回声结节。25例患者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见“火海征”,另有12例患者血流信号相对丰富,5例患者血流信号略有增加。②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前后径、Vmax、Vmin以及D数据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图像与健康者将比更具特点,能够直观的对其进行鉴别,因此在该疾病的诊断中高频彩超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后甲状腺炎;超声图像;血流信号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26-01

产后甲状腺炎指的是孕妇分娩或流产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甲状腺组织炎性病变,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特征为淋巴细胞浸润[1]。该疾病约有70%的患者临床症状可自愈,但是少部分患者有进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我国产后甲状腺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加多样复杂,因此疾病的诊断仅靠临床表现依据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2]。超声技术因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测、无创性等优势在临床中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本次择取42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开展高频超声诊断研究,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28.2±2.5)岁,包括经产妇和初产妇分别15例和27例,分娩方式:24例顺产,15例剖宫产及3例流产;对照组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29.3±2.4)岁,包括经产妇和初产妇分别13例和29例,分娩方式:25例顺产,16例剖宫产及1例流产,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数据间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选用日本东芝的NemioMX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5~7.5MHz,受检者呈仰卧位将其颈部组织充分暴露,通过探头在甲状腺区域进行扫描,对受检者超声图像回声、血流信息,甲状腺大小、上动脉收缩期(Vmax)、舒张末期(Vmin)血流速及舒张期内径(D)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 受检者甲状腺侧叶宽超过25mm,厚超过20mm,或甲状腺峡部厚超过5mm评定为甲状腺体积增大[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t值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图像分析 观察组患者普遍存在左右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情况,42例患者中20例患者可见弥漫性低回声,占比47.62%;13例患者可见散在性低回声,占比30.95%;9例患者可见边界清晰且不存在包膜的低回声结节,占比21.43%。25例患者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见“火海征”,占比59.52%;另有12例患者血流信号相对丰富,占比28.57%;5例患者血流信号略有增加,占比11.90%。

2.2 甲状腺前后径、Vmax、Vmin以及D值比较 观察组甲状腺平均前后径(25.13±3.62)mm,Vmax平均(48.25±3.28)cm/s,Vmin平均(19.24±6.37)cm/s,D值平均(2.56±0.97)mm;对照组甲状腺平均前后径(12.08±3.14)mm,Vmax平均(25.41±3.17)cm/s,Vmin平均(8.25±4.12)cm/s,D值平均(1.52±0.33)mm,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甲状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母体在妊娠期为保证胎儿发育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产后抑制作用消失引发的短暂性免疫反弹,导致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提升,使其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进而造成甲状功能受损,不仅会影响产妇的健康和生活,还可能导致胎儿精神或神经永久损伤,因此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开展高频彩超诊断技术,发现患者普遍存在超声低回声情況,这也是该疾病的典型特征。本次检查结果发现9例患者有超声边界清晰且不存在包膜的低回声结节,若患者结节边界模糊或钙化,形态异常应进行活检以及时发现癌变风险[5]。观察组42例患者均有甲状腺血流信号增多情况,是因为甲状腺血管代偿性增生,血管扩张且伴有充血情况所致。由此可见超声技术对该疾病诊断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产后甲状腺炎诊断效果良好,可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关军,张彦青.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后甲状腺炎的诊断意义[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1):1264-1265.

[2] 周华玲,唐潮浪,张莹.产后甲状腺炎28例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79-81.

[3] 刘典美,邵伟光.产后甲状腺炎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特点[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2):2188-2190.

[4] 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5):343-345.

[5] 黄亮.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良恶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88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