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要素探索

2018-02-15郭晓红张宏徐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郭晓红 张宏 徐晟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检查要点,进而为胃肠道间质瘤应用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在2016.5-2018.7,研究对象为在在此期间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回顾分析诊断的相关特点。结果: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准确率为92.50%,明显高于消化道钡47.50%的诊断准确率,数据对比存统计学意义(P<0.05);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具有典型的影像资料表现。结论:消化道钡餐、MSCT均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其中MSCT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消化道钡餐;MSCT诊断;诊断要点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15-01

胃肠道间质瘤在消化道疾病中较为常见,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胃肠道肿瘤中有2.0%-3.0%为胃肠道间质瘤[1]。胃肠道间质瘤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可逐渐出现胃肠道出血、胃部疼痛、腹部肿块等表现,早期明确诊断是进行疾病治疗的关键。由于胃肠道间质瘤所处位置较为特殊,术前常规病理诊断难度较大。常规检查主要依靠消化道钡餐,但是消化道钡餐的诊断准确率一般,存在较多的漏诊或者误诊,严重影响到患者及时治疗。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技术的发展为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新的诊断思路。本文结合我院2016.5-2018.7期間实施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的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回顾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诊断资料,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16.5-2018.7,研究对象为在在此期间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分布在26-76岁、平均年龄(49.37±6.29)岁,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表现:15例消化道出血、20例腹痛腹胀、5例患者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入院后实施消化道钡餐检查与MSCT检查,且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不同患者术前检查资料基本完整,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消化道钡餐检查:采用胃肠高频数字化医用万东hf52-2透视机,检查前告知患者常规禁食禁饮8-10h,指导患者服用钡餐,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对患者病变区域实施检查,常规拍摄包括粘膜相、加压相、充盈相,检查完成后,由我院经验丰富临床医师根据获取的资料做出评价与分析。

MSCT检查:采用GEOPtima660 64排CT机实施检查,检查前期常规禁食8-10h,于检查前0.5h注射山茛菪碱,检查前15min口服泛影葡胺,浓度为20g/L,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控制剂量在600-800ml,快检查时口服产气剂,通过充盈胃肠道,为后期检查创造条件。仰卧位检查,常规检查扫描参数如下:电源120kV,电流140mA,层厚5mm,层间距1mm,螺距1.0,按照常规方法完成常规CT检查,常规检查结束后,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碘佛醇,浓度为320mg/L,用量在80-90ml,动脉期扫描延迟20-30s,静脉期延迟60-80s,然后实施增CT血管造影检查,获取相关影像资料后,借助于后处理技术完善各类影响资料,并根据处理后的影像资料做出评价。

所有患者最终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确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病理诊断结果;(2)消化道钡餐与MSCT检查结果;(3)消化道钡餐、MSCT检查的影像资料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本文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各类参数分析,本研究中各类参数均属于计数资料,具体表现为百分率,差异性使用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胃间质瘤患者21例,占到52.50%;肠道间质瘤患者19例,占到47.50%。其中良性病变患者28例,占到70.00%,恶性病变患者12例,占到30.00%。

2.2 消化道钡餐与MSCT检查结果对比 消化道钡餐以及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结果见表1,将其与病诊断对比后,消化道钡餐诊断准确率为47.50%,MSCT诊断准确率为92.50%,MS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消化道钡餐,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消化道钡餐以及MSCT检查影像特点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使用消化道钡餐检查后,病灶区域有明显充盈缺损,且表现出类圆形,病灶边缘相对光整,病灶边缘与健康组织有着明显的分界,病变区域和胃壁之间相交,并呈现出钝角形式;个别患者病灶形态不规则,有浅表分叶表现。使用MSCT检查后,病变区域表现出圆形包块或者类圆形包块,增强扫描后动脉期、门静脉期均存在强化表现。良性病灶中部分病灶在腔内生长,部分病灶则在腔外生长,整体密度较为均匀,与正常组织边界较为清晰。恶性病变呈现出不规则包块,病灶主要在腔外生长,增强扫描检查可见不均匀强化,有大片低密度影存在病灶中心。

3 讨论

综上所述,消化道钡餐、MSCT均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其中MSCT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邓昆,燕军,解耀锃,等.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诊断[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125-126.

[2] 马宁.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97-99.

[3] 吴耀初,吴华超,陈俏倩,等.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J].吉林医学,2013,34(18):3531-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