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研究

2018-02-14徐玲玲

大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风险研究项目建设企业管理

徐玲玲

【摘 要】 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我国企业想要获得强大的竞争实力,就必须重要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逐渐走向信息化道路。企业管理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信息化的程度逐渐加深,使得项目更加复杂,项目建设成功率不高,同时也面临较大的风险。文章主要分析我国目前企业管理在走向信息化的道路上,项目建设所面临的难题,研究相关风险,并提出应对的策略,使得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所加强。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信息化 项目建设 风险研究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受信息化这一潮流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也不断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紧跟时代潮流,逐步进行信息化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创新必须经历的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在组织形态、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经营流程等方面,都必须严格且深刻地进行信息化,同时不断发展规范,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

实际上,企业管理信息化要求企业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融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不断规范管理行为、完善管理模式,从而推动企业更加长远地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企业管理也不例外。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对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掌握和分析,提前做好风险预防,降低项目风险,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企业管理在走向信息化的道路上,项目建设所面临的难题,研究相关风险,并提出应对的策略,使得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所加强。

一、项目建设风险分析的意义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项目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包括:(1)选项目,拟草稿;(2)准备选定项目的相关材料;(3)项目具体执行;(4)项目验收。实际上,这几个阶段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难以预料的风险,都有可能对整个项目的建设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导致项目滞延。例如,在选定项目或者准备项目材料时,若企业员工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对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入、透彻等情况,都在无形中加具了项目的风险,容易导致项目建设失败。不可否认,这些情形在实际操作中,发生的概率并不小,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出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常见的包括:项目预算超支、建设周期延长等等,这些都直接导致项目建设承担更严重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自身的文化、经营理念、对市场环境的理解等,都有可能影响项目建设,从而导致风险增加。因此,对项目建设进行严格、科学、合理的风险研究及分析,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能够及时防范风险,为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及控制工作,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合理分配资源,才能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从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项目建设风险分析

1.信息化意识不足。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所有员工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对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具有引导、统筹、管理的作用,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部分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更加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其对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企业也难以展开信息化管理工作。實际上,信息化是每一个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革命,对企业的经营、运作、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都较为深远,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信息化工作必然难以推进,只能浮于表面,使得结果事与愿违。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仅仅将企业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普通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其在进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陷入了严重误区,项目建设由此惨遭失败,无法实现作用及效果,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缓慢且低效。

2.建设机制不健全。项目建设机制是否健全,对项目建设能否最终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尚未形成合理的长效机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能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也未能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进行充分、有机地结合。这些企业往往只抱着“做项目”的态度进行项目建设,为了做项目而进行项目建设,而不是为了企业管理的长期进行,在思想方面就已经非常落后,导致建设机制不够健全。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由于机制不健全导致种种问题出现,包括信息更新不及时、滞后,系统不兼容等问题,信息共享失败或者速度缓慢,导致信息传递速度严重下降。

3.缺乏制度保障,管理秩序混乱。企业管理实现规范化,是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虽然企业在规范管理方式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权,但是无论选择哪种管理方式,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制度保障,才有助于规范化管理的开展和进行。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尚未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起相关的工作条例,对工作内容、职责、流程等进行明确,对员工工作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导致管理秩序极为混乱,影响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在具体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制度保障的缺乏,项目建设缺少指导思想,对总体目标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项目风险较高。

4.组织变革尚未及时开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提升竞争力,增强核心实力,这意味着企业应当将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逐步推进信息化进程,有利于从本质上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我们从内部看,由于传统体系的长期影响,产生了一定的惯性,导致企业一时之间难以充分适应新的制度及要求。而从外部分析来看,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管理者难以理性思考,面对困难时难以冷静面对,常常出现决策失误。同时,企业在新环境下尚未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传统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环境,同时企业对传统管理思路的坚守,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对管理流程也尚未进行改革,导致流程脱节,不适应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换句话说,企业信息化管理只是一个空壳,而未能进行实际运行,导致企业发展受阻。

5.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专业、优秀人才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才的支持是关键。但是目前来说,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由于经验还不足,专业的人才较为缺乏,现有人员难以提供技术支撑,导致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同时,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一定的创新意识,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人才来负责改革工作,才能够从本质上实现信息化管理。

三、应对项目建设风险的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应对项目建设风险的对策:加强信息化管理学习;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整顿秩序,规范化管理;加强人才培养。

1.加强信息化管理学习。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事物,必须虚心学习,对于企业来说,不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应当充分学习信息化管理,只有对信息化管理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才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2.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工程。这一进程必须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不能独立进行。同时,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应当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从而保障项目建设能够持续、良好地进行。

3.整顿秩序,规范化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保障对于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实际上,在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上,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作为发展基础,同时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力度,整个企业由上到下都必须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领导层应当起到带头、表率作用,积极开展规范化管理相关的培训,带领员工学习规范化管理,整顿企业秩序,从而为项目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企业存续过程中永恒的话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在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专业、优秀人才仍然是不可缺失的。在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面,企业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吸纳优秀人才,逐渐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和重要的力量,使得项目建设能够由更多更优秀的人员参与进来,从而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助力。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紧跟时代潮流,逐步进行信息化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创新必须经历的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项目建设过程的风险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研究分析,降低部分风险,使得项目建设的成功率能够不断提高,从而有益于企业管理的有效实现,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红军,刘波,任鑫.基于专家未知权重群决策FANP和SVM的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评估[J].中国煤炭,2015,41(12):24-30.

[2] 陈红军,刘波,任鑫.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要素分析[J].中国矿业,2015,24(09):33-40.

猜你喜欢

风险研究项目建设企业管理
我国国际金融市场贸易的发展研究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P2P网贷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