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技术对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2018-02-14郭洪佚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新媒体数字化

郭洪佚

摘要:当今科学技术随着国力的增加、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头脑战。在建筑领域,建筑智能化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从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即明确建筑智能化的理念及涵盖的内容;其次需要新媒体中包含的智能化传播技术有哪些;再者,需要明确将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与新媒体相结合后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何种推动作用,同时面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最优化,从而满足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最终将研究内容落实到新媒体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定位出新媒体的若干共性从而寻求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创新点,从而提高高校创新水平,并且运用到社会发展中。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数字化;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10-0000-00

1 绪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到城市规划、道路与交通、学校教育领域,小到住宅建设和居民生活。科技的进步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也推动了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媒体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是在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社会与新时代又赋予了媒体一个新的身份,即新媒体。当今科学技术随着国力的增加、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头脑战[1-3]。大学便是这场头脑战中的潜力股,大学扩招带来了大量的职位需求,而各个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都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4、5],这便更加加快了新媒体的发展。一家家新型创业公司的成立,也反映出社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类最大的属性便是社会属性,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交流环境的需要也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崭露头角。四川合众精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凯、谢平指出目前各个媒体公司都将数字智能化的科技掌握程度纳入其核心竞争力范围之内,在市场上也提供了创业者与工作者更多的发挥空间。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2.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与联系

通常意义上的媒体只是针对于如何传播大众理念,传统的媒体主要是建立于报纸、书刊、杂志与宣传单之上,因此大部分人对于媒体的认识仅仅是浅薄地认为媒体就是广告,目的在于售卖商品。其实不然,媒体从广义来说是对信息、思想与理念的传播,而新媒体是依托科技手段传播信息、思想与理念的全新概念,不仅依靠有形的媒介,更依赖于無形的传播媒介,这种无形的传播媒介就是通常所说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提出的科研转型改革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课堂上不再是单一的老师板书与课件进行授课,而是加入了超星教学软件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的宣传栏不再是单一的纸张宣传,而是通过数字化屏幕播放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了校企合作,这便是新媒体的重大作用所在。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曾说过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也曾提出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与生产无限,这也符合当今我国以及国际社会关系的特点。

2.2新媒体的组成

新媒体组成要素多样化,一是传播媒介多样化;二是媒体基础多样化;三是传播技术多样化。但其核心都是数字化与智能化[6-8]。当今社会诸多学科与产业都在致力于数字技术的开发,而新媒体的基本就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另一方面,不论是数字技术还是网络技术,都要依托更为先进的智能设备的研发与运用,智能设备的研发反过来又推动了创新热潮,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新型就业岗位,对于高校以及社会的贡献都非常巨大。

新媒体形式主要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式,所谓的新是指其以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为载体,通过不同的社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途径进行展示。最重要的是新媒体旨在对所有人进行新思想、新思维的传播。新媒体更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向群众普及所谓新媒体是指数字化的传播媒体。以往的媒体虽然通过视频、报纸、音频等进行传播,但是其面向的对象群体受限,如今科学技术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因此新媒体开始由二维转向三维可视化,同时消耗资源的程度也大大降低,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理念,例如,随着技术的革新,数字广播是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在数字状态下进行重新编码、调制、传递,基于此,便兴起了多种新型的接收信号装置,通过不同的装置,接收终端便可将处理好的信号进行输出,从而达到传播正能量的目的。在新媒体发展的同时,其新的媒体形式促进了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反哺社会,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也为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

3 智能化在建筑领域的发展研究

建筑智能化发展迅速。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建筑智能化规模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持续增长。建筑智能化是伴随人类对信息交换、信息获得、生活的安全性、生活的舒适性与便利性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产生的,而智能化建筑也是视觉广告无法替代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将智能化的建筑物及建筑群与新媒体相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9-12]。我国各地城市近些年来不论是从经济水平,还是科技水平,其飞速发展带来了诸多先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字化发展也成为了新媒体发展的催化剂,放眼望去,小到LED广告牌、高铁、飞机视频广告,大到3D会展展厅,无一例外的都成为了新媒体的新媒介,而这些新媒介摆脱了以往报纸、杂志篇幅有限、传播对象有限的缺点。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数码海报(刷屏机)的运行机理,根据上述所列举的三个融合层面研究内容进行实体分析;从2013年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入手,结合园林绿色,将新媒体的分析落实到节能环保方面,满足当代我国发展的纲领;分析以新媒体布设的各类展厅,细化分析数字技术对于优化企业形象的优点。

4 智能化與新媒体

建筑如今不再是人们观念中的居住地,更是一个全方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领域,当今时代的人们能够享受室内运动、购物、远程视频会议、在网络上浏览所需信息,这些都是智能化建筑的与新媒体结合的新鲜体验体,也是智能化建筑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本质属性。以智能化建筑为载体的新媒体打破了相对保守的时效性,通过电子技术及大数据技术更加促进了新媒体传播的效果。新媒体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媒体形式,而建筑中智能化为其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比如电子视频技术、LED成像技术、相应的配套控制仪器设备等。比如成都,近些年成都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从前的川蜀大地正在全面推动整个西南地区的进步,政府大力推广新媒体发展,正是因为看到了新媒体这个新兴行业对于地区的影响力,众多大型的建筑学展示会议、省级、市级的新媒体宣传大会以及各种以高校为载体的智能化大赛都是以新媒体的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因此,此次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与重要。

结合智能化建筑的内涵与新媒体的特点,将两者的结合方式总结归纳为三方面,即:(1)信息层面,主要是指通过智能化建筑所提供的平台,提高新媒体传达信息的效率,自动切换或者转换新媒体所要传达的视频信息。(2)形式层面,主要包括遵循整体的形式逻辑,突出区域特点。(3)智能化技术层面,主要是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播放、转换、传感器等技术手段以更为合理的结构传播新媒体,以此适应建筑的属性。

在研究过程中明确建筑智能化的理念及涵盖的内容;其次需要新媒体中包含的智能化传播技术有哪些;再者,需要明确将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与新媒体相结合后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何种推动作用,同时面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最优化,从而满足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最终将研究内容落实到新媒体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角度,找出新媒体的若干共性从而寻求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创新点[13],提高高校创新水平,并且运用到社会发展中。

5 结语

新媒体将更多更新的理念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进行传播,而建筑智能化更是集新媒体与绿色环境为一体,通过对建筑智能化与新媒体发展的研究,打破了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时空界限,将可通过更具创新意义的互联网、手机或数字网络方便快捷地进行获取;传统媒体的科普时单向的,而创新后的新媒体为科普提供参考并通过其多种平台参与普及,从而弥补传统科普的单向性、滞后性与互动性不足等缺点;新媒体打破了单一的表现形式,最终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即由平面传播到立体的转型。多种多样的新媒体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借助新媒体创新、新媒体运用技术创新、推进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极为重要。新媒体与科学普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建筑这一人类特有的文明形式中得以广泛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师优.浅析新媒体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2):101-103+112.

[2]叶万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媒体发展和管理工作[N].青海日报,2015.

[3]叶晓宾.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0.

[4]陈启胜,刘海涛,董贵华.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青海日报四川大学商学院,2014.

[5]曹培康.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20-121.

[6]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龙潇逸.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门新兴的学科[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6):56-56.

[8]钱键.数字城市建设[M].科学出版社,2007.

[9]查芳熠.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控制[J].新媒体研究,2017,3(10):7-8.

[10]李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相关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16-17.

[11]何俊来.论述现场总线技术在楼宇自动化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12]吴华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电力监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在楼宇自动化领域的应用[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1,(9):56-58.

[13]肖琳婕.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242-242.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GUO Hong-yi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Hope Colleg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Department,Chengdu Sichuan 610400)

Abstract:Nowaday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ping continuous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demands on participa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no longer physical labors, but a larger battle of the mind.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building intelligent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The basic idea of this study is carred out from three main aspects, such as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building intelligentization, the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tents of new media,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even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ety, pers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appli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new media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me commonalities of new media are identified, so that it could be used to seeked for innovation points of more cross-generational significance. As a result, we coul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apply it to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building intelligentization;digitization;new media

猜你喜欢

建筑智能化新媒体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
数字化制胜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