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控

2018-02-14李红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禽舍种蛋沙门氏菌

李红新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台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葫芦岛 125209)

鹅鸭沙门氏菌病又称鹅鸭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属引起的疾病总称。该病对雏鸭、雏鹅的危害较大,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临床表现为腹泻、肠炎、败血症等。成年水禽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1 病原

鸭鹅副伤寒的主要因素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该菌革兰阴性菌。菌体单个存在,无芽孢,能够运动。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分散、光滑、透明、隆起、形态不一,以圆形和多角形为主。在SS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该菌抵抗力不强,对热和常用消毒药物敏感,60℃下5min死亡,0.005%的高锰酸钾、0.3%的来苏儿、0.2%福尔马林和3%的石炭酸溶液20min内即可灭活。本菌在粪便和土壤中能够长期存活达数月之久,甚至3~4年。在孵化场绒毛中的沙门菌可存活5年之久。

2 流行

由于本菌自然宿主广泛,包括鸡、鸭、鹅、火鸡、鹌鹑等多种禽类,猪、牛、羊等多种家畜以及鼠等,分布极为广泛,因此,该病原传播途径多、迅速。主要传播方式包括:(1)母鸭、鹅卵巢受到感染后,直接经蛋垂直传递;(2)病菌经蛋壳上的气孔进入卵黄内,经蛋传递;(3)孵化器、出雏器或育雏器被病菌污染;(4)禽舍环境、垫料、粪便、饲料袋、器具、水等受到病菌污染;(5)成年鸭、鹅与雏禽的直接或间接性接触传播。以1~3周龄内雏禽最为易发,死亡率在10%~20%之间。本菌不仅水平传播,亦可垂直传播,带菌鸭、鹅、种蛋等是主要的传染源。此外,禽舍较差的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不良能够促进该病的发生。

3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0~20h,少数潜伏期更长。根据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隐性三种类型。(1)急性型多见于3周龄内的雏鸭、鹅。一般多于出壳数日后出现死亡,死亡数量逐渐增加,至1~3周龄达到死亡高峰。病雏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至废绝,不愿走动,两眼流泪或有黏性渗出物。腹泻,粪使稀薄带气泡呈黄绿色。病雏常离群张嘴呼吸,两翅下垂,呆立,嗜睡,缩颈闭眼,羽毛蓬松。体温升高至42℃以上。后期出现神经症状,颤抖、共济失调,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抽搐而死。病程2~5d。(2)亚急性型常见于4周龄左右雏禽和青年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粪便细软,严重时下痢带血,消瘦,羽毛蓬松、凌乱,有些亦有气喘、关节肿胀和跛行等症状。通常死亡率不高,如有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死亡率会增加。(3)隐性经过成年鸭、鹅感染本菌多呈隐性经过,一般不表现出症状或较轻微,但粪便和种蛋等携带该菌,不但影响孵化率,也可能导致该病的流行。

4 病理

剖检急性发病死亡禽只可见卵黄囊吸收不良,肝脏肿大,呈青铜色,表面有细小的灰白色坏死点。胆囊肿大,肠黏膜充血呈卡他性肠炎,有点状或块状出血。气囊轻微混浊,脾脏肿大呈紫红色,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坏死点。心包、心外膜和心肌出现炎症等。

亚急性病禽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坏死,带菌的种(蛋)鸭、鹅可见卵巢及输卵管变形,个别出现腹膜炎,角膜混浊,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摇头和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抽搐而死。成年鸭、鹅感染多呈慢性,表现下痢、跛行、关节肿大等症状,并成为带菌者。

5 诊断

根据发病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急性败血症死亡禽只采集多种脏器分离,亚急性病禽以盲肠内容物和泄殖腔内容物检出率高。隐性经过的禽只产的蛋壳表面或孵化的雏禽散落的绒毛中易分离到该菌。常用SS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进行鉴别培养。(1)玻片凝集试验将待检血液1滴置于玻片下,加入2滴有色抗原(含菌1011个/mL,以及结晶紫染色和枸橼酸钠抗凝),轻摇,室温下2min内出现凝集者为阳性。(2)试管凝集试验:待检血液12.5倍稀释,取1mL置于试管内,加入等量抗原,37℃水浴20min,出现凝集为阳性。

6 预防

由于引起该病的沙门菌血清型较多,日前在养殖场中极少应用疫苗防控该病,大多采用综合防制措施。(1)种蛋应随时收集,蛋壳表面附有污染物如粪便等不能用作种蛋,收集种蛋时人员和器具应消毒。保存时蛋与蛋之间保留空隙,防止接触性污染。种蛋储存温度为10~15℃为宜,时间不宜超过7d。种蛋孵化前应进行消毒,以甲醛熏蒸为最佳,按照每立方米需要高锰酸钾215g和40%的甲醛43mL,熏蒸时温度高于21℃,密闭空间熏蒸时间要在20min以上,尽量避免种蛋浸泡消毒。应重视孵化室和孵化器卫生管理。(2)为防止在育雏期发生副伤寒,进入禽舍的人员需穿消毒处理的衣物,严防其他动物的侵入。料槽、水槽、饲料和饮水等应防止被粪使污染,地面用3%~4%的福尔马林消毒,每隔3d进行带禽消毒。(3)定期对禽舍垫料、粪便、器具和泄殖腔等进行监测,同时应该定期对大群进行消毒。

7 治疗

发病时可用环丙沙星0.01%饮水,连用3~5d;氟甲砜霉素按0.01%~0.02%拌料使用,连用4~5d此外,新霉素、安普霉素等拌料饮水使用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使用过程中注意交替用药,避免细菌出现耐药性。雏禽发生该病,使用药物的同时,饲养管理上应提高育雏温度,延长脱温时间,以促进卵黄的吸收和脐孔的愈合。

猜你喜欢

禽舍种蛋沙门氏菌
捉鸡记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种蛋运输车尾板与车内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浅析规模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