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2018-02-14■何

精品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机制

■何 力

江西师范大学

如今的商业银行各部门遍布全国各个都会,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是我国城市金融的支柱,亦然是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金融贷款结构在最近的几年里,已经得到了或多或少的优化,信贷资产的含金量有了很大的区别与改善,提高工作效率,贷款程序越来越规范,管理风险状况有所缓解,但因为有前提制约和历史的缘故,商业银行运营的目标是农业、城市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档次不高、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基础薄弱,经营风险仍旧较大,所以不可避免得造就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的结果。因此,澄清目前的局势,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发现问题,完善监督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降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关键。

银行的盈利是通过承担相应的风险才获得的,存贷利差的收益也必须要承担贷款资金无法收回和存款资金必须到期支付这样一种风险。现代金融理论:银行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机器”。承担风险,相应地把风险进行转型,并把这种风险巧妙地植入金融产品和服务中,从而进一步加工风险。银行风险,可以把它视作是一把利弊均衡的“双刃剑”。它会是银行获得利益的捷径,亦是腐蚀利益的原因。如若管理银行并不恰当,风险就有可能会损耗银行利润,使得广大的投资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风险控制的机制不仅仅是后盾,并且对于提高银行竞争力也十分有用,银行成长与变革务必关注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刘晓勇,2006)正因如此,风险管理是所有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商业银行发展与生存的灵魂所在。因此研究如何平衡风险和益处,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经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基于风险调整的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是关键。

我国银行业人士认为,商业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人员的现象普遍,有必要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探索和训练强度。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是风险防范的首要目标,也是安全、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王明宽,2008) 尽可能快地组建一支真才实干的精英风险控制队伍, 才可能更加有效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标准的提高。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银行业务的知识,只有熟练运用各类经济学、计量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银行都是通过恰到好处的运用和控制风险来获取利益的机构。风险文化管理目标的确立,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促进风险意识的加强,建立每种部门、每种业务、每种产品的风险观念,达到事前正确推断、事中正确管理、事后快速有效处理风险管理的行为,从而让风险管理业务越走越远,越来越好,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更加实效的应急风险机制,有效地区分银行各类账户,建立对应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方法,强化内部控制机制,修改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好地控制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这样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然而中国的风险管理水平层次还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吸取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信任机制。金融领域和银行的风险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风险,它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出现危机。

依据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准则, 因为管理层拥有无视内部控制的权利, 低等级的内部控制系统经常很难威慑、遏制和发现欺诈性财务,所以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市场风险监督和控制的更全面的系统。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商业银行关于市场风险监督管理的体系,其目标是鼓励商业银行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内部的程序与准则。只有这样,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健康地运作起来。所以, 在银行体系的稳定维持的同时,应该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的控制机制和外部公共环境的治理。

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商业银行经常需要检测市场状况,要求对大量数据进行客观性的评价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能否发挥,决定着风险管理无误运行的基本条件。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市场风险测试,并随时提供市场风险的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机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