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认知到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2018-02-13谢喜红

青年时代 2018年32期
关键词: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谢喜红

摘 要:学习理论是各种教学策略、手段与技术的源头。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员必须能够熟悉学习理论及对于教学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三大主流流派。他们对于学习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并形成了相应的学习理论。本文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出发,从他们对于学习的不同认知而形成的三种学习理论而进一步分析到三种学习理论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设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一、教学设计

自教学设计出现以来,许多研究学者都对其作出了相应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寻找最优的教学模式、营造有益的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程序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他认为教学设计贯穿了整个的教学活动,从课前准备到课后的教学评价都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第二种:梅里尔认为:‘教学技术是一种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还有两种分别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学科、教学设计是一种操作程序。

从以上的各种定义,我们可以推论出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就是:教育研究者通过系统的分析影响教学的各个因素来确定课程的实施。首先根据学生的需要及认知水平来决定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然后选择最优的教学策略并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来适应学习者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属性。最后再根据教学口标的达成比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比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学习理论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所以说学习理论再叫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扮演了指导者的作用。

二、学习理论

在心理学的发展流派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都受到了大众的认同,而这三种心理学流派所形成的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依次被用作指导性的理论。下文将分别对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进行阐述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初产生,代表人物为桑代克和巴普洛夫。他们认为学习的发生实质上属于“刺激-反应”的连过接程。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外界不断的给予刺激来激发学习者的反应,并通过不断的强化进而提高学习者在相应刺激下做出反应的频率。在该过程中,学习者收到的刺激是既定的由教育研究者得出的可以激发学习者做出他们预期的反应的刺激。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反应是可控的,要想学习者做出何种反应只需要对其施加相应的刺激即可。而学习者的反应即是所要学习的内容。

也就是说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完全是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学习就是通过不断的给予刺激与强化来提高学习者在既定环境中做出反应的比率。学习过程中强调的一点是决定适当的外界刺激来引发学习者做出预期的反应。另一点则是不断练习,当学习者做出所预期的反应时给予相应的强化。由此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过程。也就是说,行为主义的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是营造学习进行的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等特征并没有什么要求。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于相关解释概念、完成某种特定的技能程序等方面的学习效果是很理想的。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由苛勒和加涅。加涅认为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苛勒则认为:学习是顿悟的过程。总的来说认知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认知获取事物意义和意向,并通过自己对信息进行整理与加工来解释事物的过程。学习行为不仅仅是外部环境作用于个体而实现的,个体获得学习还有复杂的内部心理过程在起作用。因此,获得学习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还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编码、重组与记忆。

在加涅的所解释的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接收到外界刺激后是需要先转化为自身的神经信息才可以变成自己的短时记忆的。也就是说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的发生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工,转变为自己的理解后才进行记忆存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出于主动地位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和内部的心理构造,注重学习者内部对于知识的编码和组织工作,属于理性主义。

另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高度结构化的,因为认知主义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来划分、知识,所以学习的发生结果也是结构化的。认为学习者通过对刺激进行加工会形成极具概念性的认知,这一特性让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适用于事物的分类学习。

虽然认知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内部知识重组过程,但认知主义依然认为外界刺激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说认知主义认为要想让学习效果达到最优,不仅要提供适宜的外界刺激,还需要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概念。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界信息主动加工的过程,是一种意义建构(与发现、同化)的过程。建构主义属于主观主义,建构主义的支持者認为真实的世界存在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中,他是由人的大脑构建的。他们认为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意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新知识的接受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学习者是知识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其在已有的真实环境中接受新知识的刺激,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新认知。

新知识的获得不仅仅需要外界信息的刺激,还需要学习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及已有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与定义。在这个过程中外界信息和已有知识是相互作用的,学习者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梳理比较来对新旧知识进行加工存储。所以说建构主义学习者的知识框架并不是想认知主义所划分的知识结构那样层级划分的,而是根据自己在认知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形成的网状知识结构。所以说每一个建构主义学习者的知识结构都是不一样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者重组新旧知识、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认为学习者没必要掌握所有的客观知识。只是存在于客观的自然情境中,学习者只要具备将自身已有的知识与自然环境中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就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在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所以相应的教学设计的必须注重学习理论中的侧重点。并施加以针对性的方案完成对学习理论中策重点的追求。

行为主义强调营造学习进行的环境,适当的刺激以及对预期反应的强化。追求外在可视化的学习结果。所以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的也是对于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教学设计人员必须选择可以激发学习者发生反应的的刺激,找出相关线索。其次,建构适合于学习者学习相关内容的环境。再次,就是安排能够激发血症做出正确反映的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给予学生正强化。(比如:提供例子、选择题只有一个错误选项、)。最后,就是不断的给予正强化。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靠外界的刺激,主要是学习者内部对知识进行编码、总结。认为学习依靠环境的刺激与学习者的内部重组。首先,在外界环境这一方面,教学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挑选适合学习者的知识模块。另外,教学设计人员还需要设计相应的程序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正强化。其次,就是对于学习者。教学设计人员必须先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存在哪方面的知识缺口,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的给予相应的知识模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人脑建构的,存在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中。所以学习者不需要掌握硬性的客观知识而应该学习从真实情景中获取和建构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合运用相同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提供可以学到相关知识的情景。其次,由于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构建的,所以教学设计人员需给予相应的引导。另外,由于对于相同的外界刺激,每一个学习者构建的知识是不同的。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需要提供交互条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构建更完善、更趋近于真相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任怡,王丽伟.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J].中国轻工教育,2013,(04):89-92.

[2]赵丽霞.学习理论流派及其教学设计观[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2):8-10.

[3]张秋爽.数学教学设计的四个理论基础[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3):76-79.

[4]潘勇,张伟平.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研究[J].软件導刊,2007,(08):6-7.

[5]PeggyA.Ertmer,Timothy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04):27-31.

[6]PeggyA.Ertmer,Timothy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上)——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34-37.

[7]刘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03.

[8]徐银燕.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02):100-102.

[9]邹黎华.“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

[10]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

[11]钟志贤.教学设计中的认知学习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1993,(03):8-10.

猜你喜欢

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刑法行为人主义的辨析及其价值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