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土地“连片耕种”问题研究

2018-02-13李爽

现代交际 2018年1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

李爽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过于分散和产权制度激励约束等作用的丧失,致使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耕地生产质量低下、农民自身利益受侵害等问题较为严重。土地与农民息息相关,不仅是农民的生活保障,更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土地权益更是农民迫切关心的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关于“三农”问题工作的重大战略,是实施土地“连片耕种”的基础前提。

关键词:规模经营 细碎化分散化 连片耕种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242-02

土地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心问题。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连片耕种”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基础与前提,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针对“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起到了引领作用。提出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功能”。

一、我国农村土地“连片耕种”产生的原因

1.人地分离现象严重,土地产权不明晰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多数农民想要摆脱土地,解放自己,并且随着历年来农作物价格的不断下降,农村种地收入明显较低,已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抛荒弃田,土地大量闲置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人地分离变得愈加普遍,结果便导致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一片混乱,利益分配不清晰,这样不仅使土地在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增大,而且对土地的流转效益也有一定不利影响。

2.农村土地价值和增值利益不断增大

随着一系列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土地的利益越来越大,全国进行农村土地税费改革,极大地调整了国家和农民之间、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了巨大的利益空间,人少地多是我国农业目前的现实情况,更多的农民对于土地更加看重,因此二轮延包土地的部分农民纷纷回来要地,结果导致我国土地产权主体、规模化经营主体变得混乱和复杂,无法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3.土地“分散化”“细碎化”现象严重

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采用的方法是,按户进行田地分割,那时更注重公平,几乎全国地区的农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土地承包,并且也根据当时土地的肥瘦情况、灌溉条件优劣,村集体将土地分成等级,将每个等级土地进行均分,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土地的承包关系十分的细碎和分散。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承包地耕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过于分散化和碎片化,使农民耕种、插割和日常管理,要东奔西跑,日夜连轴,非常浪费劳动力。

二、我国农村土地实施“连片耕种”的意义

1.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减少了阻力,并改善了生产关系;推动了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连片耕种”公平调整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连片后容易规模流转,致使单个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农村土地实施“连片耕种”后不仅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消除田埂,使土地种植面积增加,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还能通过集中治理改善生产的基础条件,使土地产出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2.带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部分村集体支持并鼓励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种田能手、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手里,这样不仅转移了部分的农村劳动力,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使土地撂荒的现象变得较为少见,并且土地形成连片耕种的模式,盘活了农村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资源、激活农村经济,形成规模经营,也使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

3.减轻劳动强度,催生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连片耕种”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灌溉、农资等生产投入成本大幅减少,不仅便于大规模,大机器化的生产经营,而且利于实现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使得小户种田和土地碎片化导致的同一片区种植品种不一致的问题得以解决。“连片耕种”以水源灌溉为基本参考依据,将农户过于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使农户耕种的土地连成一片,地垄平整化,减少土地浪费,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灌溉资源。

三、农村土地实行“连片耕种”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存在障碍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确权按户“连片耕种”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连片耕种”实现形式不明晰。对于“连片耕种”的实现手段确权在法律上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和质疑,并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和相关法律细则进行明确限定,使得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产权制度不明晰,产权主体不明确。

2.流转土地后期征地利益分配问题

农户间换地后会存在后期土地利益纠纷的风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城郊附近土地征地现象日益频繁,我国征地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不足。“连片耕种”后的土地没有统一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难以使原有土地农民和现有土地农民公平合理地获得收益。征地补偿没有公平合理的方案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集体经济困乏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

农村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多年不进行更新换代。国家对农村进行的各种财政拨款、财政补贴和征地补偿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和资金补贴,由于集体没有能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工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得不到有效的完善,并且农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对外相对闭塞,信息渠道不畅通,致使相关配套设施得不到有效的更換和完善。endprint

四 、完善土地“連片耕种”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1.保障农民权益,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坚持尊重民意、民主协商,加强信息公开,保障村民对合作社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做好确权按户“连片耕种”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违背客观规律,在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有效作用,充分相信群众,坚持村民自治,用农民群众自己适用方法,合理的解决遇到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团结带领群众做好各项工作。对部分群众有不同意见的,我们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明理事情原委,积极做好思想工作。

2.多渠道鼓励和吸纳资源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加强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将小块的、零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农户和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农户,要往城镇有序转移出去;土地,要从农户手中有序流转出来。在流转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引导农民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让有效数量的农民种植更多的土地,鼓励土地流转,保障农民的务农收入合理提升,以保障农民更多的合法权益。

3.加大财政完善“连片耕种”相关配套机制

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进行合理的资金安排,完善农村土地确权 “连片耕种”的相关配套设施,帮助土地实地测量,建立合理的灌溉水、电路通道等农用的设施设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合理投入使用农机械进行土地的规模耕种和生产,对于“连片耕种”执行效果较好的农民代表给予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探索推进在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涉农问题方面的扶持和政策,使农民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基本的公共生活产品和公共服务。

五、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以农村土地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城市化建设、提高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率,保护农民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发展农村规模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为目的,研究农村土地确权“连片耕种”对加速城镇化建设、土地快速流转、耕地规模经营、土地数量分配、土地质量提高等问题,探讨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连片耕种”确权登记颁证制度的手段和措施,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建议。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江西昌铜四县生态农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走合作化之路 引领农民致富
对隆德县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调查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