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炭疽病的检疫与防控

2018-02-13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炭疽病料菌体

宋 铁

(辽宁省西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西丰 112400)

猪炭疽是一种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会危害家畜生命,也会危害人类健康。病猪临床上主要表现高热、精神萎靡、食欲完全废绝以及卧地不起等症状,即使临床上没有表现任何病状的猪只,剖检时可见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等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

1 流行病学

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菌体长而粗,没有鞭毛,无法运动。病料内的炭疽杆菌往往呈单个散在或者2~3个菌体呈短链状排列,如同竹节。根据有温度适宜(25~30℃)和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会形成炭疽芽孢,此时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

动物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菌,一般是由于食入污染有菌体的饮水和饲料而发生感染。患病动物在临死时会将病菌排到环境和土壤中,或者没有妥善处理尸体,菌体就会形成芽孢,土壤、牧地、水源被污染,并长时间作为疫源地。猪只由于具有较强抵抗该菌的能力,往往需要感染大量病菌才会出现发病。该病在猪群中呈散发,一般只有1~2头发病。

2 实验室检疫

2.1 采集病料

对活病猪可无菌采集血便、水肿液或静脉血;无菌条件下病死猪适宜在下耳或四肢末梢采集血液,取体表发生病变的淋巴结,也可在左腹部第17~18肋骨间做一垂直切口采集一小块脾脏,之后用碘酊棉球将切口塞住。病猪在6h以内发生死亡可提取新鲜病料直接用于镜检,也可将其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普通肉汤上,培养行观察。如果病料组织不是非常新鲜,可在血液或组织的平板培养物上查找特征性的“毛玻璃”样菌落,之后使用中等放大倍数对18~24h的平板培养物进行观察。

2.2 血涂片镜检 取血液制成涂片,用无水甲醇固定,再经姬姆萨染色、水洗(注意经过次氯酸盐溶液消毒,下同),室温干燥后即可用于镜检。可见有少量蓝色的细菌,往往单个存在,菌体中等长度,粗大平直状,两端呈棒状截平,有荚膜。

2.3 分离培养

将取下的淋巴结剪成适宜大小,用适量生理盐水浸提,再使用铂金耳钓取适量浸出液在普通琼脂上接种,置于37℃进行24h培养,可见平板上长出不透明、扁平状、灰白色的大菌落,边缘不整齐,表面干燥粗糙,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发现菌落边缘呈卷发状。挑取培养物制成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菌,呈竹节状排列,菌体粗大,中等长度,两端平齐。

2.4 芽孢培养

取以上琼脂培养物置于37℃继续培养24h培养,挑取少量菌体制成涂片,经过孔雀石绿、沙黄染色后镜检,可看到蓝色的菌体,红色的芽孢。

2.5 肉汤培养

用铂金耳钓挑取边缘呈卷发状的菌落在普通营养肉汤中接种,置37℃恒温箱内培养24h,发现肉汤未变混浊,上层培养液澄清透明,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物,过轻摇振荡可见沉淀物卷绕成团,并不断上升,但不会散失。取少量沉淀物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阳性,菌体粗大、平直,两端平齐,如同棒状。

3 防控措施

3.1 疫情处理

病死猪尸体不允许进行解剖,要求集中进行焚烧、掩埋。对病猪污染的地面可将15~20cm厚的土壤铲起,并与20%漂白粉溶液充分混合后深埋;对污染病菌的猪舍地面、墙壁以及各种用具等可每间隔1h喷洒1次20%漂白粉溶液,连续进行3次;污染的全部饲料要采取焚烧、深埋,禁止饲喂。如果在屠宰时才发现猪只患有炭疽病,要立即停止操作,完全封锁现场,并及时进行细菌检验。病死猪的血液、尸体以及内脏要采取化制或者直接销毁。病菌污染的内脏、肉尸要求在6h内进行处理,如果无法在6h内处理则要进行化制或者销毁。疫区内的交通要道要设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所有出入车辆、人员都进行严格消毒;疫区内猪只不允许进行运输、屠宰、交易;对可能污染的猪舍、道路等场所要立即进行消毒。

3.2 药物治疗

治疗该病最有效的药物是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等次之,其中最常用的是青霉素。病猪可一次性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200U青霉素,或者按4万U/kg.bw;取10~30mL10%磺胺嘧啶添加在5~15mL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后用于肌肉注射,2次/d。同时使用2种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

3.3 免疫接种

在经常发生该病的地区或者受威胁区的猪只,要每年都进行定期预防注射,以提高机体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主要使用下述两种菌苗: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mL/只,经过14d机体即可产生免疫力,能够持续1年保护;无毒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0.5mL/只,经过14d机体即可产生免疫力,能够持续1年保护。

猜你喜欢

炭疽病料菌体
具有时滞和季节性的炭疽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谷氨酸全营养流加发酵新工艺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生产中丙丁菌及其常见杂菌的镜检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