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及思考

2018-02-13赵金国樊锦龙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病虫体病羊

赵金国,马 萍,樊锦龙,王 娟

(1.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

羊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一种由羊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及动物(羊)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通常以贫血、高热、黄疸、繁殖障碍症状表现。此病能感染各个时期的羊只,实践生产中临产母羊和一岁内青年羊或羔羊发病多见。在冬春季节常发,秋末也有发生。大多情况下呈隐性感染,有的羊属带虫感染,当羊的膘情好时不发病,但大多数羊在营养不良或气候突变异常等应激因素刺激下,就出现明显病症。

1 基本情况调查

2015 年 4 月,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槐荫村郭某某养殖的87 只绵羊出现了异常,先后有15只出现疑似羊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病例。作为市县两级畜牧兽医疫病防控部门,在获知相关病情后,立即开展现场调查诊治,指导并建议该养殖户对病羊采取隔离措施,对饲养圈舍及出入、活动场地开展常规消毒等工作。

经实地了解,该村的养羊户有6户,共养280只绵羊,混养16只奶山羊,都属于典型的放养散户。该户养殖时间仅仅2年,是靠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养殖新手,毫无养殖经验可谈。据户主介绍说,当前圈舍是临时利用空闲的院落,准备有条件时新建一栋羊舍。提前大量饲养的目的是为贮备技术、熟悉养殖管理及疾病防治经验,为下一步扩大养殖打基础。本户饲养的羊圈养在搬迁后的无人居住的一个小院内,2间土坯房作为圈舍,每间房屋面积约25m2,对于87只绵羊来说,显得圈舍空间狭小,导致饲养密度较大。而且阴暗潮湿,每当进入雨季,更是脏乱不堪,养殖环境卫生极差,严重影响羊群的健康。羊只来源非常复杂,购置于不同地区,个体差异较大。最近购买的一批羊,是在开春时节从外地的养殖户和羊贩子手中,又购进30多只,数量增至87只。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羊群出现异常。起初在放牧时部分羊因经常掉群而留在场内自由采食,有的出现严重慢食现象,部分羊出现明显消瘦和精神沉郁等症状,通过常规用药治疗不见效果。加之春季气候多变等其他原因,一周内,引起包括购进的5只在内共7只已死亡,还有8只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的病态样,截至入户调查之日病程长达20 d左右。由过度依赖当地兽医并进行综合防治效果不显著,故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从整体情况了解到,羊在病初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高热达42℃。部分羊四肢无力,行走摇晃,有的喜卧懒动掉队离群,仅饮少量水,有厌食厌料现状,病羊反刍次数减少,呈现出毛焦体瘦状;腹泻明显,粪便呈稀水样。观察结膜苍白,后期眼球下陷,表现出贫血、黄疸;有的羊发病中伴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流涕,下颌及脖子部分出现肿大,个别有神经症状,最后衰竭而死。

3 病理剖检

对病死的4只青年(6月龄)羊进行解剖,可见畜体明显消瘦。全身肌肉色泽变淡,皮肤和皮下脂肪苍白,稍有黄染;血液稀薄,有的呈酱油色,有的呈淡黄色或淡红色,血液凝固不良;肺的表面有出血点,切开有大量泡沫,心脏质软,心外膜和冠状脂肪出血和黄染;肝脏肿大变性,呈土黄色或黄棕色,并有出血点;肾脏肿大变性,有贫血性梗死区;膀胱黏膜黄染并有深红色出血点;脾脏肿大并有出血点。

4 诊断

4.1 现场诊断

通过了解发病前后羊群的异常表现,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结合病羊出现贫血、黄疸、母羊出现流产现象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论断。

4.2 实验室诊断

4.2.1 压片法 在基层实验室完成检测。采用装配油境头的显微镜和相应的配套试剂器皿即可。方法是在发病羊耳尖部采集一滴鲜血置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滴香柏油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羊的红细胞大部分变形,呈菠萝形、星状和锯齿状、菜花等不规则形状,且被许多球形虫体附着包围。也可观察到附着虫体的红细胞震颤,血浆中游离的虫体可以快速游动,做伸展、收缩、旋转运动。

4.2.2 染色法 通过病羊耳尖采血制备血涂片检验即可确诊。对制备的血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凸凹不平,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的紫红色虫体,虫体折光性较强,有紫红色或透光发亮的虫体轮廓。由于折光关系可发现带荧光色彩的虫体旋转。

5 防治

根据现场调查了解,及前期的用药记载,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附红细胞体病后,我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5.1 全面预防

对同群的健康羊,建议加强饲养管理,补充精料以增强抗病力。养殖户应减少放牧频次,变放牧为阶段性饲舍圈养。强化卫生环境管理,对羊舍畜粪及时清理。用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品,开展全面消毒,通常这些消毒药很容易消灭病原体。还要调整羊群密度,减轻拥挤,隔离全部疑似病羊,消除接触感染隐患。

5.2 对症用药

对发病的8只羊使用血虫净(贝尼尔)药物治疗,将1 g药物稀释于维生素 C 注射液20 mL 中,结合体重按 8 mg /kg 的量进行多点深部肌肉注射,每2 d用药 1 次,连用 2 次到 3次。同时使用抗生素如赛氟头孢 0.2 mL / kg肌肉注射,以消除伴发疾病如羊的肺炎症状等,1 d用药 1次,连续3 d用药。

6 小结与思考

6.1 开展综合防制

按照上述用药治疗,8只病羊7只治愈,1只死亡。经过对羊舍、场地的严格的消毒,并及时改善饲养条件,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说明此病不同于其他传染病,可防可控。根据临床经验,发病后首先要第一时间确诊病因,要结合实验室涂片检测,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准确定性病症最为关键。我们在每年发病季节前,采用贝尼尔等药物预防注射,有效预防该病发生,但注射治疗时应考虑药物毒性与患病程度,还要对伴发的其他疾病开展同步的治疗,效果更好。此外在冬春流行季节对羊群开展血液抽查检测,发现“阳性”后要把患病羊及时隔离并做治疗,其他则全群给药,注重净化群体内环境,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

6.2 发病原因分析

此次羊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原因有三。第一是由于饲养条件不善,羊生活环境卫生脏乱差所致;第二盲目购买带病羊只,不采取隔离观察就混群饲养,造成互相感染所致;第三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多端,加之羊的营养状况不佳,导致羊体质下降,抵御能力减弱所致。 因此农村地区的散养户,养殖过程中应加强

饲养管理,冬春季节要定量给羊补饲精料,增强羊群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

6.3 其他途径预防

预防该病应在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动物免疫力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羊附红细胞体传播,可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也可经病羊的粪便和分泌物及污染的饲草料和水源地等可传染。养殖场区经常消毒能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另外,在本病高发季节要及时消除吸血节肢动物的孳生条件,清理粪便和杂草,减少蚊子、苍蝇等的滋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及时扑灭媒介昆虫如蜱、疥螨、虱和吸血昆虫,断绝与羊的接触,对减少该病传播也非常有用。

6.4 发挥宣传效应

做好养殖户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宣传十分重要。间接的证据说明与病羊有接触史的人群,附红体感染率为100%,经常接触动物的人群感染率显著高于未接触动物的人群。作为一项养殖产业,人与羊杜绝接触不现实,从业者只有提高养殖防范意识来保护自己,因此,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户科学饲养,降低被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几率,提高广大养殖户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是我们兽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207-211.

[2] 宋韦娇.羊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猪附红细胞体粘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 高玉兰.毛皮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43.

[4] 徐健,周思旋,徐洪忠.国外引进种牛暴发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贵州畜牧兽医,2017:41(4):38-39.

[5] 曹广芝,王怀友,杨曾国,等.附红细胞体病对波尔山羊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4(10):19-20.

[6] 颉耀菊.国内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动态[J].中国兽医科技,1994,24(11):18-19.

猜你喜欢

体病虫体病羊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