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西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砥砺奋进的五年

2018-02-13姚菊霞刘芳农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定西市全市疫病

姚菊霞,朱 瑗,刘芳农

(定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定西 74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动物防疫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市草牧业发展大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宗旨,以强化免疫为基础,以科学监测为手段,以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各类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实现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的总体目标,保障了全市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畜产品的有效供给,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

1 强化基础,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1.1 动物防疫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市政府和各县(区)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协调指挥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实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原则,市、县(区)政府每年都召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动物防疫工作。各级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依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意识初步确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响应、高效运转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已经形成。

1.2 动物防疫责任制度不断强化

一是每年市县乡各级行政、业务分别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和明确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加强动物防疫相关制度建设。近几年,先后出台了《定西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定西市调入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定西市兽医实验室管理办法》、《定西市动物免疫证使用管理办法》、《定西市养殖小区(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各县(区)也制定了相关的预案和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1.3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大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先后投入5 000多万元重点对县乡两级防疫体系进行建设,办公条件和防疫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上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并配备了电脑、传真、冰柜、冰箱、摩托车等设施设备。

2016以来,投资150万元对市级兽医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达到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标准,每个县区投资50万元左右对实验室也进行能力提升。投资400多万元对全市疫苗冷链体系进行了配备完善,市县都建设了疫苗冷库,每个县区配备1辆疫苗冷藏车,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2台以上的冰箱(冰柜),每个村级防疫员配备疫苗保存冰箱和疫苗冷藏箱,解决疫苗的冷链问题。

1.4 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市重视机构队伍建设,加强和完善基层防疫体系,目前市县都有动物防疫机构,全市119个乡镇都有畜牧兽医站,属国家基层事业单位,工资全额财政拨款,实行“条块结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属县畜牧兽医局的派出机构,形成了市、县、乡(镇)、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动物防疫技术人员2 810人,其中市县乡三级事业编制人员1 050人,平均每个乡镇站有6人以上,村级防疫员1 870人,基本保证全市动物防疫工作需要。

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强了动物防疫科技培训,市上每年举办1~2次以乡镇站人员为主的大型专业培训,各县区也举办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全市有10项动物防疫方面的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进一步提高了动物防疫科技水平。

2 筑牢动物防疫屏障

2.1 加强基础免疫

按照国家和省上提出的免疫方案的要求,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集中免疫,同时落实每月25日补免的月免疫日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100%强制免疫,并建立免疫档案和动物疫病溯源制度。每年免疫各类动物1 380万头只次以上。

2.2 强化疫情监测

通过实验室升级改造和能力提升,市县动物疫病监测检验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每年完成动物疫病监测14.5万头只、份, 免疫抗体检测8 000多份,及时掌握免疫质量和疫情动态。

2.3 完善应急机制

市县乡三级都进一步完善了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反应队伍,做好技术、物资应急储备,加强了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2.4 加强规模场的防疫监管

全市把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监管作为工作的重点,按照领导包片、包乡镇、技术人员包村、包场制度,每个养殖场都有一名技术干部驻场指导,签订责任书和防疫承诺书,健全养殖档案,落实免疫、消毒、门禁和隔离观察等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减少和降低规模养殖场动物发病死亡率。

2.5 加强消毒灭源

全市每年分两次组织为期2个月的集中消毒灭源活动,制订方案,集中时间,统一行动,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全面的消毒。同时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养殖场户主动消毒和主动防疫的意识。

2.6 强化工作督查

全市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督促检查,每年多次深入基层开展督查工作。查免疫密度,确保免疫质量;查疫情监测,提高预警能力;查检疫消毒,防止病源扩散;查疫情防堵,防止外疫传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3 突出重点,降低动物疫病危害

3.1 全力防控禽类H7N9流感

近两年,H7N9流感疫情形势严峻,我市动物防疫部门全力以赴,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市内禽类H7N9流感疫情稳定。一是落实防控责任制,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控联席会议,落实防控工作;二是强化调入活禽监管,对调入的禽类严格监管;三是落实活禽市场防控措施;四是加强规模养禽场监管,对全市近千家养禽场、户400余万只禽类严格监管;五是开展疫情排查和疫情监测;六是强化消毒灭源;七是强化应急值守;八是加大督查力度。通过综合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控禽类H7N9流感,没有传入。

3.2 有效防堵小反刍兽疫疫情

2014年省内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以后,定西市

按照防控要求和统一部署,全市上下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应对,采取免疫注射、疫情排查、消毒灭源、加强防疫监管、限制活羊调运和严格检疫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堵了小反刍兽疫疫情的传入。

3.3 着力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

近年来,布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有所抬头,我市根据总体部署进行了科学有效的防控。2014年开始全市进行布病监测净化行动,以奶牛、羊为重点畜种,加大监测净化力度。全市每年监测牛羊布病10万头(只)以上,对检测出的阳性动物及时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确保监测一片,净化一片,巩固一片。布病阳性检出率由2013年的0.88%下降到目前的0.24%,布病防控成效显著。

2015年开始包虫病防控,按照实施方案,在安定区、通渭、渭源、漳县和岷县五个县区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工作。完成了牛羊屠宰现场调查和牛羊血清学检测,同时开展宣传培训、犬定期驱虫、加强屠宰监管和防控人员防护等工作,有效遏制包虫病的反弹势头。

3.4 同心护航定西草畜产业

五年来,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勠力同心,为全市草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努力落实各项动物防疫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各类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实现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的总体目标,家禽、生猪、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8%、4.2%、1.8%和2.5%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为保障城乡居民肉食供应和安全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动物防疫体系不断完善的五年,是防控责任制不断强化的五年,是防控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改善明显的五年,是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的五年,也是草牧业优化发展加快转型的五年,动物防疫工作必将为全市草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定西市全市疫病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