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性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心理渴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2-13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强迫性吸毒者

毒品问题已发展为全球范围内国家与大众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从2017年末所反映的数据分析,我国连续吸毒记录在案者达到250.5万,尤其是甲基苯丙胺的群体,日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缺乏节制吸食甲基苯丙胺(包括片剂)者102.1万名,与同期比较上升了68.3%,占整体吸毒群体的34.8%[1,2]。相关报道指出,以甲基苯丙胺吸食为主者,对毒品危害知识掌握程度浅显,且意识中有错误的了解与认知,普遍认为甲基苯丙胺吸食不具备成瘾性,同时能使精力更集中且旺盛,有利于其社会交际与应酬,有效短暂忘记心中苦恼之事,改善忧郁心理等功能。有关报道中提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成功戒掉后再次吸食的概率高达87%[3~5]。心理过度渴求药物,是造成强迫性吸食药物的首要因子。本研究主要分析男性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从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其对毒品的渴望水平及对应影响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戒除吸食海洛因者男性102例纳入海洛因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男性102例纳入甲基苯丙胺组。纳入标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物质依赖诊断标准;(2)住院隔离时间持续3~24个月;(3)意识清晰可回答问卷。排除标准:(1)机体出现疾病;(2)自制力薄弱且患有精神障碍;(3)患传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其中人口学与毒品使用现状调查表,皆为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掌握被调查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信息以及毒品使用现状(起初使用毒品年龄、持续吸食毒品时间、通过什么方式购买、平均每周毒品使用频率、戒毒时长、戒毒频率等),进一步研究其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心理渴求程度。

1.2.2 量表评定 采用Anton RF等[7]设计并最终确定的毒品依赖者心理渴求强迫性药物使用问卷,针对吸毒者心理渴求现状展开评估,一共13个条目,其中包括毒品影响程度、需求毒品的频率以及毒品自制力;各个条目采取1~5分评分,总分为每个条目评分之和,总分越高渴求程度越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生存质量的评估,采用万崇华等[8]建立的《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量量表》(QOL-DAV2.0),量表是5级自评式,包括4个维度,涉及躯体功能(PH)、心理功能(PS)、戒断症状/毒副作用(ST)与社会功能(SO),主要以吸毒者的戒断症状与心理依赖性为主,PH与PS维度由9个条目组成,ST与SO维度由11个条目构成。

1.2.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组间比较四格表法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与毒品使用现状 两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收入、初用毒品年龄、使用毒品时间及频率、戒毒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洛因组的戒毒时长短于甲基苯丙胺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与毒品使用现状比较

2.2 两组心理渴求强迫性药物使用问卷评分比较 海洛因组渴求总分及毒品的影响、渴求的频率维度评分均低于甲基苯丙胺组(P<0.05),毒品失控维度评分高于甲基苯丙胺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毒品依赖者心理渴求强迫性药物使用问卷评分比较

2.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海洛因组QOL-DAV2.0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毒症状、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甲基苯丙胺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2.4 吸毒者心理渴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以两组一般资料、毒品使用现状及生存质量为自变量,以心理渴求水平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毒品时间、使用频率、吸食毒品种类、有无工作是吸毒者心理渴求的独立影响因素(adjR2=0.372,P<0.05)。见表4。

表4 吸毒者心理渴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均需每天强迫性服用大量毒品,这类群体对毒品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性,毒品演变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9]。甲基苯丙胺依赖者,通过静脉注射途径达到短暂的强烈快感或兴奋,这一感受使依赖者对药物产生强烈的需求。快感体验后,换来了一种加剧化的抑郁、疲劳与激怒的感受,属于痛苦的体验,这种感受与从海洛因以及甲基苯丙胺中获得的快感重叠后,产生了强迫性用药举动。该类毒品使用方式,易产生精神异常状态,体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野蛮、妄想、偏执狂、幻觉,严重者出现杀人行为[10~14]。经历这种病态后,患者产生衰竭与抑郁,严重者会因抑郁产生自杀行为。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突然中断注射或吸食,且出现严重性疲乏症状,同时饥饿感十分严重,有显著对药物需求举动,上述这类情况是戒断综合征的表现[15,16]。大量使用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者易产生急性中毒,长时间依赖会产生慢性中毒、体质量减轻、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与夜间磨牙,且使用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最常见的方式是采取静脉注射,使用这类给药途径易出现病毒伤害。所吸剂量超过常规值或不断多次吸食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可出现中毒性精神病,伴随被害妄想、幻觉等。长时间使用毒品使其耐受性增强,在实现期初吸入机体后,产生物理反应出现快感,若一旦将剂量增加为2 000 mg,出现急性中毒几率显著,较易出现使用阶段的欣快效应时,所用剂量提高到2 000 mg,致急性中毒几率高,易产生高热、昏厥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死亡。

心理渴求界定为毒品依赖者针对过往所吸食的毒品产生剧烈的需求感,甚至难以安抚自身情绪对药的渴望且心理驱动,是造成吸毒人员重复吸毒的关键因子[17,18]。本研究结果发现,海洛因组渴求总分、毒品影响与渴求频率评分低于甲基苯丙胺组(P<0.05)。甲基苯丙胺组依赖者的身体依赖性较低,但心理需求水平显著,可确定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复吸率显著的现状;符合陈炳光等[19]提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心理渴求水平优于可卡因类毒品滥用者。国内相关报道指出,大多数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在毒品知识方面皆为空白,鲜少有人了解这方面知识,同时调查发现基本上吸食者均认为甲基苯丙胺对身体伤害小或者完全无害。本研究分析提示,甲基苯丙胺组依赖者的心理渴求程度比海洛因依赖者更高,需高度重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毒品时间、使用频率、吸食毒品种类、有无工作是吸毒者心理渴求的独立影响因素,伴长时间的吸食,依赖者对毒品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吸食毒品次数增加,且就业现状明显是制约心理渴求的关键因子,无业的毒品依赖者,心理状态的渴求高于就业稳定的毒品依赖者,臆度为无业者耗费在毒品的时间与精力更多。海洛因组QOL-DAV2.0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毒症状、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甲基苯丙胺组(P<0.05),毒品依赖者长时间反复使用毒品,使毒品对躯体机能、心理以及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降低生活质量,与杨波等[20]报道一致。长期依赖毒品,使个体对毒品的依赖与渴求深化,但由于毒品吸食类型的差异性,毒品依赖者心理渴求传递出显著的区别,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心理渴求程度高于海洛因依赖者,站在药理与毒理学角度,海洛因所潜藏存在的药物成瘾性强于甲基苯丙胺;而以流行病学视角出发,甲基苯丙胺所呈现的成瘾性也需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皆体现出强烈的渴求程度,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心理渴求水平更高。毒品吸食长短是决定毒品依赖渴求轻重的关键因子,因此在制定戒毒方案时,需关注该因素,进一步为制定有效的戒毒方案奠定基础,有利于改善毒品依赖者生活质量,助其尽早戒除毒品。

猜你喜欢

甲基苯丙胺强迫性吸毒者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不同剂量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条件位置偏爱及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广东地区187例甲基苯丙胺滥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论婚内强迫性行为的法律认定及分析
虐恋为何总是如影随形
近六成港人强迫性囤货
探析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