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不孕症发生的病理因素及防治措施

2018-02-12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公牛牦牛病牛

(1.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畜牧总站, 西藏 昌都 854000; 2.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九隆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云南 保山 678000)

0 引言

在生产过程中,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肾气不足、胞宫虚寒等多种因素会造成母牦牛不孕症,但是在发生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时也会造成授精、分娩障碍,引起母牛不孕,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和牦牛业的发展,现将牦牛不孕症的病理因素和防治措施做一总结。

1 弯曲杆菌病

1.1 临床症状

母牛阴道感染弯曲杆菌后会发生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引起早期胚胎发生死亡、流产和不孕,大多数胎儿流产在妊娠的4~7个月,前期往往流产率相对较高;病牛临床表现为规律性或不规律性的反复发情[1]。在自然交配的过程中会将病原传给易感公牛,后者成为慢性感染或携带病原者,未发生感染的病牛可机械性传播本病。

1.2 防治

在人工授精过程中要从认定单位购买使用抗生素处理过的精液,尽可能避免自然交配;其次接种疫苗能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IgG能够消除母牛子宫和公牛包皮中感染的弯曲杆菌。

2 滴虫病

2.1 症状

胎儿毛滴虫在公牛的包皮和阴茎头上皮或隐窝中形成感染,在交配过程中大量释放将病原传染给母牛,母牛感染后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发情,已经受孕的母牛发生输卵管炎,胚胎在早期发育的过程中发生死亡,大多数母牛在感染3~4个月后可自愈,并且能够再次受精怀孕并维持正常妊娠,但是少数奶牛会发生子宫蓄脓或流产。

2.2 防治

隔离和清除已经发生感染的病牛,在半年内场区停止使用前列腺素或其他类似药物促进生殖,尽可能使用商品化的精液,如果必须要保留公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阳性牛进行治疗,选择15~30 g/(kg体重)甲硝异丙咪进行肌肉注射,间隔24 h注射1次,连续使用3次,对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牛可给予对症治疗。

3 新孢子虫病

3.1 症状

新发现一种与犬新孢子虫非常相似的原虫可引起母牦牛流产,母牛流产或产出的犊牛出现先天性的神经症状,一般流产发生在妊娠的3~9个月,感染母牛产下的犊牛会存在明显的体弱或神经系统缺陷[2]。

3.2 防治

对辖区内的牦牛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对于检测呈阳性的病牛立即进行隔离淘汰,彻底消灭传染源,同时注意搞好个人卫生和防护,加强犬、猫的饲养管理,再者对草原放牧饲养的牦牛可划定片区进行轮牧[3]。

4 布鲁氏菌病

4.1 症状

临床上发现的病例多数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牛出现的典型症状是流产,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的任何时期,以6~8个月较为常见,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有时产下弱犊,但是存活不长。母牛在流产前表现出分娩的征兆,阴道黏膜上存在米粒大的红色结节,阴道内有灰白色的黏性分泌物;流产后发生胎衣滞留或子宫内膜炎,在1~2周后从阴门排除污秽不洁的红褐色恶臭分泌物。

4.2 防治

对于无本病流行的养殖区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检疫,对于检出的阳性动物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严格引种检疫,对于引进的动物至少隔离观察60 d,在此期间进行2次血清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时方可混群饲养;对于免疫接种区,在犊牛半岁和18月龄时分别使用猪布鲁氏菌2号苗接种1次;严格消毒病牛污染的圈舍、用具、草场,消毒药物可定期更换,一般情况下可选择2%氢氧化钠、1%消毒灵、10%石灰乳等[4]。

5 结语

对于临床上发生的病理学牦牛不孕症,需要对病牛进行准确诊断,确定病因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病情严重的病牛可进行淘汰、无害化处理,此外还要综合牦牛的饲养管理措施、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减少母牦牛的流产率和不孕症,以促进牦牛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公牛牦牛病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