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

2018-02-12于慧超

江西农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枝干营林林木

于慧超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岫岩 114300)

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林业资源面积也在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造成人均林业面积较低。前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很多地区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林业发达地区一味地滥采滥伐林木换取经济利益,忽视林业的管理及培育工作,造成林业资源面积逐年下降,致使一系列恶劣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如沙尘暴、泥石流、水土流失。由此可见,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掘与配置林业资源,提高相关林业管理工作水平,强化对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探索是刻不容缓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分类

1.1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指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将成长较快、发育较好的苗木挑出单独培育,分殖造林法操作简单,只要严格把控好选择优质苗木这一关,后期培育出来的树木通常质量较高,但分殖造林法对苗木质量、树种选择要求较高,因此通过此类方法培育出的树木也是较少的。由于苗木通常是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因此在培育过程中大部分培育的地方都是根部,培育根部可降低苗木培育时间周期,节约培育苗木的生产成本[1],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要严格挑选土壤,苗木在生长伊始对营养需求很高,所以在选择土壤时十分关键,想要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培育出最优质的苗木,苗木的选择、合理的栽种方法、土壤的选择都需严格把控[2]。

1.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指将符合要求的苗木栽种在预先选好的位置,栽种前根据苗木情况在选好的位置上挖出适宜的坑穴,对坑穴的要求是坑穴的大小应能完全容纳苗木的根茎、坑穴间距适宜等。由于苗木自身重量,在栽种完成之后出现下沉现象,导致土壤跟随下沉,因此在栽种前应充分考虑此问题,将坑穴挖到标准深度,保证土壤能将苗木茎叶完全覆盖,若在栽种完成后茎叶露在土壤外会导致茎叶无法吸收水分,茎叶被土壤覆盖过厚将不利于茎叶发育,因此适宜的栽种深度对苗木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3]。根据林业种植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在适宜潜栽的地方土壤湿度通常较高,在适宜深栽的地方土壤湿度通常较低,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应考虑土壤湿度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苗木,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苗木根茎大小挖掘坑穴,挖好坑穴的同时种植苗木,这样可更加准确地把握坑穴的深浅程度,在填埋过程中,应将湿润土壤填埋至苗木根茎处,当土壤填埋到2/3时应将坑内土壤压实,浇入适量水分,然后填满土壤,此方法可大大减少水土流失情况的出现。

1.3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指选取优质林木种子进行浸泡、消毒、催芽等处理后,在根据种子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播种[4],播种方法主要有:点播、撒播、条播等。播种造林法流程简单,不需要培育苗木的过程,所以此方法常常运用在大规模造林中。但在使用播种造林法之前应符合各项条件,如种子培育情况、土壤是否肥沃、土壤湿润度等,播种选址应在雨季较多的林区并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播种,在播种完成后应对幼苗加以科学管理。

1.4 枝干造林法 枝干造林法是指将符合要求的枝干肢解接入到肥沃的土壤内部,由于所选树种枝干生命力顽强,在肥沃的土壤中枝干会自然发育。枝干造林法运行成本较低,降低了培育的复杂度,并且该方法成活率极高,枝干在与树木主干分离前体内存储大量养分,在埋入土壤后可充分发挥养分作用,枝干的成长迅速。

2 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培养优良苗木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人们对林木的需求也随着改变。在开展营林生产管理过程中,探寻市场发展规律,了解市场发展需求,始终将市场作为发展导向,这样才可以培育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质苗木,不断开拓新的林木销售网络,这样可在不断提高林木品质的同时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当今我国林木产业发展效果显著,营林生产管理也面临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因此应强化对营林生产的管理,并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林业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市场变化及发展趋势等,这样可在满足市场各类需求的同时提高林业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益,有助于我国林业系统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2 转变营林生产标准 造林面积是我国对营林生产的主要评价标准,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衡量标准不能够完全体现现代营林生产的实际意义与价值,目前对现代营林生产衡量标准是以林木的成活率与生产量。把林木的成活率与生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是因为可以杜绝林业单位盲目植树行为,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另外,强化对林业局的生产行为的规范,可确保我国林业生产的规范性、持续性和合理性。

2.3 加强苗木种植基地的建设 培育出更多的优质林木品种是营林工作开展的重点,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高品质的苗木,才能提高林木优良品种的质量,同时这也是我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首先,根据地域情况扩大苗木种植基地规模,强化员工专业技能不断创新研究出适合本地环境的新品种;其次,提高对母树林的管理重视程度,严抓母树林的生产管理工作,定期对母树林展开新老替换工作,不断培育更有活力的新品种代替老品种以提高生产力。

2.4 运用科学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林木的生长质量是衡量营林生产工作的重要标准,因为林木的产量是由林木的生长质量决定的,当前最新培育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都可以通过林木的生长质量直观的体现出来。营林所取得效果,可通过林木质量、林木产量、造林规模和投资规模等基础指标来研究分析。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可大大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2.5 完善营造林抚育管理制度

2.5.1 幼林的抚育管理 幼林时期的抚育管理工作,对营林树种成长、增产、巩固育林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幼林抚育工作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完善幼林抚育的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在移植苗木过程中应注意其周围成年树木情况,对会影响幼苗成长的树木及时处置,以确保苗木正常生长。幼苗在成长过程中,应定期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防范土壤出现板结现象,为幼苗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

2.5.2 成林的抚育管理 随着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幼苗逐渐成长,由于林木间距较近,树叶枝干相互交错,此时应定期展开林木修剪工作以保证每棵苗木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光照,苗木只有获得充分的光照才能积累充足的营养。在间伐修枝期,应根据苗木品种及生长时间制定具体的修剪计划,因为只有选择适宜的季节与生长时间,才能促进苗木的生长,使其受的伤害降到最低。

3 结语

合理现代林业造林方法与科学的营林生产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关系到国家造林事业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林业部门在开展造林、营林管理工作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造林方法,完善幼苗基地配套设施,健全幼苗管理体系,强化营林管理工作,在降低育林成本的同时,为林业部门的发展和国家造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枝干营林林木
何 芳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