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2018-02-11袁云博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摘要】为了突出学校专业特色,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具有专业性强、深入程度高等特点,在这种形势下,中医药院校中的英语教学应该做出相应变革,配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应用性,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现状,提出专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势,通过探析适合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Abstract】To highlight professional features,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enjoy a high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and depth in teaching. Corresponding reforms in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perform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n accordance with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which promotes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ative English teaching modes through which teaching effect can be greatly enhanced.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mode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应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方式,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并以计算机网络媒体作为技术支撑,全面而深入的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发展,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中医药文化逐步走向世界。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播,我国中医药院校不仅要大力培养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而且还要培养大量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针对这种社会需求,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应当提出新的改革目标和要求,顺应国家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通晓英语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向全世界传播、发展中医药文化。

一、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偏重通用英语。当前大学英语课堂主要着重于词汇、语篇分析和写作等语言基本知识的讲解与训练,缺乏针对不同专业的语言知识拓展。出于期末考试和过级考试的压力,学生和教师被迫将学习和教学中心集中于词汇和语法等知识上,致使所教、所学内容缺乏专业性。近年来,虽然很多专业院校都在大力提倡 “特殊用途英语(ESP)”课程,但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制约,改革并没有收到广泛性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2.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化。当前大多数院校的英语课程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这导致教学中偏重于书本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应试技巧的练习。与此同时,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致使学生过度重视课内知识的摄入,而忽视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1.明确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理念。首先,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大学英语教学要找好与高中英语的衔接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思想性、自主性,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训练的目标。

其次,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学习渠道出发。例如,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阅读数量上,更应该体现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强烈的阅读欲望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新知、拓宽视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摄入并吸收综合知识。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从本校学生特点出发,把英语的学习同中医学理念、中医药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起来。另外,鼓励学生利用校园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摄取广泛的英语学习资料以及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信息,激励学生志存高远,树立为推动我国中医药发展而学习的责任感。

综上,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理念的确立,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重点,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标。

2.结合学校特点设置英语教学课程。高校的英语教学一般包含通识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等。专业英语也被成为特殊用途英语,主要包括与专业学科结合密切的学术英语以及与就业有关的职业英语。专业英语可以理解成是通识英语课程与双语课程的结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環境下,使用英语交际的语言能力。通识英语是应用英语的基础,是进行专业英语教育的前提,随着基础英语教学的广泛普及,我国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精力,较多地被投入到应试英语学习中,而忽略了语言的实践应用,导致许多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令人堪忧,因此,中医药院校在开设基础性的通识英语课程同时,还应该增设口语交际等选修课程,设置模块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选修课程,这种模块教学可以更加精准的帮助学生提升能力。

除了通用的综合英语教学,中医药院校还应当从自身的专业特点出发,设置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的学术英语课程。专业学术英语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用英语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是着力于培养学生在与专业相关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英语的能力。专业英语课程能够反映学科的特点,能够结合院校的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体现应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

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应当从通用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两方面出发,不把英语教学孤立在某一范围,而是结合学科特点,合理分配课时数量和课程内容,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构建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是落实英语教学理念、保障英语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学校做出一系列努力。首先,合理设置教学方向,找准教学重点;其次,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平台,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特点,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把传统课堂向创新型、应用型转变。

1.培养高质量的英语教师队伍。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英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指导者,而且还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引路人。当前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对英语教师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具备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师,还应具备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并能够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以此来体现学校专业特点。以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为例,仅仅具有较强的英语专业知识是不足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的。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概念、理解专业术语以及了解专业特色。若要想改善当前的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业性强英语教师队伍必不可少。

2.增加特殊用途英语的课程比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立足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育应着眼于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具体目标。所以,在中医药院校中应适当减少通用英语课程课时的设置,加大特殊用途英语课程课时的比重。大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教学中心应偏移向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教育,英语虽然作为通用知识,但是英语和專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革新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例如,可以将情境教学、交际教学等方法与中医药学科的学术英语教学相结合。依据“构建主义”的观点,语言的学习应当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情境相结合,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锻炼学生对特殊用途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要求,通过构建不同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应用能力。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际,中医药院校英语课堂的学习应紧紧围绕专业特点,在情境教学背景下,有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运用的能力。

4.推动多媒体教学方式发展。在信息化社会,单纯的板书授课形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多种教学方式并用、教师资源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可以挖掘更多的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另外,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普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实现教学工具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应用英语课堂,不仅能够实现多人同时上课,还能实现一对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调整学习进度。从某种程度来说,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缓解师资压力,平衡优秀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四、总结

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发展,中医药院校应当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明确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着力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综合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推动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提高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水平,为中国中医药科学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亚伟,廖芸.试论ESP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

[2]侯艳春.探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07.

作者简介:袁云博(1980.6-),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