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地方文化与现代动画融合性研究

2018-02-11夏莹莹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安徽动画人才

夏莹莹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一、交融性发展现状

安徽地处大陆东南部,山河秀丽、人文荟萃,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出特色的文化气息,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珍贵遗产。具有代表性的突出成就主要为建筑、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版画、篆刻、工艺、文学、民俗等,囊括了艺术与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是先辈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安徽文化繁荣昌盛的体现和支撑,对后续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遗产在科技时代的碰撞下,一部分面临棘手的问题:破坏和消失,稀释与弱化。与科技时代的发展产物相比,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物显得弥足珍贵,不可替代,一旦消失,很难再生。例如,安徽芜湖的堆漆画、通草画,因工艺技术的复杂性,从业人员非常稀少,缺乏相应的继承人,导致在工业化产品的进程中自行消亡、失传,成为人类无法挽回的遗憾。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抓措施,通过采集、记录、整理、立档、维修、生产、宣传、扶持等等相应的措施,结合各方社会及团体力量,最大化的让文化遗产不受损失,共同维护和促进国家及地方的文化财产。科技时代的发展,运用现代电脑技术的传播和储存等功能加快了宣传和保护力度。动画是一个较好的传播媒介,它是一种汇集绘画、电影、摄影、文学、音乐等众多艺术的载体,存在较高的商业价值、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可以让更多的人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文化魅力,从而引起观者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例如,影视动画长片《阿唐奇遇记》中的茶宠文化,《门神》中以门神为主角的民间神话故事等。以安徽地方文化资源为素材,结合动画语言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弘扬徽文化,也为影视动画提供丰厚的创作源泉。从2005年安徽第一部原创动画《美德花园》的发行开始,带动了一批具有徽文化背景的影视动画片闪亮登台,例如,《淮南子传奇》《九华小和尚》《黑脸大包公》《古诗学堂》《黄山传奇》等,其播放后的反响很好,得到了观众的点赞,但从总体发展现状上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两者的优势,深入挖掘的力度远远不够,融合性不强。这些不足与大众的审美、资源开发、人才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交融现状不足的因素

(一)审美性的不同

审美趣味是人们对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表现出的一种主观偏爱和兴趣。安徽地方文化在得天独厚、峻美封闭的自然山区中,受儒家文化、士文化、商业文化的影响,以及在追求精细雅致的徽商、文人墨客、精湛艺工、古朴醇厚的民众共同智慧的孕育下体现出悠扬、宁静、古朴、高雅的审美特点。一个民族在同一个地域长期生活,必然受其共同因素的影响,形成共同的美学精神与审美追求。安徽流传有四十余种地方戏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黄梅戏、庐剧、徽州戏、泗州戏等,虽各有千秋,但从服饰、唱腔、动作程式化表演的总体形态上看呈现端庄、典雅、唯美的共同特点。又如,迂回蜿蜒、庭院深深的徽州建筑,大多具有封闭性和隐密性特征,其宁静古朴的居住环境散发着和谐、含蓄、深沉之美。动画是用现代科技手法在虚拟的世界中生成再现的具有较强传播功能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类型开放、模拟再造等诸多特点,且用途非常广泛,在具有情节的影视动画类型中,其受众面、影响力更广。动画的审美趣味随着科技时代信息容量的发展,观者更偏向于老少皆宜、寓教于乐型的题材,在开怀一笑的镜头中不仅要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风趣幽默的角色形象,主题也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共鸣现状,满足人们内心最美的感受,令观者回味和思考。将安徽地方文化与现代动画结合,既要体现当地传统文化特有的气息,也要能展现动画语言特有的属性,两者间关系处理得不和谐,必然带来不伦不类的尴尬效果,因而,需要在两者不同审美体系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审美的平衡点,正如目前学者们所研究的戏曲与动画、传统水墨与动画两者间最美的结合体。若平衡点失衡,观者的认同感容易降低,从而引发美感中的不足。

(二)深入开发意识不强

从动画传播角度看,安徽地方文化资源可开发的空间很广,就目前安徽动画的发展现状,将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入到具体的动画剧本、角色、场景造型、动态语言等环节中,开发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屈指可数,地方资源合理有效地为本地区服务和开发的力度不强。从安徽地方文化的传承角度看,运用现代动画这一媒介的传播力度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动画媒介的优质功能发挥不到位,其自然不能体现出两者的融合性。就产品开发目标的不同起点而言,安徽动漫企业有三百多家,总体规模较小,一部分企业是以追求和获取眼前利益而投入开发和生产,缺乏前期深入调研,对开发和生产定位目标不准确,预测性不强,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盲目跟风现象明显。以眼前盈利为目标而开发的产品,不足以支撑长久的发展,企业自身也很难进一步壮大,必然难以推出优质的动画精品。

(三)人才力量的短缺

动画人才是动画创新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安徽的动漫制作基地大多集中在合肥、马鞍山等中小城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相比,人才储备力量明显不足。一方面,从高校人才培养力量上看,安徽约有160所院校开设动漫专业相关课程,进行人才培养的输入数量相对较多,但培养后的人才输出的质量上并不高,直接可为社会所用的优质人才凤毛鳞角,且为数不多的优秀毕业生更容易被薪酬高、生产效益好的品牌企业所吸引,流向动画发达地区;另一方面,从安徽企业内部发展状态上看,内部管理不够稳定,员工以企业所在地为家的归属感较弱,人才的流动性较大,造成人才力量的分散,企业自身挖掘和培养人才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同时,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展开的扶持力度也不够。人才大量的缺乏制约着安徽动画行业品牌的发展,对于这种现状,需要针对人才力量不足的缺口方向,研究实施可行的培养方案。

三、融合性策略

将安徽地方文化特色与动画媒介两者有效结合,需要在现代大众审美基础上,建立民族情怀,提升安徽文化保护和传播意识,准确定位、深入开发,积极培养、组建优质团队,提升创新力量,促进安徽地方文化有效发展。

(一)树立民族情怀,提升民族审美意识

改革开放后,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生活条件与时俱进,人类的视野、思维开阔、奔放,大众的审美趣味紧随科技时代的发展,追求功能多样化的新事物。对于缺乏详实记载、发展不平衡、推广和宣传力度都较弱的传统文化,在岁月的流逝中很容易被人类逐渐淡漠和遗忘。例如,安徽地方上较少见且文化形态差异较大的戏曲剧种如目连戏、青阳腔、二夹弦、怀宁牛灯戏等,令很少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现代群体很难对这些老戏曲产生浓厚兴趣,受众群体大量流失,传统事物必然会被新鲜及流行的事物取代。一方面,深入研究和保护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产物,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传播力度,将优质的传统文化理念深入现代人的思维土壤中,融进人们日常审美的实践活动中。借用传播功能较强的动画表现手法,集思广益,开发想像,巧妙创新符合现代群体需求、又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审美产物。正如安徽戏曲与动画的结合,优质的融合度一定是在深入研究戏曲文化的背景下,将戏曲中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审美特征融入现代动画语言的表现中,依据现代大众的审美观,用合理巧妙的创意,叙述历史长河中多彩的传统民间故事,传承安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貌。另一方面,引导和培养大众的民族审美情怀,提高审美新高度。对孩童从小进行培养,开展当地文化特色兴趣班,树立本土文化信仰,提升传承意识。

(二)准确定位,深入开发

根据当地不同文化的特点,归纳、分析、合理开发安徽地方文化,将地方特色文化有效的与现代动画表现手法相结合。从事物类型区分,安徽有享誉全国自然风景名胜的黄山奇景;古风民宅建筑西递、宏村、屯溪老街;别具一格的当地戏曲、民歌、童谣;独具匠心的工艺美术制造品;风味独特的美食等各色文化,正确定位,巧妙自然、合理有效的将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不同类型的动画表现相结合,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取之有道,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现状。例如,在浩如烟海的资源中选择适合故事类型的题材,剧情动画在于故事内容是否吸引大众群体的视线,脉络要清晰可见,繁而不乱;情节要抑扬顿挫、幽默而不失哲理,不能鱼龙混杂、随心所欲,要能深思熟虑、精雕细琢,深入挖掘适合动画语言表达、符合当代审美口味、不失故事本色又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故事,字斟句酌后的故事情节必然会引人注目、拍手称赞。广告宣传类的动画题材,短而精悍,极具创意性,大多针对于旅游业、产品销售、公共设施等而展开的文化或产品的传播。创意性是吸引眼球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巧妙地融入到广告动画中,发挥想象,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动画语言形式表达,使观者印象深刻,推动安徽广告动画类品牌的成长。合理采用动画记录片式的手法描绘、记录真实的社会生活,借动画这一灵活的媒介传承安徽地方文化无不是影像记录手法中一种特殊的补充方式。例如,用一张张素描形式的动态画面或用不同材料混合嫁接来描述安徽地方文化特色,反寻常的影像画面效果更易刺激观者的视觉,为观影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若不分类别、以一概全或趁浪逐波,背本趋末,不仅不利于安徽地方文化的传播,也会阻碍安徽动画原创力的提升,因此,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合理取材、开发创新,提升两者间的融合度。

(三)加强安徽地方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安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是融合建设的有利支撑,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与人才的培养、挖掘、引进分不开。学校是输出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的培养与学生自身的兴趣及师资力量紧密相关。从安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现状看,一部分动画学习者存在一定迷茫期,专业热情度不高,自身未来规划不明确,毕业后不从事动画对口行业的人员不计其数,学校输入与输出的人才比例明显失衡。同时,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双师型”“工程师型”的教师缺乏,多数教师队伍中通过书本教材模式展开相应教学,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操作经验,学校培养模式与企业操作模式对接不足,脱节现象明显,导致企业很难招收到优质人才。动画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结合当下安徽地方人才所需,建设科学性、系统性的教学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潜能,鼓励学生自觉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开展实施有效的徽州行活动,培养在校生的民族情怀,引导人生理想抱负。例如,带领在校生对安徽不同文化资源的走访和调研,身临其境地考察安徽黑瓦白墙、庭院深深的大小古宅民居;感受精雕细琢、独具匠心的手工制品;聆听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徽剧、黄梅剧、目连戏、泗州戏等戏曲艺术;观看喜气洋洋、民间地道的凤阳花鼓、龙舞、狮子舞等舞蹈艺术。供观赏和考察的安徽地方特色产物可谓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同时,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专业技能,鼓励和提供在外进修和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高实战工作经验,开展项目化教学,引进企业人才、名师进校指导,合理展开校企互助模式,培养更适合社会所需的优质人才。

从企业内部人才培养角度看,打造优质的团队建设,是企业走向品牌路程的重要支柱。目前,很多企业在招收新成员时有一个重新培训的过程,为成员提供了一定磨合适应和学习的时间,这实际也是学校与企业脱节的一种现象。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不论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管理者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要能慧眼识金,凝聚人才,善于招收热情洋溢,兴趣浓厚的工作人员,并有目标、系统化的进行内部培养。例如,《阿唐奇遇记》的负责人,并不是科班专业出身,但却创造了卓荦不凡的成绩,最重要的原因来源于自身的浓厚兴趣,通过努力和主动积极地探索取得有目共赏的成绩。同时,善于培养和挖掘有潜力的内部创作者,并且优化工作环境,提倡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人性化管理,为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温暖和归属感,员工热情度高涨,才能更好地激发创作人员的潜力和动力。在企业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高薪引进复合型人才。内部管理有序,企业自身的口碑和形象提升了,必然能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

并驾齐驱,大力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规范动画相关企业制度,正确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有效开展切实可行的减免政策,提供廉价的生产基地,鼓励更多的创新人才自主创业,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安徽文化传播的生产队伍建设中去,共同促进安徽人才力量的不断壮大,推动安徽文化品牌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始终要扎根于居住的这片土壤,在保护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开拓创新。安徽地方文化与现代动画语言形式的结合,是时代发展下对本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意识的提升体现,但两者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没有对其深入研究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两者融合性中美感的不足,也会大大减少和降低群体对其观赏后的认同感及传播印象,从而影响到安徽原创动画市场的发展。因此,要加强融合度的研究,善于吸收地方文化特色和动画语言的魅力,在传统文化审美的基础上,开发创新,建立符合现代群体审美观、价值观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时代作品,融合度的美感提升了,不仅可以借此媒介传承、弘扬安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能推动安徽原创动画产业品牌建设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安徽动画人才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人才云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