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2018-02-11陈晓文黄秀琴王万春严张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灌肠口服疗程

陈晓文 张 斌 李 强 黄秀琴 陈 琦 王万春 严张仁*

(1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8;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6)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 属中医“精浊”“淋证”“白浊”等范畴,是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一般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由于它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已将其与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活动性Crohn病等一起列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1]。临床上以骨盆或会阴部疼痛不适症状、小便不适症状、精神抑郁症状等三大症候群为主要表现。该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现代医学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在本病的治疗上比较棘手[2]。中医药治疗CP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上除了常用的中药口服外,还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医外治特色疗法,现将近十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C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以湿热、瘀、虚为疾病基本病机,湿热为标,肾虚为本,瘀滞为之变。常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及气血瘀阻精室等所致,与肝、脾、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湿热下注,扰动精室,经络腺管受阻,气血凝滞,与败精涸合,化为腐浊之物,进而出现尿急、尿浊、会阴部不适等症状。房劳过度,肾气虚损,肾阴亏虚,则虚火妄动,遂致腰酸腰痛、遗精、早泄、阳萎等疾患。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精室、腺管,精室不得荣养,则可见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等症。

2 中医外治法

2.1中药保留灌肠 直肠给药时,药物主要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静脉或淋巴系统,随血液或淋巴液运行至全身或局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中药灌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药物的吸收总量、速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指标[3]。同时,药物不经过消化道的处理,其有效成分大量保留,有助于提高疗效,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中医外治法。

张向辉等[4]用赤芍10 g,泽兰10 g,丹参10 g,乳香4.5 g,没药4.5 g,青皮6 g,川楝子6 g,蒲公英20 g,红花4.5 g等药物浓煎后灌肠,治疗65例CP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李瑞[5]用自拟清解灌肠液(败酱草30 g,大青叶20 g,苦参15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丹参10 g,熟地黄10 g。水煎2次,每次取药液200 mL)治疗CP(湿热瘀滞型)患者48例,治疗方案为每日1剂,早晚各灌肠1次,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0%。李培祥[6]对治疗组98例CP患者单纯应用前炎汤(没药、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黄连各30 g,威灵仙20 g,柴胡、橘核、荔枝核、三棱、通草各10 g等,每日1剂,煎煮2次取汁200 mL) 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98例CP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每晚将药液加温至35~37℃,保留灌肠30 min以上,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停药5 d后继续进行第2疗程。对照组将药液保留灌肠30 min以上,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停药5 d后继续进行下一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2%和83.67%,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裘顺安等[7]观察中药(蒲公英30 g,赤芍12 g,红藤30 g,丹参20 g,桃仁12 g,大黄20 g,莪术12 g等,水煎取药液100 mL,)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中药灌肠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中药尿道灌注 正常男性的尿道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尿道嵴位于前列腺部,其两侧的沟内,有前列腺的开口。应用尿道灌注法给药,药物可以沿着前列腺小管的自然管道弥散吸收,具有药物浓度高、弥散范围广泛的优点,能治疗潜在的尿道炎症,临床疗效显著[8]。

马华刚等[9]应用脉络宁注射液后尿道灌注为主治疗CP118例,将普通导尿管润滑后插入至后尿道部位,注入脉络宁注射液10 mL和生理盐水10 mL,并配合中药(萆薢、蛇舌草、丹参、王不留行、穿山甲、泽兰、川楝子、红藤等)保留灌肠,结果显示治愈9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3.22%。

2.3中药坐浴 中药坐浴是一种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中药坐浴时,药液的温热作用使皮肤的汗腺、毛囊等附属器官开放,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促进炎性致病介质及代谢产物的排出;另外,中药药液本身所具有的活性成分经肛门、会阴、阴囊等局部皮肤、黏膜等直接渗透吸收,达到前列腺周围区域,可以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10],这种治疗方案的双重作用大大提高了疗效,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张桂芳等[11]使用自拟中药方(主要药物有丝瓜络、青皮、川楝子、王不留行、红花、牛膝、大黄、萆薢、石菖蒲等)水煎取药液约2500 mL,放温至43~44℃坐浴,每日1次,每次约20 min,治疗CP56例,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4.64%。商月娥等[12]应用自拟野菊花汤(野菊花60 g,白芷、露蜂房各15 g)坐浴配合男康片口服治疗观察组CP 80例,单纯应用男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CP 40例。28 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5%,对照组有效率6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任天彬[13]应用黄柏、苍术、木通、龙胆草、车前子、大黄、蒲公英、路路通、赤芍、薏苡仁、丹参等药物为基本方,煎取药液约2600 mL,水温40~50℃坐浴,每日2次,每次30~40 min,治疗7 d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临床治愈33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10%。李多多等[14]评价通前络汤(赤芍30 g,白芍30 g,丹参20 g,王不留行20 g,黄芪20 g,元胡 15 g,白术 15 g,桃仁 12 g,水蛭 10 g,红花10 g,甘草10 g,蜈蚣3 g)坐浴熏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CP 52例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口服前列欣胶囊治疗。4周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 (7.84%),显效15例(29.41%),有效23例 (45.10%),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痊愈2例 (4.17%),显效11例 (22.92%),有效21例(43.75%),总有效率70.83%。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4中药穴位贴敷 腧穴乃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每个腧穴都具有其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并在接受外界刺激后能发挥其双向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药物的理化作用在局部腧穴的停留时间或作用于全身而产生整体调节作用[15]。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特定部位对药物吸收,从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患处来达到治疗目的。

周萍等[16]治疗湿热瘀阻型CP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予泽桂癃爽胶囊口服。疗程30 d。穴位贴敷组取穴神阙、关元、中极、会阴,每日贴敷2 h。对照组口服泽桂癃爽胶囊,每次0.88 g,每日3次。治疗30 d后,2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WHOQOL-BRIEF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孙鹏[17]观察自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P 27例临床疗效,自制方药组成:①清热散:大黄30 g,栀子30 g,黄柏20 g,天花粉20 g,白芷20 g,青黛30 g。②温阳散:苍术20 g,附子30 g,肉桂30 g,丁香10 g,干姜30 g,小茴香30 g。③化瘀散:白胡椒30 g,乳香15 g,没药15 g,冰片5 g。④消水散:甘遂30 g,冰片5 g,面粉30 g。根据患者不同证型应用,湿热型:清热散贴神阙、秩边 (双侧);化瘀散贴中极穴。寒湿型:温阳散贴神阙、秩边 (双侧);化瘀散贴中极穴。兼小便不利:消水散贴神阙穴。隔日1次,每次12 h。10次为1个疗程。经过2~6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13例,有效1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89%。张瑞敏[18]将CP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磁疗穴位贴敷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口服,取穴神阙、关元,贴敷24 h;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每晚1次,每次0.2 mg。对照组予单纯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口服,服法同治疗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95.56%,对照组77.78%,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5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治疗CP疗效确切,是治疗CP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学证明,针灸具有扩张血管和淋巴管,促进血液循环,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炎性物质的分泌,还能够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起到消除炎症的作用[19]。针灸治疗CP的机制可能正与此密切相关。

2.5.1针刺治疗 李世昌等[20]将100例CP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给予针灸治疗,针刺秩边、气海、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对照组40例,予口服普乐安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徐秀梅等[21]运用矩阵针法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以中极、关元、归来、水道等穴位为主穴,配合针刺夹阴、重阴穴。根据中医理论辨证,以少腹部坠痛为主者加合谷、阴交;湿热明显者加曲池、阴陵泉;以寒湿证为主要表现者加尺泽、丰隆;若体质虚弱者加手足三里;肝郁气滞明显者配合谷、太冲穴;肾虚为主证者加后溪、太溪穴。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患者NIH-CPSI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显示针刺疗法组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较口服普乐安片组疗效显著。

2.5.2艾灸与热敏灸治疗 付勇等[22]采用热敏灸疗法治疗CP,在CP患者常见的热敏穴位如中极、命门、阴陵泉、三阴交等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随之实施艾条温和悬灸,艾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每日2次,共治疗5 d,第6天始,改为每日1次,继续治疗25 d。结果显示热敏灸治疗组NIH-CPSI改善状况优于非热敏灸疗法组。李国栋等[23]运用隔姜灸气海、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次髎等穴位,配合盐酸坦索罗辛口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每日1次,以28 d为1疗程。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清中CD3+、CD4+、CD8+、I-gA、IgG及IgM等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NIH-CPSI评分、疼痛与不适症状评分均较前治疗前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单纯使用盐酸坦索罗辛口服对照组。

2.5.3刺络放血、埋线治疗 周红军[24]应用刺络放血法治疗CP,取患者至阴、次髎等穴,行刺络放血疗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依次点刺双至阴、次髎穴,放血完毕后予局部留罐10 min。每周1次,以4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患者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较前明显下降,治愈率达87.5%,总有效率为100%。贾天鹏[25]利用穴位埋线治疗CP患者68例,将统一规格的羊肠线(0号2 cm)置入水分、关元、曲骨、归来等穴位,保留15 d,休息2~3 d后,以上法再进行1次治疗,保留15 d。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7.1%。

2.6中药栓剂治疗 栓剂是一种常温下为固态,遇人体正常温度及以上时可以迅速熔解,由药物与适当基质混匀所制成的制剂[26]。栓剂给药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由栓剂在腔道的局部作用及药物经腔道黏膜吸收入血的全身作用构成。该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及肝脏的刺激损害,提高了药物的吸收率,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郑进福等[27]观察应用水蛭栓剂治疗CP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给予水蛭栓剂(每粒栓剂内含水蛭粉0.5 g)推入患者直肠的2~12 cm处,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对照组予特拉唑嗪,每次2 mg,每晚服用1次;左氧氟沙星,每次100 mg,每日2次。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NIH-CPSI、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等。结果显示水蛭栓剂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循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李海松等[28]采用丁桂散联合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前列安栓每晚睡前1粒,纳肛,塞入肛门约3~4cm处。丁桂散每天21时换药1次。28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NIH-CPSI、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显示丁桂散敷脐联合前列安栓纳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安全、有效。

3 结语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该法通过体表、孔窍、经穴给药,经络传导,作用直接,在中医治疗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9]。整体观念、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等是中医外治法的特色和优势。综上可见,中医外治治疗CP取得了一定进展,具有辨证论治灵活、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远期疗效好等优点。临床上对于该病疗效报道的文献多如牛毛,但明确治疗方案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发现并探索有效的外治中医方药,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或作用靶点,已然成为目前男科疾病外治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灌肠口服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