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发展

2018-02-11曹柏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施灸雷火灸法

刘 依 汤 娜 曹柏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内分泌科,北京 101121)

膝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骨关节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破坏及骨赘形成,最终导致关节功能紊乱,以膝关节肿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西医除了对症治疗或少数情况下做人工关节置换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一项调查显示,35~64岁人群膝痛和KOA的患病率分别为13.6%和10.9%,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KO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其属中医骨痹、膝痛范畴[2]。近年来,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不断推广,如雷火灸、针灸、中药熏蒸、推拿、中药口服等,均有一定改善膝关节不适症状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少、人群易接受为特点,较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3]。本文就雷火灸中医适宜技术对膝骨关节炎作用效果研究综述如下。

1 雷火灸概述

雷火灸,又名雷火神针,是中医学传统外治方法艾灸的一种。是由多种中药配制结合灸具使用的一种灸法,利用多种药物在燃烧时产生的药化因子随燃烧的热辐射热量渗透到深部组织细胞、体内循环,促进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具有出药力强、火力猛、灸疗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扶正祛邪的作用[4]。

2 雷火灸治疗机理

2.1物理作用机理 雷火灸以针灸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利用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肌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内因,药物的燃烧是外因,两者缺一不可[5]。

2.2化学作用机理 赵颜俐[6]、张广清等[7]指出雷火灸有抗炎、扩张血管、增加免疫的作用。其机理是该疗法抑制TNF、IL-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的作用,纠正了炎症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调整了神经递质的失衡,促进了内环境的稳定,调整人体免疫功能。

3 雷火灸操作方法

(1)雀啄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火头距离皮肤1~2 cm,形如鸡啄米、雀啄食,为泻法;(2)小回旋灸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 cm,做固定的圆弧形旋转,旋转直径1~3 cm;(3)螺旋灸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一般火头距离皮肤2~3 cm,做顺时针方向、螺旋式旋转,旋转直径1~5 cm;(4)横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 cm,灸时左右摆动,摆幅为5~6 cm;(5)纵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 cm,灸时火头沿人体纵轴上下移动;(6)斜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 cm,火头斜行移动,此方法常用于治疗鼻炎等病症;(7)摆阵法:根据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2个或2个以上的斗式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等[8]。

张晶倩等[9]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取穴患侧足三里、阳陵泉、犊鼻、鹤顶、阿是穴 (双侧发病者取双侧),施灸操作按照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4个步骤进行。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手持雷火灸灸条(规格259,重庆市渝中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生产,生产批号12050810),在距离施灸腧穴皮肤表面2~3 cm高度施行,先回旋灸30 s以温热局部气血,继而雀啄灸30 s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30 s激发经气,再以温和灸发动感传以开通经络。当穴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 (或微热)而远部热、表面不热 (或微热)而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等 (酸、胀、压、重等)感传时,即热敏化腧穴。探查出以上穴位的热敏穴后,施灸直至感传消失、皮肤灼热为止,每穴灸10~15 min。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

沈波[10]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用赵氏雷火灸法,取穴足三里、阳陵泉、膝眼、血海、梁丘、鹤顶、阿是穴,采用悬灸法,火头距皮肤2~3 cm,先回旋灸1 min以温热局部气血,继而雀啄灸1 min加强,每个穴位灸5 min,20 min 1次,直至穴位周围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周。雷火灸通过激发腧穴皮下气血,达到通经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止痛消肿之效。

4 雷火灸禁忌症

(1)施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2)治疗时,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与患者沟通,以避免灼伤,同时对其他暴露部位做好保暖;(3)治疗后,注意保暖,勿即可清洗,否则影响效果;(4)对体质虚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先消除其思想顾虑,避免在饥饿或过饱的情况下操作;(5)青光眼、眼底出血、孕妇、心脏病、呼吸衰竭、哮喘及高血压并发症期间等病症禁灸;(6)使用温灸盒,要左右随时移动,温灸盒移动的距离是一个火头的距离,上下左右移动均可,因为温灸的时间较长,以防烫伤[11]。

5 雷火灸作用效果

张涵逸等[12]研究时将45例KOA患者先塞来昔布组先进行2周塞来昔布治疗,即塞来昔布(辉瑞制药有限公司)0.2 g口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随后有1周洗脱期,其后进行2周雷火灸治疗,患者仰卧位,膝关节稍屈曲,下方垫柔软治疗巾,保持放松状态。将2支雷火灸灸条放进棒式悬灸盒中,点燃艾条顶端,右手持悬灸盒,火头距离皮肤2~3 cm处,灸治患膝局部,治疗时间共20 min,前10 min在患处行回旋灸手法,灸至有热感向深部或周围扩散后10 min以阿是穴为重点,行雀啄灸手法,距离皮肤1~1.5 cm,灸至局部有微微刺痛为度,灸治同时左手点按、揉捏上述穴位。而先雷火灸组反之,先接受2周雷火灸治疗,然后进入1周洗脱期,其后进行2周塞来昔布治疗,方法同塞来昔布组。结论:艾灸具有的温通、温补作用与KOA病机相合。热量是灸法发挥温通、温补功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雷火灸与塞来昔布均能改善KOA患者的关节压痛、肿胀度、活动度及功能障碍,但雷火灸对于KOA的关节压痛、肿胀度、活动度等功能改善更有优势,无论使用先后,联合了2种治疗的患者,疗效相当。

韩知忖[13]研究时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其中男38例,女42例;应用雷火灸灸条 (规格:259,重庆市渝中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生产,生产批号:12050810),取穴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施灸操作按照回旋、雀啄2个步骤进行,患者仰卧位,以雷火灸灸条,在距腧穴皮肤表面2~3 cm高度施行,先回旋灸1 min以温热局部气血,继而雀啄灸1 min加强,施灸直至皮肤灼热感为止,每次灸10~15 min。雷火灸结束后,予以刺络拔罐治疗。取穴:犊鼻、血海、梁丘穴,75%酒精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刺人,立即出针,以真空抽气罐吸附穴位,留罐5 min,使拔罐部位出血2~3 mL,起罐后用一次性无菌干棉球把局部血迹擦干净,按压片刻。患者隔日治疗1次,1周3次,连续治疗3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治疗KOA的药物,且不做与KOA相关的其它任何治疗。结论:刺络拔罐能调经气、通经络,消散瘀血,改善血液局部循环的功效。雷火灸与普通明火悬灸的艾条相比,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热辐射能量比普通艾条要大两倍以上且热量能渗透到深部组织细胞、体内循环,促进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治疗3周后,80例患者总有效率83.75%,表明刺络拔罐结合雷火灸在治疗KOA上疗效显著。

徐立光等[14]对60例患者在针刺后结合雷火灸治疗,针剌取血海、梁丘、阳陵泉、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阿是穴;雷火灸取上述穴位及犊鼻穴、均1次/d,1个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达99.6%,认为针刺与雷火灸共用可达到补肾通经活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达到气血调和之目的。

聂斌等[15]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人。对照组口服芬必得0.3 g,每日2次,连续治疗5周为l疗程。治疗组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灸时扭开灸盒中部,用大头钉在盒口处锁钉点灸头,在相应部位或穴位上用悬灸方法,要求灸疗部位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火头距皮肤2~3 cm为宜。取穴: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肾俞、阿是穴等。每日治疗1次,连续5周为l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21%,治疗组经过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作用于病灶周围、病灶位和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驱湿、活血化瘀等疗效。

郑薇等[16]研究,对92例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治疗组及对照组,入组后对所有患者进行KOA常规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等。治疗组从入组第1天起施灸,施灸时操作者站在一侧,将雷火灸灸条点燃,右手持灸条由犊鼻穴—阿是穴—足三里,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寸左右,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避免灼伤皮肤),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有无不适。每穴灸10 min,每日治疗2次。对照组实行KOA护理常规护理,遵医嘱西乐葆 (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200 mg。并给予药物指导。2组均以10 d为1疗程,10 d后评定疗效本次入选的92例KOA患者,结果:治疗组疗效评价为显效95.6%,对照组治疗后疗效评价为显效17.3%,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中医理念,以补肝肾,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为治疗原则,在灸疗中使毛细血管扩张,药力直达病所,从而达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本研究采用中医药特色治疗缓解轻中度KOA患者疼痛,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同时能显著减少患者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6 小结

综上所述,研究证明雷火灸治疗KOA疗效显著,尤其是改善病人自身症状方面,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操作方法简单,无论是单独应用抑或联合针灸,中药西药及穴位注射等治疗,其临床效果已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目前诸多的研究报道仍旧以临床为主,且分析高疗效原因需要互相引证,缺乏针对疾病的具体化分析及疗效标准和随访追踪的研究资料,相信随着对雷火灸研究的不断深入,雷火灸疗法必将成为临床及各个家庭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施灸雷火灸法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中暑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瘢痕灸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