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8-02-11杜蓓蓓楚千慧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语传统大学生

高 莹 杜蓓蓓 楚千慧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一、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现状调查研究的意义

1、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并且依靠现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多元文化也在加速着交流与碰撞,并逐渐显露出文化输出竞争的复杂性。

2、当今文化传承现状敲响警钟

文化,是一个国家底蕴与实力的彰显,一国文化在国家全方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文化抢滩中,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已经出现弱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也不尽人意。改革开放后,由于大量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其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西方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与审美意识已经逐渐融入到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受到文化冲击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出现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文化意识薄弱、传统道德素质弱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具体、多方位地调查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传承的现状。

3、语言专业学习的全面化要求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使得外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更加占据优势。但同时,作为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接触和学习异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文化冲突。因此,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好语言专业的基础上,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取得全面的发展,努力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二、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现状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来进行,问卷主要以电子问卷方式在随机选择的高校进行调查,包括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扬州大学、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沈阳城市学院、滨州学院等,并在江苏、山东等地对个别高校进行了实地的纸质问卷调查,同时采访了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现状。调查过程中还收集到了被调查者提出的诸多意见和建议,并采访了一些在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外语专业留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3300份问卷,收集到有效问卷共3291份,有效率为99.75%。其中地域上,北方高校学生数占43.12%,南方高校学生数占56.63%;年级上,大一占22.39%,大二占10.45%,大三占41.79%,大四占25.37%;专业上,英语专业占46.09%,英语师范专业占10.87%,日韩专业占25.65%,德法专业占13.04%,其他小语种专业占4.35%。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一般

从内容层面来看,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深入,调查结果中“基本了解”所占的比例高达62.7%,“完全了解”的人数仅有12.3%,整体的调查结果呈现出来的正是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只停留在基本了解甚至一知半解的程度。以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了解程度调查为例,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了解占79.73%,完全了解占18.92%,了解一点占1.35%。这表明大部分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较高,但仍需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等具体内容方面的了解认识。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效果显著,尤其是节日活动、文化书籍等内容,外语专业大学生比之前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这与政府引导、学校教育、网络发展等因素有关。

2、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程度较好

从价值层面来看,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虽然不够令人满意,但学习与传承态度上呈现出良好趋势。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示肯定,并且较多学生表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能够做到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对于外来文化,也有高达79.3%的受访者表示十分向往并想拥有实地学习体验的机会。当代外语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重视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经访谈了解,当代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小学时代正是倡导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开办各种传统艺术的课程以丰富学校生活,因此促进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加强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情趣爱好。部分学生还因为高中阶段参加艺术联考,而选择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加深了当代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程度。

3、文化自信程度较好,对外传播力度不够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也更加突显了文化自信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当代大学生理应越来越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对外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显示,外语专业大学生中54.05%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44.59%认为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1.35%认为大多都不值得学习。在对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情况上,外语专业大学生52.7%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41.89%认为传统文化将与外来文化融合,5.41%认为传统文化将成为小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可以看出,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积极看法,并且自信心较高。但在对外宣传方面,49.1%的外语专业大学生有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历,50.9%的外语专业大学生没有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历。显然,文化自信是有的,但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仍需提高加强。

三、加强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传承的对策

1、国家政策扶持外语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

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可以更加促进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当代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越来越多地外国人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阶段,需要外语专业大学生作为桥梁,将传统文化向外源源不断地输出,打破外来文化不断输入我国的长久局面。“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国家给予支持帮助,积极倡导外语专业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通过设立与传统文化学习相关奖学金、奖教金,提高高校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设置传统文化联络组织和传承人奖励制度,积极在外语专业大学生中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人等。

2、高校外语专业设置传统文化课程

根据访谈调查,很多高校外语专业并未设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学生在学习外语、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虽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但由于中小学时期学习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数量少、深度浅,自行思考得出的内容常常出现不全面、不准确。所以,高校也应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且应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学分要求,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自觉。

3、利用网络媒体做好传统文化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热衷于网络学习和娱乐,因此可以借此宣传传统文化。问卷调查中94.67%的外语专业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所以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网络媒体等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创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网络环境,同时也可以积极开设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宣传。

四、结语

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仅仅担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的角色,也是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者。然而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外语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的积极性,国家和学校也要为外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从而在更广泛更基础的群体中实现文化自强。

[1]钱俊妮.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6,(13).

[2]高莉君.创新中国主流文化消除文化认同危机——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7).

猜你喜欢

外语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