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2-10匡海燕

乡村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二化螟分生孢子稻瘟病

匡海燕

(耒阳市农业局太平圩乡农技站,湖南 耒阳 4218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粮食的质量与产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得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在产量有限但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要想保证水稻产业能够平稳发展,就需要控制影响水稻产业健康的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破坏,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1 新形势下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1 稻瘟病

1.1.1 病症。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水稻四大重要病害之一。相对于其他的水稻病虫害来说,稻瘟病侵染的地区更加广泛,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稻瘟病是真菌寄生引起,青灰色霉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的扩展靠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最初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节瘟、叶瘟、谷粒瘟和穗颈瘟等。

1.1.2 防治措施。播种之前,将种子放置于阳光下晾晒,杀灭水稻种子上的病菌。然后将种子浸泡于1%的石灰水中,经沉淀、去渣后浸种两三天,之后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或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等药剂浸种48~72 h,不需淘洗即可催芽。发病时,可喷施40%稻瘟灵可湿性粉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等进行防治。以上药液中加入2%春雷霉素水剂500~700倍液,效果更好。

1.2 水稻纹枯病

1.2.1 病症。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发病期是分蘖期至抽穗期,发病最严重的时期是抽穗期。该病害不仅可以通过病斑和霉斑进行扩散,还能通过流动的水源进行病害传播。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质量下降。该病害多数是由管理不当引起的。例如,施肥时施入过量的氮肥、水稻种植过于密集以及频繁灌水、灌水量过多等都易引发水稻纹枯病。

1.2.2 防治措施。首先,注意稻田肥水管理的科学性,降低菌核的残留量。施肥时要做到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灌水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其次,使用药剂进行防治。使用药剂的最佳时期为拔节至抽穗期,可选择使用的药剂有噻呋酰胺悬浮剂、井冈霉素水剂等,喷洒植株中下部,控制病害。同时配合使用适量的甲霜、辛菌胺醋盐酸等,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2 新形势下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2.1 稻飞虱

2.1.1 危害特征。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这种虫害的出现会使植株出现部分干枯,严重危害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直接引发蹈丛干枯,进而导致植株死亡。

2.1.2 防治措施。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二三龄若虫高峰期,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 g/667 m2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35 g/667 m2等,兑水50 kg/667 m2均匀喷雾。在水稻孕穗末期或圆秆期、孕穗期或抽穗期,或灌浆乳熟期,可使用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120 g/667 m2或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200~260 g/667 m2,兑水50 kg/667 m2均匀喷雾。

2.2 二化螟

2.2.1 危害特征。二化螟是杂食性害虫,防治难度较高。较高的防治难度使其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也就延长了其对水稻的伤害时长,进而导致水稻面积减产[1]。

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二三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近两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螟虫“桥梁田”和适宜螟虫钻蛀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为二化螟发生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

2.2.2 防治措施。首先,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结合栽培措施,及时翻耕灌深水灭蛹,降低二化螟虫源基数;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作物,蓄养害虫天敌控制二化螟;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发现田间有枯心、枯孕穗等被害株,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减少虫量。其次,667 m2放置一个诱捕器,从始蛾期开始放置至盛末期收回,每代换一次诱芯,连片诱杀。或者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最后,可用80%杀虫单粉剂35~40 g/667 m2或50%杀螟松乳油50~100 mL/667 m2兑水75~100 kg/667 m2喷雾防治。而且可667 m2用25%杀虫双水剂200~250 mL拌湿润细干土20 kg制成药土,撒施在稻苗上[2]。

2.3 稻纵卷叶虫

2.3.1 危害特征。水稻品种、种植地的气候条件与稻纵卷叶虫的出现存在因果联系。稻纵卷叶虫多出现于较为湿润的田地中,高温与干燥不利于稻纵卷叶虫的生长,因此出现的可能性较低。这种虫害会对水稻抽穗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水稻低产。

2.3.2 防治措施。在幼虫盛孵期,可用杀虫单粉剂50 g/667 m2或20%克蚜蟆乳油100~125 mL/667 m2兑水65 kg/667 m2对稻田进行喷洒防治。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细雾进行喷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液的附着率,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

3 结语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种植者需及时发现农田中出现的病虫害,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保证水稻质量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猜你喜欢

二化螟分生孢子稻瘟病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鸡 妈 妈
稻田耕沤对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IPA1基因具有稻瘟病抗性功能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