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肚菌种植产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基于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菌准扶贫”实践团队的实践与调研

2018-02-10焦沛尧

乡村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镇平县羊肚菌种

赵 洁 焦沛尧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等地区羊肚菌种植产业已经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进行了试行,但目前发展缓慢,扶贫效果不显著。在“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下,脱贫已成为部分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在21世纪,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通过实践来调研羊肚菌产业在当地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在这场攻坚战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羊肚菌产业,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种植类型,让扶贫的成果得到巩固。

1 贫困地区农业种植类型现状

1.1 农业种植规模较小,种植种类较单一

实践团队通过对镇平县曲屯镇五龙庙村的考察,发现当地气候温和、绿茵成林,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种植和培育。同时调研发现,目前当地村民依以种植西瓜、玉米、莲藕、香菇等常规作物为主。而且农业种植规模较小,种植种类较为平常,生产价值较低,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致使当地农户的收入来源单一、年收入少,以上因素是限制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2 羊肚菌种植产业规模不够大,影响范围较小

镇平县石佛寺镇已经在政府的帮扶下,以传统的香菇产业为突破口率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创办了羊肚菌产业种植基地,现已形成投资、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目前种植羊肚菌10.67 hm2,当地凭借以一带多、以成熟的培育基地带动不成熟的培育基地的扶贫政策,鼓励农户积极种植羊肚菌,已为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虽然镇平县曲屯镇已有羊肚菌的种植农户,但种植规模不够大、影响范围较小。目前,镇平县曲屯镇培养羊肚菌有以下几点不足:①种植方法不完善,需要研究当地最适合羊肚菌生长的环境,丰富当地种植经验;②缺少专业人才;③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种植羊肚菌;④当地农户没有丰富的销售渠道将菌种和成品销售出去。

2 理论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促发展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菌准扶贫”团队是基于理论研究开展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早在2017年就接触“羊肚菌”产业项目,通过实践活动,在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将羊肚菌向更多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创新成果推动实践和推广

经过长期的羊肚菌种植研究发现,与小麦相比,在周期相近的情况下,羊肚菌利润是小麦的30倍;与香菇相比,在同利润的情况下,羊肚菌的种植周期缩短了3倍[1]。如果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一定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益。

目前,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菌准扶贫”团队已有一套适合河南省的羊肚菌种植技术流程,包括分离选育、菌种扩繁、播种下地、营养补加、保育催菇及采收加工。通过结合当地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已培育出更加适合河南省种植的羊肚菌品种“梯棱1号”“梯棱2号”。这些品种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约需60 d;品相好,个头大;产量高,667 m2产量在250 kg左右,而其他品种则为150 kg左右,同比增长了1.7倍。新品种也具有一定推广优势:使用玉米芯、秸秆等作为制种原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废物利用,减少大气污染。

2.2 紧跟扶贫政策,在政府帮扶下发展羊肚菌产业

团队调研了当地羊肚菌产业种植基地和扶贫基地。镇平县石佛寺镇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羊肚菌产业种植基地,在本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与南阳公式龙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在镇平县石佛寺镇创办了羊肚菌菌种厂,建立钢架大棚,免费提供菌种,指导贫困户种植羊肚菌。现已形成投资、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为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已经建立了当地的科技扶贫基地、羊肚菌培养种植基地。

在镇平县曲屯镇政府和石佛寺镇政府以及当地羊肚菌种植基地和“曲屯镇产业扶贫基地”的共同帮助下,团队对赵湾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进行调研后,在五龙庙村进行了羊肚菌基本种植情况的宣传与推广,团队向当地农户进行了羊肚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通过宣传部分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计划开始种植羊肚菌[2]。

2.3 实践探索脱贫攻坚新道路,宣传推广羊肚菌产业

在2018年暑期,材料学院“菌准扶贫”实践团队前往南阳市开展了“精准助力扶贫,脱贫攻坚助农增收”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探访南阳市羊肚菌培养基地,了解目前河南省羊肚菌的发展状况;学习羊肚菌的相关知识,给贫困地区农民宣传和介绍羊肚菌,将先进完善的羊肚菌种植技术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介绍给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带领村民改善目前的种植模式,丰富种植类型,紧跟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脱贫。团队对如何推广羊肚菌、如何利用羊肚菌带来更大经济效益有较深刻的理解、有较丰富的经验积累,鉴于此,团队以镇平县赵湾村为调研基地,探索区别传统扶贫方式和更切实有效的农村扶贫道路。

实践期间,团队首先将羊肚菌的一些基本种植情况向农户进行宣传与推广;其次与传统种植作物相对比,羊肚菌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乐观。加之在政府的帮扶下,羊肚菌产业十分具有发展前景。而且由于团队中有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对于想进行种植的贫困户还将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培训,节约种植成本。

2015年,镇平县曲屯镇五龙庙村羊肚菌种植面积约0.67 hm2,经过3年的发展,在政府帮扶下,2018年流转土地10.00 hm2,个体估计产值200余万,667 m2产值最高达3万余元。2018年,镇平县曲屯镇五龙庙村已有15余羊肚菌种植户,通过本次团队实践,加之政府与产业扶贫基地的共同大力宣传,积极带动周边农户种植,2018年有望达到20余户,一年内平均每户增收5万余元。

3 羊肚菌产业的发展方向

由于镇平县曲屯镇五龙庙村羊肚菌产业刚刚起步,应积极响应政府的扶贫政策。建议加强羊肚菌科技投入,重点对当地羊肚菌资源进行研究与保护,明确羊肚菌的遗传特性,建立菌种质量标准和规范菌种生产工艺,开展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3],加快产品开发研究进程,为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着力打造羊肚菌产业链,有条件的情况下组建羊肚菌产业技术研究团队,扶持羊肚菌菌种、生产和加工企业,开发高端羊肚菌食品和保健品,促进羊肚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羊肚菌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有特定的市场和消费人群,在当前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式的大规模的羊肚菌栽培将会导致羊肚菌价格迅速下跌。为避免羊肚菌栽培规模盲目扩张,应根据羊肚菌本身的特性,科学规划,确定适宜栽培地区,进行精细的栽培和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和栽培效益,引导羊肚菌产业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4 结语

在实践期间,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菌准扶贫”团队充分学习了种植菌种的方法和技巧,不仅对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有了新的想法,而且感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对扶贫政策的积极实施和大力支持。经过对示范基地的考察,大家坚定了羊肚菌培育基地的迅速成长可以带动当地农户快速发展的信念,也更加认可这种方法能够达到助民、脱贫、增收效果。同时也认识到羊肚菌的发展不仅仅靠农民或者个体,更要靠政府的帮扶和每个人的努力。农民脱贫不是小事,在镇平县曲屯镇发展羊肚菌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希望能以此为起点,紧跟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逐渐开展以镇平县曲屯镇为帮扶对象的长期社会实践活动,早日攻下贫困这一难关,加快助民脱贫。

猜你喜欢

镇平县羊肚菌种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全站仪中间法在矿山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以河南镇平县地形测量为例
镇平县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补肾壮阳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