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马店小麦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2018-02-10林广顺

乡村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虞城县根腐病病斑

林广顺

(驻马店市驿城区植保植检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小麦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多年连作,常年种植面积200万hm2左右,小麦根腐病在驻马店市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经田间调查分析,驻马店市所种植的小麦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有差异,但没有免疫品种。现在农民对土地的管理极为粗放,在农忙季节农民从外地赶回家中,匆忙抢收抢种,90%的农户少施或不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只注重化肥的施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断减少。85%的农户在整理地块时把近1/3的小麦植株残体留在田里,用大型农业机械直接翻耕到土壤下层,大量根腐病病原菌残留在田间,侵染下茬种植的禾本科作物。土地整理后土壤上实下虚,不利于秋季作物根系下扎,影响秋季作物产量。同时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虽然有所提高,但土地地力不断下降,导致小麦根腐病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 小麦根腐病发生现状

根据田间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虞城县,小麦根腐病多为轻发生、中等偏轻发生和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和重发生地块所占比例较小。2015年,虞城县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4.55万hm2,其中轻发生、中等偏轻发生和中等发生面积4.41万hm2,中等偏重发生面积0.12万hm2,重发生面积0.02万hm2;2016年,虞城县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4.79万hm2,其中轻发生、中等偏轻发生和中等发生面积4.61万hm2,中等偏重发生面积0.15万hm2,重发生面积0.03万hm2;2017年,虞城县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4.99万hm2,其中轻发生、中等偏轻发生和中等发生面积4.77万hm2,中等偏重发生面积0.21万hm2,重发生面积0.01万hm2。

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分析,2017年10月虞城县麦播期间气温与2015、2016年同期相比偏低3.1℃,且出现了低温雨雪天气,根腐病重发生面积所占比例比2015年增长0.01%,比2016年增长0.18%。气温偏低是小麦根腐病重发生的原因之一。小麦根腐病总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在虞城县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发生地块减产10%~30%,重发生地块减产30%~70%,已成为影响虞城县小麦优质高效、丰产稳产的限制因子。在虞城县杜集镇、田庙乡、杨集乡、李老家乡、界沟镇和刘集乡等乡镇均有重发生地块,其中李老家乡匡堂村的村民李忠全0.13 hm2麦田地块地势低洼、地力差,没有做到及时防治根腐病,

0.13 hm2小麦几乎绝收。

2 小麦根腐病病原及症状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的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范围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1]。

小麦根腐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麦根腐平脐蠕孢,症状上所产生的霉状物由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密集而成。小麦根腐病在小麦的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在分蘖期,主要是苗期烂根,受害麦苗、幼芽鞘及根变褐腐烂,甚至不能出土;病轻的虽能出土,但生长不壮,麦苗基部不断产生褐斑而腐烂,造成小麦主茎和分蘖死亡。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润和多雨季节,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用手容易抹掉(与球霉病、颖枯病和叶枯病不易用手抹掉不同)。叶鞘上的病斑还可引起茎节发病。穗部发病,一般是个别小穗发病。小穗梗和颖片形成褐色不规则斑点。在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有时会发生穗枯或掉穗。种子受害时,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但胚尖或全胚发黑者不一定是根腐病菌所致,也可能是由假黑胚病菌所致)。根腐病除发生在胚部以外,也可发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沟等部分。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央白色,此种种子叫“花斑粒”[2]。

3 发病规律

小麦根腐病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及病残体中越冬,当土壤中病残组织完全分解后病菌即死亡。苗期侵染,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病菌多自幼芽侵入,然后上下蔓延到幼叶、叶鞘及根部。较大麦苗的初侵染是土壤中病菌引起的,地下害虫如金针虫等所致根部损伤利于病菌侵入[3]。

4 发病原因

4.1 耕作制度的改变,引起小麦根腐病发生严重

土地复种指数提高,而且现在99%的小麦播种面积已经实现机械化操作,机械操作不当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小麦出土时间长、长势衰弱,导致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

4.2 小麦连作是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又一个因素

小麦、玉米是虞城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与玉米常年轮作,根腐病病原菌以侵染禾本科作物为主,再加上农民现在对土地管理粗放,土壤中残留大量根腐病病原菌,一旦发病条件适宜,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4.3 土壤、气候是导致小麦根腐病发生严重的因素之一

土壤湿度大或过于干旱,土壤黏度大,地力肥力水平低、地势低洼的麦田小麦根腐病发生重。小麦幼苗期气温过大,或遇到寒流致使麦苗受冻,小麦长势弱,小麦根腐病发生严重。

4.4 小麦根腐病由次生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原来农民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不够重视,大多数农民在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时才喷洒药剂防治小麦穗蚜、白粉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后来小麦根腐病大发生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积极进行防治,需要农技人员大力宣传小麦根腐病危害的严重性,加大对根腐病的防治力度。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与马铃薯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一两年,能明显减轻病害,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深翻土地,消灭病株残体。重病地块多施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倡配方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适时播种,在虞城县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4]。播深适度,精播匀播,培育壮苗。早春进行中耕,提高地温,有助于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5.2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根腐病的抵抗能力有一定的差异,但无免疫品种,在虞城县多选用矮抗58、周麦22、众麦1号等小麦品种,对小麦根腐病的抗性相对较好。

5.3 种子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去除带黑胚的种子,小麦播种前用50%福美双或20%粉锈宁或50%的多菌灵按种子质量的0.2%拌种,也可选用包衣种子,对小麦苗期根腐病的防治率达60%[5]。

猜你喜欢

虞城县根腐病病斑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河南虞城:春节里的暖心“饺子宴”
河南虞城:春节里的暖心“饺子宴”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虞城县:健康扶贫义诊惠民生
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