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析及复习建议

2018-02-10

中学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名句古诗文答题

袁 菊

考试说明历来是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去年年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新版考试说明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指导,结合江苏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对原有说明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了考核目标与要求,对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进行了微调和优化,替换了部分典型题。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以稳为主、适当微调”的原则。本文拟对新版语文高考说明的变化做些解读,并提出后期复习策略。

一、仔细研读,把握高考语文说明的变化与调整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总体上来说,变化不大,只是进行了适当微调和增删,体现了考试说明作为全省高考大纲和风向标的稳定性,同时又体现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

两者相比较,主要有三点变化一处调整:一是换。如古诗文默写初中课文将《鱼我所欲也》《春望》更换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望岳》,总篇目仍为29篇,名著阅读将《子夜》更换为《家》,总篇目仍为9部,背诵量和阅读量都未增加。二是改。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扩大了考查范围。三是增。如对文言文的考查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要求,凸显育人导向的要求。同时对古诗文阅读考查将原来“约6题”增加为“约7题”,加大了考查的题量。

一处调整主要是“典型题示例”的调整,将“语言文字运用”中两道关于“闲情”和“龙的图腾”嵌入式衔接题全都删除,直接改为两道连贯式衔接题,将引用诗词的语境题删除,换为2017年的漫画题;文言文删去《史弼传》,增加2017年的《汪容甫先生行状》,重在体现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古诗词鉴赏删去《登金陵凤凰台》,增加2017年的《秋兴》;文学类文本阅读删去《邮差先生》,增加2017年的《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体现考查的全面性;论述类文本阅读删去《论名声》,增加2017年的《从脸谱说起》;实用类文本阅读删去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增加全国卷的关于城市垃圾新闻调查题;作文删去“忧与爱”,增加2017年的《车》,体现不把命题作文作考查要求;加试题中关于名著阅读,增加2017年的两道简述题,重点突出考查考生在阅读名著时既要掌握具体的情节,又要能够加强前后、书内书外的勾连。

二、五轮驱动,精准指导高三语文的复习应考

一是去伪存真定方向。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指针。我们要严格依据考试说明的变化,适时调整复习内容。如名句名篇的默写、名著阅读、古代文化知识等都要顺应新说明的要求,更要关注“典型题示例”调整后的隐性信息,研究为何删增?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高考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考越来越近,关于考试说明的“说明”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应对有关信息加以甄别,切实做好自己的复习工作。

二是爬罗剔抉强技能。考试说明已对考查内容的选择作出准确的说明。如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强调选题必须大体符合高中生古文积淀的基础,符合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水准。因此,在练习时就应该大胆舍弃那些孤僻生涩费解的文本材料。再如名句默写,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就无需盲目深挖许多生冷的名句。再如作文,江苏高考作文材料的命意都很明确,如“青春朽与不朽”“智慧”“车”等,绝不在审题上设置难度,重点考查考生的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能力等,那些过于隐晦、令人费解的作文题就不必练习。教师要善于爬罗剔抉、精心优选,做到所有练习一以当十、触类旁通,能够真正提高应考生的临场答题技能。

三是凭案悟径觅规律。高考答题虽然内容有异,但总有规律可循。譬如,近几年江苏语文高考中的古诗文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选错的一项,绝大多数是浅显文言实词,或是在书本中出现过,或是在成语或熟语中练习过。再如诗词鉴赏,2017年第10题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答案为“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第11题“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答案为“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现实的无奈和苦闷之情。”都是常见的答题用语。对此,我们可以“凭案悟径”:指导学生先从题目、注释、内容辨别出属于哪类诗词;再根据作者生平知人论世,结合具体词句,剖析作品所包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另外掌握常用的修辞,如比喻、拟人、借代和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借古讽今等,再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解析。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一块硬骨头,失分最多,我们首先要掌握高考对现代文阅读常考的题型,对于每种题型讲清答题技巧,如思路题要学会如何“合并同类项”;对鉴赏题,要掌握六句话“选取什么景物,运用何种修辞手法,从什么角度,通过怎样的表现技巧,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语言具有什么特点有何种表达效果”,这样去答,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对探究题,首先分析是探究作者创作意图还是作品意蕴,如果是探究作品意蕴,要明晰作品主题,根据主题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同时明白一般探究题目与结尾段的内在关联。

四是出乎其外拓视野。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中提出“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达到这些要求靠题海战术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文化底蕴,拓宽学生思维。建议每天坚持让学生读一两篇美文,有时看一段视频,学生兴趣会很高,思维也很活跃。

五是转换思路练作文。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占比最重。但近几年的作文高考均分都在46分左右,平庸之作居多。如果我们能在作文上多做些文章,提升作文内蕴,使作文上一个台阶,那对高考语文成绩的整体提升将会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名句古诗文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邀你来答题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