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

2018-02-10

中学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孔乙己语句背影

张 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两大板块,只有具备扎实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保障。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渗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的方向

1.保持趣味性

不少教育家均认同学生学习动机重要性的观点,因此无论任何的教学,都应从学生的兴趣方面逐渐激发和培养,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渗透的过程中注重趣味性。确保学生趣味性的增强,才能保持写作热情,才能带着这种好奇感阅读更多有助于增加写作素材的文章与文字,并在潜移默化中善于将更多身边的流行事物引入到课堂学习内,不再受到命题作文的限制,充分发挥特长与优势进行阅读与写作。

2.确保延伸性

如果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味进行枯燥无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写作技巧,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后的表达欲望得不到激发,严重缺乏阅读热情与写作热情。那么教师应努力去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并懂得留白,协助学生激发潜能,助其增加表达的欲望,并在自主探索中逐渐掌握表达方法,拓宽思考的路径。

3.保证生活性

由于初中生的人生经历与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很多语文作文的大命题还让其无从下手,这也导致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空洞而无内涵,出现不少无病呻吟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注重将语文的阅读与写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确保语文知识内容的文学化与日常化,在教授学生掌握写作阅读方法后更多地注入生活素材,补充写作源泉,从而在写作中更突出地表达自身观点。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的策略

1.在阅读过程中插入写作小练习

写作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练习,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需要渗透阅读小练习,或是在阅读教学中插入写作小练习。比如在学习朱自清《春》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细细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句,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春的季节里小草蓬勃的生命力,也是对万象更新的春天的赞美。在感受完朱自清的优美语句以后,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根据优美语句的结构或句型进行模拟性造句,要求创造出美的意境,并逐渐进行扩大与延伸,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春天复苏的万物,由所见所闻再次表达自己的情感。

2.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总结写作方法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语文能力与技巧的日益积累,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要求学生每读完一篇课文就要深刻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总结写作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技巧的运用水平。比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完这深情的文章后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对生活中父亲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表达。而在写作以前,教师则可以再次引入《背影》一课的阅读结构,将其分为思念父亲、难忘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告别父亲、难忘背影、再现背影的思路,让学生从总体上看清作者写作的结构与方法,把握重点与细节,进一步明确作者对父亲情感的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写作能力。

3.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细节的描绘处理

初中语文文本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学生在进行阅读中教师就应要求学生必须读透教材,并从中找寻细节描述的范例,从而获取更多的写作经验,于是获取写作与阅读之间的信息输出的迁移。比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由于鲁迅先生对孔乙己两次的出场分别采用了不相同的肖像描写与神态描写,那么学生就要注意不同描写手法的特色与作用。如第一次描述中提到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时常夹些伤痕”等,这些语句在表明了孔乙己穷酸潦倒的同时,也暗含了对其社会地位的一种暗示。而在第二次出场中,相关细节描述的语句包括“脸上黑而且瘦”“满手是泥”等,这就揭示了他遭遇的悲惨。再如动作的细节,在第二次出场中用到了一个“摸”字来接“排出九文大钱”,这就再一次表明孔乙己的悲惨境地。这些细节描写更能深刻地表达鲁迅先生写文的思想,确保了文章更有感染力与感召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中渗透写作,在写作中渗透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创设写作情境,真正学习语文技巧,提高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语句背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两个背影
重点:语句衔接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我喜欢
山里的背影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