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废为肥的法宝
——有机碳肥技术

2018-02-10李瑞波

中国农资 2018年4期
关键词:沼液废弃物液体

以追求和保留小分子水溶有机碳为目标的造肥技术简称“有机碳肥技术”。有机碳肥技术是一项利用各类有机废弃物回收加工成富含有机碳养分的肥料的技术。

有机碳肥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下面主要按固液分成两类介绍。

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办法。用物料量的0.5%的富含有机碳养分和复合菌群的生物腐植酸(BFA)或用有机碳菌剂做发酵剂,菌群中有好氧菌,也有兼氧菌,加上有机碳养分的快速补给,微生物生命力更强,能在富氧和贫氧的环境中生存繁殖,在7-8天时间内免翻堆(不充氧)就能使有机物料充分无害化。由于有机碳养分损失少,物料中的氨氮、硫化氢等臭气被碳框架以多种形式吸收,不但使物料不臭,而且转化出更多碳氮、碳硫等有机化合物,进一步提高了肥效。出于保存有机碳养分和微生物的目的,本工艺采用“高堆焖干”法,即把发酵7-8天后的物料移开,建2.5米-3米的高堆,到期的发酵料一天挨一天堆着,让其在“发低烧”的状态下把水分蒸发掉。一般25-30天就能使水分降到30%左右,可以开堆散热过筛装袋了。

液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办法。对于高浓度有机液体一般采用化学加工的办法转化为高效商品液体有机肥,具体过程这里不披露。对于低浓度有机液体则可采用有机碳菌液进行生物分解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碳营养液,可用于灌溉、滴灌、喷施、水培、肥水。以沼液为例,沼液经水稀释后浇灌农作物,刚浇灌时表现出不错的肥效,但多灌几次后农作物开始黄叶、烂根,连疏导沼液水的水沟边的野草都烂根发黑。于是沼液不敢用,沼气池就逐渐被搁置废弃。

为什么会出现化粪池水沼气液“伤农”现象呢?众所周知,上述两种处理都是在固液混合状态下对有机质进行分解。这种处理使大量有机物由高分子分解成大分子团,进而部分分解为小分子溶化或混悬于液体中,从外观上看做到由固态变液态。在这过程中有机小分子部分被分解为甲烷(CH4)和一氧化碳(CO),这种混合气体就是沼气。但液体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液体高度缺氧;二是一系列不能被厌氧菌分解的有机物(如醌类)都留在液中。这些液体排到土壤,就会导致土壤含氧量逐渐下降,加上土壤微生物对残余有机质大分子的分解又耗氧,于是土壤就严重缺氧,导致农作物根系坏死。

针对这些原理,我们开发了把沼液化粪池液进行二次分解,使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水溶有机碳的“水肥”。这种“水肥”就可以连续地浇灌农田和鱼塘了。经多次试验,转化后的有机碳营养液无害不伤苗,肥效显著,促根效果较明显。

(李瑞波)

猜你喜欢

沼液废弃物液体
微藻处理后的沼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层层叠叠的液体
沼液喂猪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