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要点

2018-02-09田彦晓吕凤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

田彦晓+吕凤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路桥施工项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加筋土处理过渡段施工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加筋土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建设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桥工程作为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作为刚性桥台和柔性路堤结合位置,路桥过渡段在结构上属于塑性变形与刚度的突变体。加筋土法作为路桥过渡段施工处理的重要方式,为提升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 加筋土加固原理

加筋土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在过渡段铺设加筋带或者土木格栅的方式,来对过渡段原有的结构进行有效加固。其中加筋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土料与筋体,通过这种材料的铺设的来使过渡段土体的抗拉強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一般情况下路桥工程在运营的过程中受到的是竖向的压力,这种压力的作用于竖向的膨胀力呈正比例关系,随着过渡段所承担的压力不断增大导致竖向的膨胀力随之增加,若膨胀力超过了过渡段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而加筋处理方式是通过铺设筋材在过渡段的土体结构中形成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能够使过渡段的受力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大幅降低侧向变形情况的出现。

2 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准备

某路桥工程其过渡段总长度为23m,6.13m为填土高度,边坡坡度比例为1:1.5,具体施工准备如下:

1、技术准备

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全面了解,对设计意图深入领会,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同时严格遵循质量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计划要求的提出,且详细划分各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分项工程施工工序流程的确定,并加以严格管控,通过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提高施工整体质量。

2、现场准备

准备好挡土墙施工相关文件,校核好工程量、几何尺寸。按照工程施工要点、施工进度需求及施工条件等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保证其数量满足施工规定。合理安排各项施工。确保施工便道不堵塞,做好场地整平工作,人员与机械提前就位,如施工路段土质因地表积水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软基问题,应在施工前做好场地排水工作。

3、材料准备

施工前期根据施工规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地确定,对进场石料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细集料进行筛分检测,在保证其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按照设计用量,组织施工材料有序进场。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分析工程所需材料的使用分配情况,进行材料计划编制,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且做好保管工作。

4、主要机械设备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所需主要机械设备可通过表1分析。

3 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

1、地基处理

松软地基为该路桥工程过渡段的主要地质情况,其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可选取高压旋喷桩施工。要求11m为其桩长、80cm为其桩径,布设形式为正三角形。每延米230千克为旋喷桩水泥添加量,1:1为水灰比。可选取SH—30单嘴旋喷机、ACF—200B高压泵进行路桥过渡段地基处理,23Mpa为浆液压力,每分钟旋喷机提升速度需控制在20到25cm范围内。完成桩体施工后,需检测其完整性与承载力,该复合地基桩体基本完整,复合地基承载力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2、过渡段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为过渡段底部材料,其厚度为50cm,其他为B组粗粒土。碎石垫层填筑分2层进行,粗粒土填筑分20层,各层需分别进行土工格栅铺设。

根据设计规定,桩顶以上地面需进行碎石垫层(50cm)填筑。碎石层填筑分为2层,30cm为其第一层厚度,摊铺碾压施工密实度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并将土工格栅铺设到碎石层上方。土工格栅长孔方向应与线路横断面方向相同,15到25cm为相邻两幅搭接长度,相隔1米固定,可选取U型钉。线路横断面方向2边预留长度必须超过2.5m。完成土工格栅铺筑工作后,可进行第二层20cm碎石填筑,填筑第二层50%后,应向内回折线路2边预留土工格栅,随后再次填筑碎石。完成填筑施工后,应进行碾压摊平施工,应在碎石层内进行土工格栅埋设。

3、过渡段主体施工

加筋粗粒土填筑为过渡段主体。施工过程中,需将一层土工格栅铺设到碾压完成的碎石垫层上方,随后进行B组粗粒土填筑,可进行20层填筑,各层又可进行2次填筑,0.2m为第一次填土厚度,随后将一层土工格栅铺设到摊平路段,并进行0.1m土体填筑,施工流程与第一层相同。

(1)土工格栅施工

铺设:沿线路纵向铺设土工格栅,格栅长孔方向等同于线路纵向。将成捆格栅自桥台背后沿纵向展开,设计铺设位置端部截断格栅。在铺设土工格栅时,应确保其平整性,不能有褶皱情况出现。

搭接与固定:铺平、拉直各幅格栅,15到25cm为相邻两幅搭接长度,相隔1m通过U型钉在搭接位置和下层土位置将相邻2幅格栅同时固定,固定过程中必须紧密连接土工格栅和填土。在已铺、固定土工格栅上不允许运输车辆碾压通行,避免推移现象出现在格栅施工中,为防止格栅损坏,应对填料粒径加以控制,不能有大块石头存在。

(2)粗粒土施工

上料:粗粒土可选取自卸车辆由取土场向过渡段周围运送,随后通过装载机向铺设完成的格栅上倒卸材料,并确保堆放的均匀性。

摊铺、整平:摊铺施工前,需将钢筋桩打入四周,根据设计虚铺厚度在桩间挂上线。一般可选取平地机结合人工方式进行施工。具体如下:要求各层第一次填筑20cm粗粒土,选取平地机整平+人工修整组合方式。第二次需填筑10cm粗粒土,摊铺可选取人工方式。

4 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

1、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路桥过渡段加筋土处理施工中,原材料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主要用到的原材料是土木格栅以及粗粒土,首先应重视粗粒土的筛选工作,保证其粒径范围与设计方案要求的保持一致,有效的增强加筋材料与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其次是土木格栅的抗拉强度和规格,在施工前应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性能达不到标准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施工的质量隐患,通过施工前的检测工作有效的保证了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质量。

2、摊铺和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粗粒土的摊铺作业时,摊铺厚度是关键的施工因素,一般采用分层摊铺的方式,第一层摊铺的厚度在20cm左右,摊铺完成之后可先用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平,对于局部的坑洼地带采取人工修整的方式。第二次摊铺的厚度可有所下降,与施工桩上的标线保持一致即可。压实程度是影响路桥过渡段加筋土处理施工的关键因素,必须对此加以控制。根据碾压施工的具体情况,合理的确定碾压的速度和碾压次数,保持压路机处于匀速行驶的状态,采取静压和振动碾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相邻两幅施工段之间应有一定的重合部位,防止出现漏压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重叠面积为轮宽的30%。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因交通量的急剧上涨,将导致路基边坡失稳、桥台跳车现象的大量出现。作为路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段施工质量对工程使用寿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路桥过渡段施工方式的合理选择已经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研究课题。为降低病害大量产生,根据工程案例实际要求,可选取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并在充分掌握加筋土加固原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施工材料,规范施工工艺,提升技术水平,才能优化路网结构,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涛.基于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年17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论述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路桥过渡段容许台阶高度的确定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