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马店地区保育猪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2018-02-09

兽医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驻马店周龄发病率

保育猪指仔猪断奶后独立生活到育肥这一过渡阶段的仔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猪场保育阶段不完全一致,一般指断奶后至8周龄。保育猪由于身体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免疫系统),抗病力比较差,而母源抗体和主动免疫抗体间形成的时间差,使得抗体直接近临界限或更低;再加上保育猪脱离了母体环境,导致饲养环境的改变和饲料及饲喂方式的改变,加之应激因素增多,如疫苗接种、猪只搬迁移动、饲养密度高等,使得保育猪极易发病,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其他阶段的猪。近年驻马店地区保育猪发病呈明显增多趋势,为了解驻马店地区保育猪发病情况,笔者对保育猪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汇总,具体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15~2017年笔者共调查31个发病的保育猪场,其中发病日龄集中于5周龄~7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47%和4%~23%;各个季节均有发病,但有差异。其中春季8例、夏季4例、秋季6例、冬季13例,可见冬季发病情况高于其它季节;发病速度快,具有群发性特点;饲养管理粗放、温度控制不严、防疫不到位及不重视生物安全的猪场发病率较高。

二、症状

由于调查的31个猪场感染的病原不同,所以症状多样,但主要表现为体温身高、渐进性消瘦、毛炸、咳、喘等呼吸道症状;其次表现拉稀腹泻症状;个别猪出现关节肿大、神经症状、皮肤苍白或出血点、出血斑等症状。详见表1。

表1 发病的31个场保育猪临床主要症状

三、诊断

通过对驻马店地区31个发病的保育猪场临床检查,结合细菌学、血清学和病毒学的实验室检测发现,31个猪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毒与病毒、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检测到的病毒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Ⅱ型(PCV-2)、伪狂犬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检测到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见表2。

表2 发病的31个场保育猪病源检测情况

四、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咳、喘呼吸道症状及拉稀腹泻症状是保育猪的主要症状,因此这个阶段要注意保育猪舍的保暖控温工作,做好猪舍的湿度调控,同时为避免发生细菌性疾病,减少呼吸道、消化道病的发生,饲料中可添加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预防。

从表2及调查情况来看发病的保育猪场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或协同或继发混合感染,但病毒病是引起保育猪发病的主要原因。规模化猪场保育猪传染病是许多病原体混合或协同感染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PCV-2和PRRSV的共同感染是引发因素。在驻马店地区PRRS、PCV-2也是引起保育阶段仔猪发病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而伪狂犬病毒常起协同作用,流行性腹泻、大肠杆菌是引起保育猪腹泻的主要因素,传染性胃肠炎偶有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常为继发病。

保育猪自身的免疫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母猪奶水由母体传递;二是通过疫苗注射产生免疫力;三是通过疾病感染产生免疫力。因此,为了减少驻马店地区保育猪的发病,一定要做好种母猪的PCV-2、PR的防疫,使仔猪可以得到较高的母源抗体,同时做好乳猪PCV-2、PR疫苗免疫,对减少保育阶段发病有积极作用;基于冬季保育猪发病几率和发病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保育阶段再强化一次圆环病毒疫苗,对临床减少保育猪发病有实际意义;对于PRRS是否需要疫苗防疫需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正确、合理的使用PRRS活疫苗,能有效降低PRRS发病率,但需要注意PRRSV毒株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一个猪场不要使用多种PRRS活疫苗。对于保育猪腹泻的发生主要是通过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来控制;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等细菌病主要是通过制定科学用药方案,使用药物来控制净化。如果使用疫苗控制细菌病,要注意疫苗的血清型与本场该病血清型的一致性。

(略)

猜你喜欢

驻马店周龄发病率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驻马店的启示
驻马店的呼唤
浅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如何出彩——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
褐壳蛋鸡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