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

2018-02-09◆路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书籍习惯核心

◆路 静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实验小学)

一、教师素养方面

我国语文教育事业随着社会和时代发展而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增强自身的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跟上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从而全面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掌握的知识范围和程度,丰富自己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应该十分喜爱尊重自身的工作,对学生给予高度的关爱。老师需要改进自己原本严格的态度和面貌,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可以真实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老师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之一,就是提高教师教学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可以观察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情绪、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习成绩等,当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或者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时,语文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这些学生心理的疏导,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为什么出现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从而了解分析事件前后,指导学生相互包容、理解,最终化解矛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核心素养,促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影响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二、学生习惯方面

小学高年级学生如果想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最关键的就在于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教育学生语文的知识,还需要教育学生怎样更好的进行学习,如何有效掌握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过程为:第一,在语文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第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培养整理知识和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当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陌生词语和词组,这时教师不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也不可以直接帮学生进行查阅,而是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自己动手寻找问题和困难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探索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从而促使学生准确、巩固掌握这些语文知识和相关内容。同时,教师在每节课程教学完成以及学生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该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进行整理,将有价值的知识点和内容记下来,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从而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向老师进行提问,然后反复学习巩固,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查漏补缺,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学生阅读能力方面

我国经典书籍和文献资料是我国十分珍贵的文化财富,其内容较为广泛和丰富,语言文字运用恰到好处和精准,而阅读经典书籍和文献对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较好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适当的阅读我国经典书籍、文学以及课程素材,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仔细严格的筛选,让学生可以从阅读的书籍中寻找到语文知识的趣味,让学生能够容易读懂书籍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库,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感受我国经典文学的内涵。通过合理适当阅读经典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保证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本以外的古诗词,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自由对话,让学生体会出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隐藏的含义,从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多阅读经典的文学书籍,如《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让学生学习这些经典文学书籍的各方面内容,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论语》等我国经典文学,在每节语文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要求一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朗读论语、古诗词以及课文,长期以往,学生会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以及各种形式的古文,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和文学知识的积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语言表达方面

小学语文知识对高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各方面知识进行仔细的讲解,学生才可以更多的掌握语文知识。事实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赶上语文教学的进度,通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经常讲语文知识和相关内容或答案直接传达给学生,教育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以及各方面都会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也很容易导致学生表达能力出现问题,或者对语文知识掌握不透彻,理解不深入等问题。如果想要培养小学高年级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理预习,在语文课程开始之前,指导学生预习和阅读即将讲解的文章和课本内容,同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也能够给学生设置一些相关知识的预习题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之前,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对课文进行朗读和赏析,从而分析了解该课文主要说明了什么,抒发了哪些情感等。通过这样的预习方式可以帮助高年级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高自身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大胆探究和分析的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重点在于促进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采用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方式,改善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猜你喜欢

书籍习惯核心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上课好习惯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