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措施

2018-02-09◆史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内容

◆史 丹

(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中心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内容陈旧

阅读内容的陈旧,这是十分突出的一项不足。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学生的阅读主要来源于课本,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往往因循守旧,教材范围、视野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跟国家倡导的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思路不符,其次,小学生阅读主要来自课本,教师仅仅依赖课本,没有对书本以外的知识进行补充,这使学生接受到知识全是死板的。这些阅读内容的陈旧与老套,会阻碍学生的阅读。

(二)阅读方式单一

目前,国内多数学校及教师仍然遵循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课堂气氛较为呆板。小学生的年龄基本在6~12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另外这种阅读方式还存在其他弊端,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开始之期,他们的生理或是心理无法长时间的进行精力集中,所以,这种方式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缺乏阅读兴趣

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学生缺乏语文阅读兴趣,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像在上面已经讨论的问题中,阅读内容的陈旧和阅读方式的单一,这对阅读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小学生他们对于一些新颖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遇到他们不懂的,他们总是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那些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学习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有语文阅读任课老师的个人魅力以及他的教学习惯,都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探究

(一)构造阅读氛围

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构造一个有助于阅读的氛围,这是极其重要的。小学生他们容易受到周围的朋友或者是同学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常常带有一定的模仿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构造一个有助于阅读的氛围。首先,教师应该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教师独尊,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有一颗包容和爱护学生的心,对学生宽容些,而不是过于严厉,师生之间要突破传统的关系,建构一种和谐民主的关系,这有助于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以及阅读氛围的构造。其次,教师在班级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对于一些喜欢阅读或者是经常阅读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样有助于班级里形成一种喜爱阅读的风尚。

(二)创设阅读情境

在阅读方式上,我们应该有所更新。在阅读时,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阅读的情境。传统的阅读方式,常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学生只顾埋头做笔记,这样不仅仅会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还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信心。因此,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方式,这是时代的要求。尽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方法,将老师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去,根据剧情进行互动教学,学生之间能够较多的沟通,老师也扮演引导及裁判的角色,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予以指导。

(三)培养阅读兴趣

抓住培养学生兴趣这个教学关键点不放松,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教案入手,这样一来,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内容能够逐渐产生兴趣。同时,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现实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阅读的良好习惯。具体如何进行改进呢?应从以下两点入手:其一,博采众长,丰富教学内容。其二,多引入一些新颖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是学生在课本上接受不到的,那么他们会对这些新颖的内容感兴趣。

(四)传授阅读策略

针对小学生年龄结构的特点及知识点进度安排,合理提出阅读策略,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效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开展互动性较强的方式予以加强训练,对于学生阅读速度及质量的提高乃至对于学生养成主动高效阅读的习惯,都有深远意义。但是,在一些小学的阅读课堂上,有些教师因为学生年纪比较少,而忽视了对阅读策略的传授,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正因为学生的年纪小,更应该从小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对于重要信息如何整理,以及如何筛选出一些无用信息。例如,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先在全文中找出为什么阳光会在棉鞋里这个中心问题,然后提一些其他问题进行补充。在阅读中老师要让学生分清主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结论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阅读教育中需要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只有培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了高效的阅读能力,小学生才能进一步地学习好更加复杂的知识内容。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