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巾帼英雄
——《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分析课堂实录

2018-02-09执教点评

中学语文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木兰诗女郎木兰

执教/姜 蕊 点评/贾 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播放的视频,大家能猜到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吗?

生:(异口同声)《木兰诗》。

师:大家真聪明。《木兰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木兰出征》中的四副图片,师生共同梳理情节,为下文分析木兰形象作铺垫。)

师、生:木兰纺织却停机叹息,因为国家有难,阿爷应出征。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于是,她提枪跃马,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师: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我们不禁要问,木兰何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她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木兰形象)

二、品词析句,分析人物

师:品词析句是学习语文常用的方法,但是,品哪些词,析哪些句呢?老师今天想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文中的一个关键视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篇课文,老师给大家的温馨提示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屏显)我们看一下,课文明确指出:木兰是女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木兰是女郎呢?战友们和木兰同行了十二年,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见,木兰还有隐藏的一面,这一面是什么呢?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呢?

生:我从课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看出来。这里的“开、坐、脱、著、理、贴”几个动词,一气呵成,充满了青春的动感和活力,说明木兰是女郎,她很喜欢打扮。

师:经过这位同学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木兰在干什么呢?她当窗、对镜,描眉、贴花黄。鬓发盛,美如云。多么俏丽的女子形象啊!

生: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古代男耕女织,从纺织可以看出来。

师追问:这几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木兰是女性的特点。

生:叹息。

师:思考一下,木兰为何叹息?

生:让父亲去出征,木兰于心不忍;举家外逃,国法不容。木兰因此叹息。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读出木兰的叹息。

生: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师:课文还有哪些句子,体现木兰不是女郎的一面呢?同学们,谁能找出来。

生:第二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家中父老弟幼,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生:第四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写出了木兰征战沙场的英姿。

生:第五段“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写天子赏赐很多,可见木兰立下赫赫战功。

师:这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木兰英勇善战。课文中还有侧面描写的句子吗?

生:第四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很多将军和壮士都在战中死去了,木兰非常英勇,能够凯旋而归。

生:第三段“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有为国效劳的心,现在既然要出去打仗,对家人无牵无挂了。

师:木兰对家人无牵无挂吗?

生:不是的,木兰行军很长时间了,还是思念父母。

师:这一句,既有木兰奔赴战场,为国效力的一面,又有思念家人的一面。我们看课文第五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当木兰取得战功,天子赏赐时候,木兰选择了什么?

生:回归家乡。回归她的女儿身份。

师:这就是木兰,既是女子,又是英雄。我们称她为巾帼英雄。(板书:巾帼英雄)

师:说说你从木兰身上学到了什么?

生:我从木兰身上学到一种负责的精神,文章写到她不忍心让父亲出征,是对家庭负责;她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是对国家负责;最后,她回归女儿身份,是对她自己负责。

师:说得真好!(板书:负责)

生:木兰与寻常女子不同,她不走寻常路。当国家畏难的时候,木兰虽是女儿身,但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当可汗许她高官的时候,木兰选择回到家乡。

师:老师觉得你很有创新精神,体现了思考力。老师相信,你以后的人生一定不会被困难吓倒,因为你善思考,勤动脑。

三、归纳总结,领悟内涵

师: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分析总结一下。木兰为家庭负责——至孝;木兰为国家负责——至忠;木兰为自己负责——至纯;木兰就是这样一个大美的女性形象。木兰的形象出现以后,文学史上的女英雄形象都有木兰的影子。比如说,杨家将里面的佘太君、穆桂英。

生:樊梨花。

师边讲边出示图片。

师:这是课文中木兰的图像。这是刘亦菲,将要扮演迪士尼动画片真人版的花木兰。这是赵薇扮演的电影中的花木兰。这是迪士尼动画片中的木兰。这些木兰形象,头饰不同,外形不同,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木兰。出示宋玺图片,5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北大考察,在与总书记的座谈会上,宋玺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网友们亲切的称她为“现代花木兰”。可见,木兰的形象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一个文化符合。

四、实践拓展,能力提升

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如果让你设计木兰形象,你会怎么设计呢?你会用那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呢?请把你的想法通过QQ告诉老师。

【点 评】

巧妙选点,突破提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呢?入选教材的课文,具有典范性,且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可供挖掘的点确实很多。要实实在在地教好这个例子,教材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姜蕊老师执教微课《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分析时,抓住“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个突破口,提纲挈领地对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了全面剖析,把木兰形象分析透彻,学生水到渠成地总结出其“巾帼英雄”的形象,非常贴切。《木兰诗》这首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姜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起到了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她还能结合文学史上的诸多女英雄形象,如佘太君、穆桂英等,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这其中都有木兰的影子,最终木兰成为女英雄的代名词。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姜蕊老师选取了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是小香玉艺术学校的孩子们精彩演出的视频片段,亮丽别致、精彩动人、贴合教学内容,一下拉近了学生和课堂的距离,也体现了资源应用上教师的用心,也使教学很快进入最佳境界。

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不同艺术形式如话剧、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也不断丰富,使之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最终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及传统文化的精华。这节课姜老师巧妙选点,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木兰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让学生获得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同时,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木兰形象,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要求。课堂最后环节实践拓展,让学生设计木兰形象,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有创意。

总之,姜老师这节课,聚焦一个主题,一种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微课“具体而微”的特点。

猜你喜欢

木兰诗女郎木兰
木兰剧片段展示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涩女郎
涩女郎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沙滩女郎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谁还能成为封面“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