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急性肺栓塞高危组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8-02-09曾红美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溶栓

曾红美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RICU,安徽 芜湖 24100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6岁,因胸闷三天,加重三小时,急诊入院。患者胸闷为间断性,无明显规律,未引起患者重视,今日夜间,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严重的呼吸困难,不伴胸痛咳嗽咯血等不适,胸闷严重时伴“晕厥”,急诊入住我科RICU。诊断:两下肢深静脉栓塞、肺动脉栓塞(高危组)、I型呼吸衰竭、右心功能不全。查体:T:36.8℃,心率:110次/分,呼吸:30次/分,BP:86/49 mmHg, SPO2:62%。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急性病容,发育正常,自主体位。急诊超声提示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心扩大伴肺动脉中度高压。急诊超声提示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心扩大伴肺动脉中度高压。入院后急查动脉血气分析(吸氧10 L/min):PH7.47,PCO2:29.9 mmHg,PO2:32 mmHg,BE:-1.6 mmol/L,Lac:2.0 mmol/L。根据患者检查结果,监测患者血压维持在<90/60 mmHg,患者存在低血压表现;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扩大伴肺动脉中度高压,故存在右肺功能不全;相关血液监测明显升高如B型钠尿肽,413.73 pg/mL;心肌酶谱示:谷草转氨酶,196 U/L,乳酸脱氢酶,340 U/L,α-羟丁酸脱氢酶,334 U/L;故根据APTE危险度分层,该患者属于高危组。入院后给予呼吸支持、床边心电监护、补液、溶栓抗凝、应用抗生素控制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治疗PTE并发感染、双下肢制动等对症处理后病情逐步好转,患者肺栓塞急性期已经度过,我科无特殊处理,患者需要继续抗凝6-9个月,按照我科诊疗标准可以予以患者出院。但是血管外科意见为需要滤网植入。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决定出院后从血管外科入院继续治疗。

2 护理方法

2.1 抢救配合

立即协助医生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给予呼吸支持;链接好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用抗凝、溶栓药;同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2.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采取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展开持续监护,在此期间对其心率、呼吸、血压、意识以及瞳孔变化、血氧饱和度等基本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同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常,及时做好排痰处理,并详细记录患者24h的出入量。此外,护士还需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比如用药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出血情况、低血压情况等,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并遵医嘱对症处理。

2.3 抗凝护理

护士对患者开展肝素治疗期间,需要对其反应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服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①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监测,比如消化道出血、颅脑出血等;②观察十分再次发生栓塞,肺栓塞患者度过急性期的三个月内,依旧伴随再发生栓塞的风险,所以实施抗凝治疗期间,需要特别注重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咳嗽等典型的肺栓塞症状。

2.4 保持足够的休息

肺栓塞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约两至三周,在此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频繁体位变化,因此,护士在此期间不可随机搬动患者[4]。已经确诊后,护士需要协助患者取其健侧位,预防栓子游离与活动。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期间,必要时可以下床排便,但不可开展其他活动,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皮肤水肿情况、皮肤的颜色,禁止摩擦与按压患肢,直至肢体水肿消散与压痛缓解之后,方能下床适量活动。

2.5 心理疏导

肺栓塞患者发病十分突然,病情进展迅猛,同时伴随持续性的胸痛、胸闷、低氧血症等,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使其产生负面情绪,影响预后效果。鉴于此,护士需要以良好得到服务态度以及语言技巧,对患者展开心理疏导,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肺栓塞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同时叮嘱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2.6 溶栓护理

肺栓塞患者往往需要开展溶栓治疗,但需要对以下几点给予重视,即:患者发病时间与治疗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4 d,且年龄不超过75岁,肺栓塞为良性[5]。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躲在发病后的两周内,通过最新的溶栓方案进行治疗,即持续静滴2 h的rt-PA,剂量为100 mg。但是在国内,一般采取2万IU/kg的尿激酶进行2 h静滴;rt-PA剂量多在50-100 mg左右[6]。在治疗之前,护士需为患者创建一条抢救用药通路与一条溶栓专用通路,用过输液泵将溶栓药物泵入后确保患者匀速吸收药物,在此治疗过程尽可能避免测量血压,以免影响溶栓治疗。另外,在治疗期间,护士还需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出血,重点观察皮下与牙龈、大小便的颜色等等,如果存在异常立刻进行处理[7]。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按照少食多餐原则摄入易消化、高蛋白、低盐与低钠的食物,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饮食,促进排便通畅。

2.7 出院指导

①患者出院当天,护士及时为其办理好出院手续,同时指导其正确服用抗凝剂[8];②护士还需嘱咐患者家属给予监督,按时按量用药,每日观察是否发生出血[9];③为了预防患者再次发生肺栓塞,出院后患者应当尽可能减少长时间坐卧的时间,即:坐卧时间尽可能低于4 h,达到这个时间段后需要起身活动一次,卧床休息时也需要主动展开踝泵活动,预防再次发生血栓[10];④如果患者存在静脉曲张或者静脉瓣功能不全,护士需要为其准备好减压弹力袜,并教会患者如何穿戴,以免再次发生血栓[11];⑤最后,护士需要嘱咐患者定期返院复查,并将复查的时间告诉患者,在此期间,护士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随访调查,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同时在返院复查前一天及时通过患者。

3 护理体会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例肺栓塞患者实施抢救和一系列护理后,发现该病会引起患者的肺动脉呈现高压状态,尤其是表现出心力衰竭时,意味着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因此,迅速开展急救和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溶栓、抗凝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重视其心理动态变化,必要时通过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预防栓子脱落[11]。另外,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还能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息,减少负面情绪,使其乐观积极地与医务人员配合,提高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还需进一步做好出院指导,嘱咐患者每天观察自己的康复情况,同时定期返院复查,并保持科学的休息与活动,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促进机体尽快康复。

[1] 张秀梅,徐淑杰.肺栓塞病人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2008,21(2):6.

[2] 王士雯,钱方毅.老年心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84.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76.

[4] 田丽.急性肺栓塞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99.

[5] 田胜男,耿连霞.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93-1294.

[6] 李景姝.无创机械通气在肺栓塞低氧血症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8):1080-1081.

[7] 李新梅.肺栓塞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769.

[8] 王辰,童朝晖.肺栓塞的病因及病理生理[J].医师进修杂志,1998,21(1):4-5.

[9] 程显声.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减少误诊、漏诊[J].医师进修杂志,1998,21(1):2-3.

[10] 孙铁英,缪竞智,张子诚.23例肺栓塞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3):152-154.

[11] 何茉莉.肺栓塞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967.

猜你喜欢

肺栓塞抗凝溶栓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