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解剖技能考核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感受

2018-02-09刘志成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监考考题人体

刘志成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0 引言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科学范畴,解剖名词众多,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相互之间联系不强,内容相对枯燥,在教学中图片使用量大,对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实践教学要求有充足的尸体、标本、模型等教具[1]。解剖学重点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能够阐明人体器官与组织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关系和基本功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除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和教学水平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必须不断创新[2]。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通过理论考试的方式以外,还需要对技能进行考核。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3],我校在2016年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解剖技能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再通过与传统考核的方法进行对比,有如下的问题和体会。

1 我校传统的解剖技能考核方式

我校每年新招各专业班级约30个,且近年呈现逐步扩招的形势,各班级的学生人数大多在50-60人之间,每间技能考核的教室大小约60 m2左右,按照我校集中考试的标准,每次考试能容纳20-25人,所以每个班级会被分为2到3个小组分别进行考核,考场内安排主考和监考教师各1名,分别完成考试结构的指认,标准答案的填写以及考场纪律巡视的工作。在考试前,教师首先需要对考场内的桌椅板凳进行严格规范的摆设,然后将考试中需要用到的人体结构标本进行整理、分类,学生进入考场后向学生宣读考场纪律;考试过程中,由主考教师在标本上指出相应的人体结构,学生有30 s左右的时间将结构名称填写在对应的答卷上,一共考核20个人体结构;考试结束后统一将答卷交给监考教师。经过长时间传统考核的方式,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导致学生在观察主考教师指认人体结构时,出现距离较远的同学看不清楚结构的情况,这时需要主考教师拿着标本在考场内进行逐一展示,不仅延长了考试的时间,还增加了学生作弊的隐患;

②由于整个考试过程中,不会提前安排考题,而是由主考教师实时、随机抽取人体结构作为考题,所以监考教师除了需要对考试纪律进行严格监督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标准答案纸上写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式方法有利有弊,利主要表现在不会出现泄题的事故,而弊主要体现在监考教师需要在监考过程中进行作答,很容易造成注意力的分散,同样会增加学生作弊的隐患;

③由于考场和监考教师的限制,使得每次考试只允许1个小组参加,在每组的考试中,还会出现因学生看不清楚结构而使主考教师在考场内展示的情况等,都会增加考试的时间。经不完全统计,每组考试所用的时间一般在20-30 min,每个班级又被分为2到3个小组,这样不仅会增加考试中学生的作弊隐患,也使候考的学生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增加其考前的心理焦虑症状。

综上所述,传统的考核模式优点是比较直观,应用比较广泛[4]。但随着学院招生人数激增,导致教学班级增多,组数多,传统解剖标本考核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5]。于是我校在2016年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能够有效地改善目前传统考核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 我校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解剖技能考核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考核,在考试过程中就不必使用到人体标本,只需在考试前,对学生在实践课中观察的人体标本进行拍照,然后将照片根据教材的要求,按照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9个系统进行分类编排,从这些图片中选出20张,按照1-20的顺序编写图片的序号,每张图片用箭头的形式指出1个所要考核的人体结构,每张图片之间的播放时间间隔设置为30 s,制作成PPT文件并保存在电脑中作为备选考题(总共制作20套备选考题)。每个小组考试前随机抽取其中1套作为考题,类似传统考核的方式,每个班级的学生同样被分为2到3个小组,因为不需要主考教师在标本上完成指认的工作,所以每个考场只需要1名监考教师,而另外1名主考教师则可以对下一个小组进行同样的监考,这样可以同时进行2个小组的考核;考试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组抽取的考题,学生通过观察屏幕上图片所标注的人体结构进行作答;所有图片播放结束后,统一将答卷交给监考教师。经统计,每个小组的考核时间一般在12-15 min。

我校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解剖技能考核的方式,确实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一是在时间成本上,由传统的每个小组20-30 min的考核时间缩短到12-15 min,且同时可以进行2个小组的考核,极大地节省了时间;二是在监考工作安排方面,由传统的2人分工进行指认、作答并监考转变为只需1人进行监考,而提前制作的20套备选考题只需每年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即可用于当学期的技能考核,这样不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还有效地降低了考试中学生作弊的隐患。但是在实行新的考核方式中,同样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学生反映图片的真实程度和标本有所差异,图片中箭头所指的人体结构会出现误解等情况,这些都可以通过拍照设备的硬件改善和后期的修补调整来不断完善,但其中还一直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制作了20套考题为备选,但每套考题中的图片顺序是固定的,这样就导致了先参加考试班级或小组的学生会将考题泄露的风险。针对这个棘手的紧急问题,我校在迅速开展讨论,并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法:取消利用PPT播放图片的考核模式,保留原有的考试图片,同样按照文件夹的方式进行人体9个系统的分类,使用ACDSee软件来完成考核,此软件具备一项优势:选择所有9个系统分类的文件夹,它可以在选择的文件夹中随机抽取图片进行播放,并可以设置每张图片之间的播放时间间隔,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PPT存在的泄题隐患。

3 小结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医学高职教育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同样,在实践课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目标也不能被忽视,教与学的欲望相辅相成,才能教学相长[7]。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8],通过对实践技能进行考核的教学方式,是目前检测技能掌握程度最有效的方法。我校结合多媒体进行改革的方式,不仅完善了传统方式中的不足,同时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和对应用性的熟悉[9],也对未来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校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但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如ACDSee软件不能进行图片序号的编写,不能设置某些图片的播放率而导致无法对重点知识进行反复考核等,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答题顺序的混淆以及对重点知识的考核力度不够。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传统方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10],这还需要我们进行多方位全面的探究,以找到更好的方法。

[1] 陈学洪,黄争春,李剑,等.微信公众号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7,40(6):758-759.

[2] 杨登化,陈丽艳,金声扬.关于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科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医刊,2018,53(1):114-116.

[3] 李嘉,袁娜.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4):392-395.

[4] 张晓东.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考核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4):179-180.

[5] 姜云传.解剖标本考核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4):124.

[6] 彭俊.浅谈解剖实验考核改革[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1):60.

[7] 钟鹏跃,程何祥,陶凌,等.心内科医师对心脏电生理内容的教学实践探讨[J].临床教学,2017,16(12):1263-1266.

[8] 王芳.基于护士资格证考试重新构建生理学课程[J].职业,2017,(25):79-80.

[9] 方伟,姜哲,赵晶,等.多媒体技术在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7,41(8):359.

[10] 邢惠海,白雪,荆娇. 如何在解剖教学中应用多媒体[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0):180.

猜你喜欢

监考考题人体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监考时……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人体可笑堂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