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情绿意香蕉海

2018-02-08江惠春

闽南风 2018年1期
关键词:天宝栈道林语堂

江惠春

你是否曾想过,有这样的一个“诗情花色”和“浓情绿意”的环境,可以让你坐拥自然,看湖水与秋月交相融和,四海皆草木葱茏芬芳,自然风貌、人水相依的文化生活图景处处可见。当一个地方成为人们为之向往的游览观光区,是不是就足以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优美,有着与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漳州就是这么一座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田园都市、生態之城”。“五湖”以水为脉,挖掘“绿城、水城”的历史内涵和生态活力;“四海”以“花”为媒,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和城市品位,更是弥足珍贵的境地。

在芗城,有一座红瓦白墙的中欧式建筑在盎然的蕉海中拔地而起。漳州的香蕉海,我们与“台北阳明山”故居不期而遇。这是一座集东方情调与西方韵味的居所,是天宝林语堂台北故居的仿建庭院。林语堂是世界文化大师,翻译家、语言学家,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是林语堂的祖居地,其父林至诚出生及长眠于此。从天宝阁俯瞰山脚下,栈道桥宛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展入青翠欲滴的万亩蕉园中,将周边的林语堂纪念馆和天宝玉尊宫庙串联起来。在高档防腐木条铺就的栈道上,心目所及,是层层叠叠的蕉林和清幽宜人的环境和大师朴质的山地人生观。

林语堂童年时代的家庭生活,家里宗教气氛非常浓厚,充满着基督教的纯洁和爱。林语堂是一位从闽南走向世界,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这句话是林语堂先生对自己在台北阳明山居所的描述。这座仿建故居位于天宝镇林语堂纪念馆东北侧,背靠“天宝阁”面朝“心月湖”,是香蕉海项目“一带六区”中“语堂纪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语堂生前喜欢在黄昏时分,口衔烟斗,独坐于阳台。他曾写道:“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林语堂书中所倡导的许多有关生活的艺术都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在阳台上举目四望,香蕉、芒果、芭乐、松柏,一片苍翠,这是林语堂台北的故居景致,与漳州市芗城区的林语堂故居的田园风光颇为相似。先生喜欢这种庭院的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和故乡相似。文学巨匠一生都把故国、家乡揣在心底里,从鼓浪屿到北京清华,从莱比锡到旧金山……记忆中,亲情、闲情、友情无所不在,闽南山水,不仅孕育了林语堂的生命,而且构筑了他的“山地人生观”,这样的情怀贯穿着林语堂的一生。他觉得没有哪一条柏油路比家乡的崎岖山路过瘾,没有哪一座高楼比故乡的高山巍峨。他把自己一切的文学成就都归功于养育他的秀美山川。在他心灵留下永恒的印迹,成为抹不去的记忆。

故居外面的栈道两旁,是一大片绿意葱茏的香蕉园。被绿意环绕的木栈道,另有一番清新之韵。长长的蕉园栈道就像一匹秀丽的锦缎,将纪念馆、故居与香蕉海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卷。天宝香蕉的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最初是由本地品种粉香蕉和甘蕉经改良而成,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进村的村道旁,有时还可遇见村民搭起的摊子,摆放着天宝高蕉、天宝矮蕉、粉蕉、美蕉、红皮香蕉等,看了让人垂涎三尺,原生态的“农家货”备受青睐。木制的栈道,望不到尽头。整条栈道将园内的语堂纪念区、文化享受区、生命享受区、生活享受区及故里游览区这五个区连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当你走在木栈道上,你会发现,一路陪伴你的是温润清雅的蕉香味,蕉树间随风摇曳的花朵躲在一片片细长的柔美蕉叶间,微笑着引你一路前行,构成一幅幅绝美的生态美景。有前来健身的人们在木栈道上快步如飞,尽享汗水带来的酣畅淋漓;有相携的情侣在此呢喃细语,或倚靠在木栏边上,吹吹风、赏赏景,鼻前萦绕着一股股蕉叶的淡淡清香。抑或还有小朋友们奔跑在木栈道上,这种状态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木栈道将香蕉海围绕成长长的一道长廊,行走在蕉海栈道上,可以阅尽香蕉海最美的风光景色。栈道中间穿插多个木凉亭或廊桥,古香古色,人们可以在亭子里休息,或欣赏蕉园风光,或拍照留念。沿途总有让你感动的风景和迎面而来的热切笑容。既与周边景致和谐,自身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眷恋蕉海的人们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蕉园栈道的另一端,是林语堂纪念馆。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纪念馆前可远眺林语堂故居,背后蕉林环抱,清静幽雅。纪念馆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体现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大字金光闪闪。广场中央的林语堂塑像可见林语堂先生的生活姿态,带给人们一幅自然而又闲淡的生活画面。林语堂不论在国内或是国外,不论在何种条件下生活,在享受成功的荣耀之后还能寻回心中的那片宁静,字里行间对童年的思念,乡情的依恋,家庭和邻里人物的回忆,自始至终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情味。他的心中一直充溢着对家庭生活的温情和眷恋。他懂得陶冶心情,用一颗诚挚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美好,也让人们领悟到大师那种闲适平和的境界。随着两岸交流的持续热络,林语堂故居也将迎来更多慕名而至的游客,当人们越多地了解林语堂,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坛巨匠,还是一个有趣而亲切的文人。

在天宝,还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玉尊宫,座落于漳州市天宝镇珠里村后坑社莲花宝穴。历史上四易其名,两度迁徙,香火远播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是台湾玉尊宫的祖庙。到玉尊宫朝圣,也是人们来林语堂文化园的原因之一。玉尊宫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屋顶正脊配以陶瓷剪粘,九龙盘蟠殿顶,翻滚梁间。据当地人介绍,在海峡两岸各自建立的天公庙中,命名为“玉尊宫”的,也仅有两座,即漳州天宝玉尊宫和台湾宜兰草湖玉尊宫。每逢朝圣的日子,玉尊宫里更是热闹非凡,信众参香祭拜,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玉尊宫的香火越来越旺,已经成为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纽带。endprint

漳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五湖四海”项目建设作为“生态”的先行示范工程。“梦回五里沙,情系香蕉海”的香蕉海,同时也是“五湖四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漳州加快“五湖四海”建设,充分贯彻了“生态+”的发展新理念。芗城区天宝段滨江生态公园位于九龙江北岸天宝镇迎宾西路南侧,东起金峰水厂,西至天宝派出所。在保护九龙江西溪自然景观资源基础上,延续九龙江郊野大绿野趣的定位,打造原生态竹林公园,共分为竹林文创、竹林养生、竹林民俗、竹林人文四个功能区。该亲水滨江将成为未来漳州中心城区西入口的特色廊道,是集观光、绿化、交通及服务设施为一体的沿江景观工程。人们可以站在滨江上一览芗城锦绣美景,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香蕉海与九龙江西溪北岸、西湖等有机串联起来,带动区域连片发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美丽景观一览无遗。让群众“躲”在香蕉海、游在香蕉海,自由自在畅享生态之旅。

作为大师的祖居地,这里是最具“语堂故里”特色的书香地。林语堂大师以独特的中西文化观而呈现出独特的智慧,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评说和传播两种文化。芗城区秉承语堂先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博大文化情怀,以林语堂文化品牌为引领,举行林语堂作品研讨会、作品朗诵会、各种文学创作活动,相继出版了《行走芗城》等语堂文化读本,摄制首部林语堂微电影《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并获2016第三届厦门国际青年微电影节“微电影单元”铜奖,该片还斩获第八届海峡影视季?两岸青年微电影展“最唯美微电影作品”,也是福建省参赛唯一获奖微电影作品。林语堂文学院还开展“语堂文化进校园”“语堂文学讲座”等活动,组织本土作家到康桥中学、漳州三中、芗城实小开办讲座,进一步扩大林语堂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推动芗城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林语堂,关注林语堂,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创作出更多具有芗城特色、语堂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富有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文艺精品,以此提升林语堂文化影响力,弘扬林语堂先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爱家情怀,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美丽芗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适合抒写生活诗意的蕉海风光无限,绿道步道、语堂故居等与生态香蕉海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是人们尊重自然、“五湖四海”项目的建设,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態环境的期盼与追求。为推进建设工作,芗城区践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紧盯节点的推动工程按质保量进行。香蕉海电瓶车道、绿道、林语堂台北故居仿建工程背后,凝聚着广大建设者齐心协力的汗水主心血。从领导到骨干,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强劲的战斗力,规格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

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蕉一叶,都在把“生态+”具体化、项目化,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上来,人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懈拼搏,不断超越,挑战自我,这就是生命的真谛。这样的美丽和谐的境界,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诗情花色”和“浓情绿意”的画面,将一一绽放在人们面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宝栈道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玻璃栈道
中国玻璃栈道
天宝流浪记
游玻璃栈道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凌晨两点的空瓶子
西班牙开通“世界最危险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