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案例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以《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教学为例

2018-02-08宋孝献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储蓄存款刘丽商业银行

宋孝献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广东 江门 529060)

一、案例教学概念界定

案例教学(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得到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是以特定案例为依托,结合一定理论,通过特定的信息、经验、知识的交流以及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需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以特定的案例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教学中的案例一般是基于特定的事实而编写的,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它与讲授法相对应,强调多元参与,能够促进隐性与显性知识互相转化,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具有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二、目标课题分析

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基础是对课题内容的科学分析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分析,没有对课题与教学目标的分析也就无从谈及科学的案例设计问题,因此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研读与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材内容略)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一框内容,从整体课程安排上,第六课承上启下,是对上一课“企业与劳动者”内容的延伸—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又为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做了铺垫。本课第一框中主要介绍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一些基本知识,本框的重难点是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分类和商业银行的含义及主要业务。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2.情感、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便捷的投资方式——储蓄存款,形成储蓄的良好习惯,深刻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作用,培养学生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积极参与各种投资活动。

三、案例设计

(一)案例选材

感人篇:最美洗脚妹

刘丽,29岁,安徽颍上县的一位农村姑娘,是家中的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因家庭贫穷,她才14岁刚上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出门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辗转去了武汉、北京、江苏,1999年来到厦门。她没钱了,甚至卖掉了从记事起就没有剪过的头发,得到30元钱维持生计,直到一个老乡介绍她进了一家足浴城。自2000年开始,刘丽一直在厦门这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上百个贫困学生,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每天蹒跚走过长长的走廊给客人端水洗脚做按摩的姑娘被人们称作最美洗脚妹。

(二)设置探究

善心篇:刘丽的困惑

探究一、储蓄存款方式

关于工作场所侵犯行为的类型方面得到公认的是Baron、Neuman等(1999)的研究结论[5]。他们通过员工回答问卷方式描述了工作场所内40种侵犯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频率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的33种侵犯行为落在三个区间内,因此形成了工作场所侵犯行为的三个维度:一是敌意表达(Expressions of hostility);二是蓄意阻挠(Obstructionism);三是工作场所暴力行为(Workplace violence)。

最美洗脚妹刘丽的慈善行为感动了社会,有人支持她的义举,向她捐助10万元。她想把这笔钱存入银行,建立“爱心基金”,由于不了解储蓄存款的常识如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方式,陷入困惑。

设问:

1.能否运用储蓄存款的常识为刘丽解释一下?如何把握储蓄存款这一概念?

2.什么叫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能否借助图表表述各自优缺点?

3.你知道利息的公式吗?能否总结影响利息的因素?

孝心篇:刘丽为父建房

探究二、贷款问题

刘丽的父亲已经年迈,为了让父亲能够安度晚年,想给老父亲建一所房子。而刘丽把自己的钱大多数都捐给了那些山区穷困的孩子读书,除了自己的积蓄之外,建房子还需要3万元,刘丽准备贷款。家乡的银行了解到她月收入3千元,评为优秀信用等级,决定向她贷款5年。刘丽的一位朋友闻知此事后,准备从银行拿出已经存了3个月的3万元的5年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借给她。刘丽要考虑自己的还贷能力,又不想让朋友损失自己的利息。

设问:

1.面对此种情况,刘丽该如何抉择?能否拿出你的方案,给出你的建议?

2.在你身边有哪些商业银行?能否说出商业银行的定义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还有其他业务吗?是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能否举出哪些银行不是商业银行?

四、案例设计技巧

通过对该框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案例的分析,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案例选择要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选取或编辑

一般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要有针对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做到精心选择与设计。2.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全面反映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3.案例要有特色、新鲜、生动、典型,具有吸引力。普通的案例难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这一框的案例设计时,采用了草根角色的不凡事迹,这一选材,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典型性。4.案例的选取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到难易适中,篇幅容量不易过长,做到易于理解与吸收,充分照顾学生的总体接受能力与个体差异。

本案例选材充分考虑这四点要求,该案例主角最美洗脚妹刘丽的故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特色,新鲜、生动,具有吸引力,而且将本框的教学内容都涵盖进去,重难点突出,做到了知识、能力、情感导向的有机统一。

(二)案例教学要稳妥把握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决定于能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地融合案例,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与总结,然后教师进行讲评、解说与总结,最终完成教学过程。教学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案例,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提问。在设计提问时,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教学服务,不要偏离教学目标,而且问题不宜过多、过难、过远,以防拖延时间,导致课堂失控,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2.案例设计与探究提问要有层次性与规律性,不可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一般应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不仅要有深度,也要体现广度,要逻辑性与学科性相结合,从而达到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与提升能力的目的。比如“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案例设计是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规律与学科的结合,在案例设计中采用了“感人篇→善心篇→孝心篇”,是一种总分结合的案例脉络设计方式,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很快融入课堂学习中,而案例中的设问又紧扣案例与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构成知识、能力与案例的有机性统一。

3.教师要有调控课堂过程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设置探究疑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学生主体性,而不喧宾夺主,尽量让学生自己判断、评价答案的正确与否,最终顺理成章得出结果。由于学生是不同的学习主体,每个同学的学习个性不同,在提问过程中,有可能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与应答能力。

4.教师应拥有良好的“导教能力”。导教能力是一种教师发挥主导过程中的启发与适当分析、讲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生动有趣的引题,适时适度提问,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思考、作答,碰到疑难处,教师适当讲解。如本文探究二:“面对此种情况,刘丽该如何抉择?能否拿出你的方案,给出你的建议?”这种探究设置就要求教师具备导教能力。

5.培养学生自组能力。课前分组完成案例的探究,案例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课前参与,做好课上课下衔接。由于案例教学中案例容量大,合理设计教学案,指导学生提前阅读案例,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学习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从而完成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

6.案例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交互使用。案例教学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课堂模式,在上课过程中应做好与其它教法的交互使用,比如启发式教学法。

五、案例式教学的意义与展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角色;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教学相长效果,以适应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情景多元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增强学生面对学习困难的自信心,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讨论技能,表达能力,提高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实现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张宝杰)

猜你喜欢

储蓄存款刘丽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货币供应
开启密码锁
银行存款失踪的相关问题分析
去郊游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亲情让爱走开
拍写真集让我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