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苏醒

2018-02-08吴素娴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艺术

吴素娴

(肇庆市第十三小学,广东 肇庆 526040)

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一件小小的摆设,一件有意思的衬衣,一张陈旧的木床,都是艺术的体现,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得去欣赏这些艺术、怎样去发掘生活的美呢?只有爱上艺术,才能品味生活,懂得品味生活的人才能领悟艺术的魅力。

画家吴冠中曾经说过,像不等于美,文盲不等于美盲。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掘有潜质的学生,艺术无分成绩好坏,只要有艺术天分就可以了。当然,要学好艺术,前提是要对这一学科感兴趣。个人兴趣是学生艺术实践的源动力。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难免会有枯燥乏味和丧失斗志、情绪低落的时候,或是遇到困难、或是懒惰不听,教师如何帮助学生面对挫折、解决困难,如何指导学生“记录”下这些心情呢?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深刻体会艺术的魅力,而体会艺术的魅力,则要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说起。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走进课堂,感受美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播放视频影像等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也可采取提问法,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观赏动画片等形式导入课程,让学生充分感受现场的视觉效果,从而对色彩有一定的感知认识。强烈的色彩刺激能唤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笔者在讲授岭南版第四册第11课《生动的吉祥物》时,首先播放了一系列的吉祥物影像给学生看,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课的重点。在逐一讲述每个吉祥物后示范作画,然后要求学生欣赏学生作品,让学生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再尝试练习画画,最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把重点放在聆听学生的点评上,让他们都说说自己的感受,这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学生的喜好,进一步贴近学生。

二、激发兴趣,品味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源动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优势,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主动学、乐意学。

1.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创新与变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发兴趣,让学生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在接触各种色彩、形体、材料中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抓住美术课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范画、实物投影等,将光、色、形结合起来,将抽象的事物变成具体的形象,进而启迪遐想。

3.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情感的特质往往能在个体或整体行为和态度中显露出来,经常发生而被镶嵌在个性之中,产生某种行为。美术教育的特点正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教学中以情施教,运用情感手段来发掘教学中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授《流民图》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内涵,意会画家蒋兆和在1943年创作此画的心情,此画真实再现了日寇侵华期间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

三、诚信育人,心灵美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始终怀有炽热的爱,怀有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那他就永远不会哀叹自己看不到美。教师的美体现在对工作的热诚、对学生的爱护上,教师的爱心与宽容可以减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在生活中,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了解自己,随之也了解自己的爱好,要以身作则,以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学生就能对自己敞开心扉。一个好老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有一种亲切感,才能与教师真诚地交心,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例如:教师课间与学生共同娱乐,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教师面前的压抑、紧张情绪也就会随之消失。多亲近学生,多融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方能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雷锋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和平相处,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相互尊重,创造美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辅导,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课余时间可以一起探讨艺术问题,有时间的话可以带学生去郊游,背着画夹,带着微笑,游玩中尽享画画的乐趣。你不难发现,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和你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名美术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作、多评价,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如此才能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质,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五、互相点评,欣赏美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这是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倡导平等,因此,教师除了点评学生作品,也应该让学生多点评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多说说感受,同时指出满意和不足的地方,有时候你会发现,学生的眼光也很独特,会说出你平时都不会在意的地方。必要时可以忽略自己的身份,跟学生来一场比赛,看看竞争的效果如何,这样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正准备斗志激昂地与你“拼”一翻。

六、联系生活,认识美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的“创新”在于对美的发扬。美术要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是我们美术教师现在和今后在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笔者在讲授岭南版第十册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时,那天笔者特意穿了一件紫红色衬衣加一件黑色的短外套,配上一双漂亮的短靴子,脖子上还围了一条咖啡色的长围巾,一进教室,学生就议论开来,笔者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后,就开始和学生研究衣服的配搭,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从生活上说到学习上,借此引入本课的重点,画家们都是用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生活美,他们通过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觉,教师言传身教,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学生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如果我们能够执着地追求美,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美、自觉地创造美,那么,不仅自身会变得更加完美,而且整个社会、我们周围的一切,也都会变得更加完美。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就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美术课就不再枯燥乏味,就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美中育人了。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