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享”养成项目:另一种视角的新教师培养模式

2018-02-08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姚丽娟戈林林

早期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视野特长导师

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姚丽娟 戈林林

近几年来,随着办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园每年引进近10位新教师,除了传统“青蓝工程”的传帮带,“新手培训”的学练研,我们创新了一种新型的新教师培养模式——“优享”养成项目,尝试让部分有潜质的新教师快速成长。

何为优享?

“优享”养成项目是一种基于园所发展需要,更关注“特长”,更聚焦“部分”,更期待“快速”成长的新教师分层培养模式。“优”:一是指“优点”,即有一定优点(特长、潜质)的新教师;二是指“优化”,该教师具有不断优化的行动力;三是指“优先”,幼儿园优先提供其成长过程中历练展示的平台。“享”:一是指“专享”,即享有一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做专门导师;二是指“互享”,即导师和学员互为学习者与分享者;三是指“乐享”,即成长的过程是师徒一段快乐的旅程。

如何优享?

1.意愿调查,发现成长需要。

“优享”养成项目到底让新教师“优享”什么?需要管理者站在新教师立场,尊重新教师的特点,了解新教师的需要。为此,我们开展新教师意愿调查,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成长需要。我们发现每位新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他们希望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多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性支架。

另外,我园共有31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谁来做自己的导师?每位新教师的想法、需求也各不相同。我们充分给予每位新教师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自主申报喜欢的项目,自己选择喜欢的导师,真正做到“自下而上”满足成长需要。在选择过程中,我们发现有6位导师呼声最高,最受新教师欢迎,他们顺理成章成为幼儿园第一批“导师团”成员。

2.现场招募,确立导师项目。

6位导师意味着第一批“优享”养成项目只能有6位新学员,44位自荐的新教师谁能获得“优享”?于是,我们通过“‘荐’者有份”现场招募活动的双向互动来完成导师与学员的双向选择。现场招募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导师、学员走到一起。年轻的董老师和导师邹老师有着共同的兴趣——摄影、采风,她期望自己能成为幼儿园新闻宣传核心组成员,于是她和邹老师共同确立了“新闻·新视野”成长项目。其他的导师和学员也根据各自的特长、需要,分别确立了“故事·新讲述”“观察·新方法”等5个各具特色的成长项目。

3.量身定制,建立发展规划。

为了让“优享”养成项目的学员获得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导师针对项目特点和学员个性特质,和学员共同商量制定各具个性的“我的好拍档”发展规划,包括学员现状分析(项目优势、弱势与成长愿景),成长路线规划,成长措施设定等,做到针对性、操作性强。如“新闻·新视野”项目导师邹老师对学员董老师的成长策略设定中,有每周一次园内幼儿一日活动、一次园外山水景物的摄影采风;有每月两篇市网以上新闻稿的推送、发表;有每月一次教育类新闻稿或图片新闻的学习分析……借此帮助学员发展优势,发现价值,建立信心。

4.追踪发展,搭建养成平台。

规划制定后,幼儿园一方面积极为项目成员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学员的培训先行、比赛打磨等“扶一扶”,通过导师的微格分析、故事赏析等“引一引”,不断为新教师提供学习、历练、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导师、学员还共同建立了“优享”养成项目个人成长档案,共同记录成长历程,从中发现新教师成长的规律、关键及节点。同时追随学员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培养计划,让项目内容不断更新、演进、丰富,真正做到助力成长。目前,我园首批项目的6位成员已经开始闪耀自己独特的光芒,更多的新教师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优享”养成项目对于新教师个体来说,是通过“点的特长发展”促进“面的跟进发展”;对于新教师群体来说,是通过“点的成长经历”促进“面的成长激情”。然而,这一培养模式的变革与推进,还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如何更科学,如何更激励,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与探索。

猜你喜欢

新视野特长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老板的特长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V eraW an g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