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编辑记者技术素养

2018-02-08李朝晖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闻报道受众

文/李朝晖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中的新闻信息越来越繁杂,而编辑记者作为各类新闻稿件的直接控制者和把关者,必须深刻意识到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身技术素养。

1.信息时代下编辑记者应当具备的技术素养

1.1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采访技术

作编辑记者而言,必须具备较强的采访能力,因此,编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消息和资料。在采访之前,编辑记者可以结合被采访的相关信息,科学地采访问题,确保问题的全面,并且在设计问题时还应该树立创新和发散性思维,确保自身设计的问题具有创新性和深度,设计好问题后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还需要编辑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在对被采访提出问题时,避免问题过于生硬和直接,最好用递进式、选择式、开放式的提问方式,给予被采访者充足的思维时间,如此才能更好地触及被采访者的心灵,认真回答问题,满足受众的需求,提高采访质量。

1.2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策划技术

信息时代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新形势下受众也由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逐渐转变成主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因此,对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而言,必须顺应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要求,对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始终遵循受众本位原则,精心策划每一天新闻,进一步丰富新闻的传播方式,例如,可以利用超文本、多媒体等形式深入报道新闻[1]。

1.3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摄影技术

对编辑记者而言,要想获得第一手重要素材,必须具备较强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将事件的起源、发生、结果真实地记录下来,然后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者视频用于新闻的编辑中,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受众所接受。在信息时代下,作为编辑记者,在摄影时应当掌握色彩不同、光线不同、背景不同时相应的拍摄技巧,科学地选择拍摄视角,能够将自己拍摄的各种素材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保证各个画面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然后在适当的位置上配上文字描述,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新闻内容,如此有助于调动受众获取信息的兴趣。

1.4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发掘信息资源的技术

在信息时代下,受众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他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逐渐趋向于深层次的信息,他们非常渴望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事件,如此便对编辑记者的信息资源发掘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编辑记者通过运用互联网收集跟新闻事件相关的关键人物的基本信息、事件的背景资料等,并且要注意鉴别这些信息是否真实,以便为进一步深入报道、连续报道以及跟踪报道准备充足的素材资料。编辑记者在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后,常常会获得海量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经过深度发掘和分析是无法将其作用发挥出来的。因此,在信息时代下,编辑记者要具备数据挖掘技术,面对海量的数据,要去粗取精、去坏留优、去伪存真等,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掌握大事件的走向。当编辑记者数据信息采集结束后,要立即借助运算模型,主题不同时构建的运算模型也不尽相同,确保运算模型的客观,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让受众了解新闻真实情况。

1.5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新闻处理技术

信息时代下,社会传媒技术得到不断更新和发展,应用各种信息处理手段有助于提高新闻采编的工作效率,常见的如智能排版技术、PS技术等。与此同时,编辑记者也应该在新闻采编中应用各种数字技术进行新闻采编和处理。例如,编辑记者可以应用录音笔对新闻采编、日常采访进行录音,便于编辑记者开展后期新闻稿和采编稿的资料整理,从而提升新闻采编的完整性和真实性[2]。

1.6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计算机操作技术

在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渗透至各行各业中。当前,绝大部分编辑记者在新闻采写编辑时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开展,如此便对其计算机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应当具备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技术,还应该张掌握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故障排除和维护技术。例如,计算机资料加密保护、系统重装、被破坏的应用程序修复、定期杀毒等。不仅如此,编辑记者还应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重要资料的存档和保护,避免木马、病毒等侵入计算机,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1.7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运用数字设备技术

在信息时代下,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数字设备不断涌现,并广泛运用于新闻编辑中。因此,在新形势下,编辑记者应当具备运用数字设备的技术,需要掌握数字化采编、摄录、存储以及传输等基本操作技术,并且还能够独立完成新闻的采、编、制、发等工作,确保各种工作衔接有序。

1.8 编辑记者应当具备运用专业外语的技术

在信息时代下,要求编辑记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熟练地运用英语查询和翻译网上资料,并且能够使用专业外语开展写作报道、环球语言、可视采访等工作。特别是当被采访者为外籍人员时,编辑记者能够应用专业的外语与其交流,并且能够准确地将被采访者的原意表达出来,从而第一时间获得独家资料。

2.信息时代下提升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的策略

2.1 掌握时代脉络,顺应时代发展

在信息时代下,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其生活方式还价值观均发生了巨大改变,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如此便对新闻的内容和报道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编辑记者要把握时代脉络、顺应时代发展,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准确把握新闻线索,并对其深入报道,并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于新闻的编辑中,增强新闻的时代感,充分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2.2 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信息传输速度快是新媒体的主要优势,新闻编辑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过程中也必须要强调工作的时效性,坚持在“快”上下功夫,从而更加高效、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如我们在碰到突发新闻事件后,可选择随身的手机或其他设备将图片、信息、视频等传回,第一时间发出新闻报道,尽可能确保报道详细,抓住中心。二十一世纪是快节奏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闻事件,为了确保受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编辑记者还要在新闻采写以及播报模式上进行创新,真正做到“新、短、平、快”。

2.3 提升政治素养,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作为广大群众了解社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渠道,编辑记者作为报社的一员,其肩负着舆论宣传引导职责。因此,编辑记者要想使自己的新闻报道真实、客观,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就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宣传事件时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报道方向,适当给予正能量的舆论指引。

2.4 增强创新意识

一则好的新闻必然少不了编辑记者的认真选材、仔细处理、科学编排,而报纸的发行量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编辑记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对此,编辑记者要充分结合本地区受众观众的喜好,从本地区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以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例如,编辑记者在制作新闻时,可以在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从而增强新闻节目的趣味性,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新闻信息。

2.5 提高文化修养,加强文字锤炼

新闻同文字息息相关,如此便对编辑记者的文字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除了应该具备敏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要善于通过文字去吸引观众,打动观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精炼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容。这便要求编辑记者在工作多学多思,在工作之余要加强学习,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报社的成功做法[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下,受众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要想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编辑记者应具备采访技术、策划技术、发掘信息资源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运用数字设备技术、运用专业外语技术等,对此,编辑记者要按照上述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素质修养,提升技术素养,如此才能编辑出质量更高的新闻,为报社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廖小敏.浅析信息时代编辑记者的技术素养[J].南方论刊,2017(03):71-73,76.

[2]冉晓晖.基于数字时代的编辑记者技术素养分析[J].新闻传播,2016(06):109-110.

[3]张卫菊.对编辑记者技术要求的若干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23.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新闻报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