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为何没有疯狂炒房

2018-02-07浙江省驻新加坡首席商务代表

浙江经济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组屋新加坡政府公寓

浙江省驻新加坡首席商务代表

最近,国内万人排队,500万诚意金,2分钟内选房,武汉、成都、西安、杭州近期均上演的“摇号大战”,再次掀起了全民炒房的热潮,疯抢乱象不断刷新认知。以至于几个已经入籍新加坡的中国朋友,也在热切地向我询问,怎样回国买房,买哪里好。我想到的问题却是,你们想炒房,为何要千里迢迢去中国炒房,而不在自己身处的新加坡买?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700多平方公里,比浙江省的一个中等县的面积还要小,却居住着560多万人口。新加坡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如果从供需角度看,似乎应该是炒房的极好地方。但新加坡政府通过力推组屋制度,真正落实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85%的居民都住进了政府出资建设的组屋之中,而且95%实现了自有产权,很好地解决了国民的居住问题,没有出现全民炒房乱象,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新加坡政府住房政策的核心理念是“民生的归民生,市场的归市场”。新加坡政府的住房政策实行三轨制模式,对占居民人口总数80%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政府出资建设的组屋,对15%的高收入群体提供商品房,对5%的社会最底层提供政府廉租屋,可谓各得其所。

政府组屋无法炒作。组屋类似国内的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建屋发展局负责建设的房产。作为一项福利政策,组屋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和分配制度,从而避免“寻租”和“搭便车”行为。组屋分新组屋和二手组屋,购买人有严格的资格限制,每个居民有且仅有一次购买政府新建组屋的机会,每个居民终生同一时间名下只能有一套组屋。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绝大部分新加坡人是不可能把仅有的一套房屋拿出来卖的。政府还严格推行组屋封闭循环制度。组屋只能在有资格购买组屋的人群中流转,或由政府回购。新购的组屋住满5年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者转租。如果居民收入提高,需要购买更大套型的组屋甚至是商品房,旧组屋必须退出来,防止有人投机占有。新建的政府组屋由政府定价,二手组屋因为有政府新建组屋的比照,也不可能卖出高价来。

对于5%的社会最底层,政府提供廉租屋。这些廉租屋多为两房式(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格局大多像国内的筒子楼,中间一条走道两边都是住家。廉租屋租金非常低,因为建造的时间较早,很多都在非常好的地段。除了房子小一些、旧一些,跟别的政府组屋感觉相差不大,公共设施也是一应俱全。

对于另外的15%高收入人群,那就完全交给市场,购买私人住宅。私人住宅主要是指私人公寓(称为Condominium,简称Condo)。类似于国内的新建居住小区,新加坡的私人公寓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舒适,通常都带有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烧烤、桑拿、公寓花园这些设施。区分政府组屋与公寓很简单,带围墙、门口有保安的住宅就是公寓,可以毫无阻拦一直走到家门口的就是政府组屋。私人公寓因为是私人开发商建造的,价格比政府组屋高出很多(至少一两倍)。另一种私人住宅叫做有地住宅,指的是别墅和排屋式的独立房产,只有新加坡人才能购买(圣淘沙岛上的有地房产,外国人也可以购买)。

即便是这15%,新加坡政府也有调控手段。外国人购买新加坡私人房产(公寓和有地住宅),除了估价费、律师费、中介费,还要缴纳印花税,而印花税实行累进制,价格越高印花税税率越高。

从政府组屋提升到私人公寓乃至有地住宅,是新加坡每一个组屋族的梦想。

新加坡不能说没有人打炒房的主意,但你要炒房,只能炒那15%的,房价随行就市,但无论房价怎么涨跌,根本不足以撼动占据85%比重的组屋价格。多年来新加坡房价总体平稳,虽然价值上千万乃至上亿的豪宅比比皆是,但多是国际巨星、企业家、成功人士自身居住所需,比如中国的成龙、李连杰、赵薇等,但也很难看作是炒房。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政府始终没有打过土地财政的主意,从而让所有民众都可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保障。新加坡国民对于居住的幸福感很高,国民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把所有热情和创造力都释放到了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中去。

猜你喜欢

组屋新加坡政府公寓
“经济适用房”转租?新加坡密切关注
维珍老板拒绝新加坡死刑辩论邀请
新加坡没有人敢炒房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新加坡组屋,这边风景独好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新加坡政府招商引资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图说“智慧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