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郑州城市人文魅力的思考

2018-02-07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郑州魅力中心

方 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哲学科社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市要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人文魅力因而也成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元素。2017年8月14日,中共郑州市委召开的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六个定位:一是国际综合枢纽城市,二是国际物流中心,三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四是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五是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六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1]。其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是定位之一,是彰显郑州城市个性和魅力的定位。

一、提升郑州城市人文魅力的现状

城市人文魅力包括三个方面:人,即人居宜居;文,即文化底蕴、文化遗存、文化品位等;魅力,是指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郑州城市人文魅力要注重生态宜居和文化个性两个方面。

1.生态宜居方面。第一,大力推进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郑州市通过有力举措,不断提升市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如创新基层综合治理方式,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强基层平安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平安、祥和、稳定的居住环境;完善硬件设施,投入资金推进社区巡防队伍改革和规范化管理,建成多个综合治理中心视频监控平台等。第二,采取治理、防范和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和提升环境质量。一是治理环境、防治污染。加强燃煤污染控制,加大对机动车污染的控制,强化扬尘污染监管,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机制,使城区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增强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二是森林城市和林业建设成就斐然。2014年9月,郑州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郑州从整体上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和完善林业生态体系。目前,全市已高标准建设了3588公里的生态廊道,绿化面积达3亿平方米,基本覆盖了全市域的三级生态廊道[2]。全市有林地面积27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36%。“十三五”期间,还将建设生态廊道450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3]。2015年,郑州林业产值达40亿元,未来林业年产值预计可达到64.5亿元。第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管理提升,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解决出行拥堵问题。一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开展“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提升活动”,通过修补城市道路等措施,提升道路通行舒适度。二是在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自来水供应、城市供暖、污水处理、民用燃气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三是市容环境逐步改善。背街精细化管理使路面更洁净;城市河道和黑臭水体得到整治,为打造水清河美的郑州奠定了基础;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充分利用地上地下停车空间,市区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开展全时段、全方位巡查监管,整治占道经营。多个支撑市民生活的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郑州市民从生活到出行将会越来越便捷、舒适。

2.文化个性方面。郑州市位于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历史文化遗存丰富。郑州市还拥有淳朴而又耿直的民风民俗以及精美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姓氏根源等历史文化资源。第一,商都的历史遗存和现代传承。郑州商城遗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1951年开始发掘,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将其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国际商都建设,发展商都包容文化,提升商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郑州市通过对商代都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有效地突出了郑州在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郑州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内陆进出口大市提供了历史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郑州市树立不同于其他商业都会、交通枢纽的独特形象,体现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第二,充分利用“天地之中”的优越位置与智慧传承。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周公测景台、观星台等8处历史建筑。郑州市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一是设计了“天地之中、中国郑州”“天地之中、功夫之都”等标语来宣传郑州城市形象;二是发掘“天地之中”蕴含的“致中和”智慧。《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登封天中大观园、世界功夫中心、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专业园区等重点文化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展现郑州历史文化遗存和智慧传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郑州市在多个关于城市财力、吸引力、商业魅力等作为评价指标的全国性评选中榜上有名。如《投资时报》联合凤凰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郑州入围榜单第14名;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分类综合竞争力”排行榜,郑州首次上榜;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4年度浪漫城市”排行榜,郑州位列第十[4];百度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在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中,郑州名列第四[5]。这些排名表明了郑州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优势,聚焦发展、开拓创新,在多个国家战略机遇的眷顾和带动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推动交通、物流、消费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多方面的稳步提升,其吸引力和魅力也与日俱增。

二、提升郑州城市人文魅力存在的问题

1.现代化发展趋同现象和“城市病”的积累。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中的土地、空间利用及项目投资方面,侧重于选择那些最有利于市场效益发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项目上。这种理念使得城市发展缺乏长远的、整体的规划,毫无差别的现代高楼大厦、统一的绿化规划和公园布局以及密集的居住社区,特别是老城区更显环境的脏、乱、差。此外,不断的拆迁和不断的建设也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噪音、扬尘等污染。这一方面使城市陷入缺乏文化和特色、千城一面的困境;另一方面,“城市病”也越来越严重,影响着居民宜居安居的信心,也制约着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及人文魅力的提升。

2.文化个性和形象不够突出。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城市文化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郑州市有很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古迹,但文化个性和形象依然不够鲜明。第一,郑州虽是八大古都之一,但作为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可度不高,历史厚重感不足。这与郑州城区兴起较晚,市区内文化资源较少且比较分散有一定的关系。郑州市历史文化遗存多分布在30公里至50公里之外的郊县,这些分散的文化资源难以形成集合优势来突出郑州市的文化个性。郑州市区内有限的文化资源,也因为不能合理、充分利用而影响较弱。第二,郑州虽然加快了建设步伐,但经济实力仍然薄弱,给人的印象是典型的内陆型城市,给人的现代感也不明显。第三,在城市建筑物及文化娱乐广场、雕塑等公共建筑和设计方面缺乏特色。虽然郑州有以省博物院为代表的一些具有标志意义的文化建筑,但这些显然还不够,还缺乏对郑州文化个性和形象的明确定位和准确表达,缺乏对郑州整体建筑特色的规划和设计。

3.城市外在形象和市民素质有待提高。郑州是一个内陆型城市,受地域及市民文化、收入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同国内一些口碑较好、品位较高的城市比较,郑州外在形象不尽如人意,市民的文化程度也有待提高,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郑州市民遵守交通的状况令人担忧,“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在郑州时有存在,机动车遇行人少有礼让,过线等红灯、开车不文明等行为也屡屡发生,火车站、汽车站、公交站、地铁站及附近餐饮、旅游等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提升郑州城市人文魅力的路径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一,发展仍是郑州提升城市人文魅力的基础。一是坚持发展的理念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表明,发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必须处于基础地位。二是在国家已经明确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中,郑州经济实力最为薄弱。2016年,经济实力最强的上海市和北京市的GDP分别为2.75万亿元、2.49万亿元,成都和武汉GDP分别达到1.22万亿元和1.19万亿元,郑州GDP为0.80万亿元[6],郑州与同为内陆城市的成都和武汉相比有差距。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当务之急,也是塑造和提升文化形象、打造魅力之城的基础。第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之中。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以“为了人、满足人、发展人”作为指导,不断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理念要符合大众审美理想,折射出城市规划的整体品位和内涵韵味。政府要高度重视居民社区生活环境、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形成专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还要考虑到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共建现代、立体、高效衔接的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多元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2.以历史厚重和文化创新彰显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个性。利用历史和文化资源激发创意、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发展活力,以文化为发展创新点,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潮流。第一,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掘和塑造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个性,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例如对车站、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体育馆等建筑物的设计上按照高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使整个城市与每一个建筑物在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方面达到和谐,既符合现代审美观,又富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第二,突出改革创新引领。创新、改革、发展是时代最强音,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为提升人文魅力,郑州必须突出改革创新引领。如整合集聚中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积极支持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切实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合作办学水平;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重大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跨界协同创新,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让创业者有现代金融资源支持;促进中高端人才双向流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使郑州成为以创新改革引领发展的现代都市。郑州以“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吸引大批青年才俊和有识之士来郑州生活、工作和学习。

3.以优质服务和良好素质提升城市形象。每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不仅通过物质的载体,如城市建筑、文化遗存等体现出来,而且要通过城市的居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得以提升。例如,郑州许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古迹离市区都有一定的距离,游客们来到郑州之后,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抵达这里,而且在抵达过程中沿途风景和道路状况,抵达后的观赏游览及休息娱乐等方

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规划、交通、旅游、环保等部门要紧密配合,让游客们旅途愉快。市民是推动城市人文魅力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最终决定者和最广泛、最细致的体现者。市民素质与城市人文魅力相互影响、互为推动。一方面,要以众多文化艺术要素丰富和涵养市民素质。如引进国内和世界知名大学以及高水平科研文化艺术单位的入驻,邀请知名学者来讲学,进行文化熏陶。用书店、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引导市民进行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崇尚文化和历史,达到修身养性,形成与郑州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相匹配的人文风尚。另一方面,市民素质的有效提升有助于郑州良好形象的树立,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每一个城市市民文明出行,让社区和谐、邻里和睦、孝老敬亲、文明礼貌等成为市民自发的行为,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1] 徐建勋.郑州进一步明确六个定位 2030年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EB/OL].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szheng/2017/0814/59717.html,2017-08-14/2018-01-05.

[2] 谢源茹.“一环一渠一路”郑州已建成生态廊道3588公里[EB/OL].http://www.ha.xinhuanet.com/hotnews/20160826/3403418_c.html,2016-08-26/2018-01-05.

[3] 陈慧.“十三五”期间郑州将建450公里生态廊道[EB/OL].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6 -09/06/content_73746.htm,2016-09-06/2018-01-05.

[4] 频频上榜凸显郑州实力和魅力,排名折射城市发展状况[EB/OL].http://henan.hexun.com/2015-05-19/175936937.html,2015-05-19/2018-01-05.

[5] 最新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榜出炉:郑州排名第四[EB/OL].http://news.hnr.cn/snxw/201711/t2017 1109_3031866.html,2017-11-09/2018-01-05.

[6] 张占仓.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三大历史使命[N].河南日报,2017-06-21(08).

猜你喜欢

郑州魅力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东方欲晓》的魅力
梦启郑州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