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感恩之心常伴左右

2018-02-06于秋实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常怀心存爱心

于秋实

《绵蛮》有云:“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此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帮助他的贵族的感激之情。可在当今社会,像他这种感激之情常被人们忽略。有些人早已习惯享受别人的付出,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不仅不心存感恩,还恶言、恶行相向。不懂感恩是可怕的,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会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自绝于世人,自食苦果。

我们应该让感恩之心常伴左右,而这世上最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句话大意是说:父母养育了我,教育我成长。世事变迁,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不会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感谢我们的父母呢?至少,我们应受之有心,报之以情。

如果说我们对父母怀感恩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是出于本能的,那么我们对师友甚至陌生人常怀感恩之心就需要修炼了。

禅宗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有了感恩的心态,就不会仅仅接受帮助,也势必会将爱传递——凡事多想着付出。在我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社会、国家的利益舍己为人甚至舍生取义,在史书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古時,诸葛孔明感念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吟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高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日,不时上映着感人的场景:2017年暑假期间,在苏州游玩的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勇救落水者后悄然离去;烟台大学新生沈瑞博获得亲友和社会爱心人士无私帮助才成功步入大学校园……无数爱心人士都在付出,他们都心存大爱。他们都是民族、社会的脊梁,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是的,人活一世,要活得有意义,就让我们从小处着手,常怀感恩之心,遇人危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心中永驻感恩之情,让爱的半径无限扩大。

点评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作文开头引用《诗经》作为“由头”发表自己的见解,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常怀感恩之心,将爱传递的观点。本文的亮点还在于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始终伴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情理结合,难能可贵。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怀心存爱心
心存美好
四德为首,万民常怀
闲 赋
智珠二则
爱心树(下)
被春天遮蔽的部分
爱心
向小河道谢
爱心的奉献
词汇“for短语”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