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崛起,英国别错失良机(名家看中国)

2018-02-06英国前贸易与投资国务大臣斯蒂芬·格林

环球时报 2018-02-06
关键词:超级大国中国崛起计划

英国前贸易与投资国务大臣 斯蒂芬·格林

英国《金融城早报》2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崛起为新的超级大国,英国可别掉队错失良机 上周,首相访问了中国,一个到2030年将成为地球最大经济体的国家。其快速的增长有望再持续二三十年。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800亿美元——比起2002年总共不到50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中国经济也日趋发达。上个月,中国宣布计划投资20亿美元在北京建一个人工智能研究园——这是中国计划到2025年在人工智能领域世界领先的雄心的一部分。这个“新的”中国也在牵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具战略意义的经济发展计划:“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庞大的基础设施计划将预示整个欧亚进入新的互联互通时代。它会促进商业发展和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潜力。

现在,摆在西方决策者面前的问题是我们该作何反应。美国一直是反对。在达沃斯,特朗普总统称美国“不再坐视包括大规模知识产权偷窃的不公平经济行为”——矛头显然指向中国。我们现在所目睹的其实反映了一个西方许多人感到不舒服的现实——全球秩序处于显著和长期的变化。随着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崛起,战后建立的机构、按照西方的意向发展起来的基于规则的经济体系,越来越受到挑战。现在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现实中为英国定位。

世界只有唯一超级大国的时期只有两个。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英国主宰海洋,直到1871年德国成为统一国家。然后,1989年苏联帝国解体后,美国独享霸主地位,而现在,美国的这一地位应 该也将终结。对此,我们有什么感到意外的呢?我们对北京应持一种战略性、长远的眼光。中国高瞻远瞩。我们也应该这样。不然,风险会很大。19世纪支配全球经济的“大国协调”集中于欧洲。而主宰21世纪的大国协调除一个例外,全部都在欧亚。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全都登上世界舞台——当然还有美国。对于我们欧洲人来说,挑战是深刻的。如果欧洲不能重新激发能量、活力,对新的全球秩序持开放态度,那么衰退和孤立就是我们的命运。

因此,英国必须全身心地与中国往来。我们有乐观的理由。联合政府不顾美国的反对决定2015年加入北京所支持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显示英国对中国秉持自己的立场。2010年以来,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了60%。借用中国特色的外交语言来说,两国享有“黄金时代”。用通俗的话来讲,这是英国长远眼光看中国的独一无二的机会。英国可以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的积极伙伴和极重要的朋友。关键是,这是两国都有意发展的长期伙伴关系。未来的路有时会崎岖不平。而且必定是漫长的。所以,让我们抓住机遇,不枉此行。▲

(向阳译)

猜你喜欢

超级大国中国崛起计划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及其变化(1961—1991)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