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思考

2018-02-06申辉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结亲一家亲住户

申辉

(中共阿克苏市委党校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内容提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自治区党委就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的科学决策,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好群众工作,实施脱贫攻坚,转变机关作风、干部作风有着深远的意义。阿克苏地区以干部常态化进村住户走访“双覆盖”为抓手,通过精准化实施结亲联谊、关爱帮扶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深化了当地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积累了有益的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经验;阿克苏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对深化南疆地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阿克苏地区总人口284万,其中少数民族205万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81.64%,是多民族聚居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鲜明。为了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不断推向深入,阿克苏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地委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村(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具体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准摸排、精准测算,又制定了《村(社区)结对认亲活动实施方案》,按照2-3名干部混合编组入户住户的要求,合理安排驻村干部以及派出单位干部开展结对认亲和入户住户工作,有效建立了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2081年上半年,全地区共有11.39万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结对认亲,结对认亲16.02万户群众,累计住户结亲群众达79.23万户(次)。

一、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典型做法

一是强化保障促规范。地区“访惠聚”办公室会同各县市“访惠聚”办公室,以季度为单位,定期与地、县两级组织部、编办、人社局、政法委、扶贫办等部门沟通,及时统计新入职、调入调出、退休干部、流动人员、贫困人口等具体情况;驻村工作队每季度对村(社区)实有户数、一个季度以上的流动人口数、重大疾病和深度贫困等不宜住户数等基本情况统计一次,并上报地区“访惠聚”办。地区“访惠聚”办根据每季度摸排的数据,重新测算结亲住户次数,调整结亲入户方案,实现结对认亲和“双覆盖”工作动态管理,确保不漏一户。同时由地区督查考评办公室牵头,组建以地区级领导为组长,“访惠聚”办、地区纪委监委、政法委等相关部门干部为成员的综合督导组,对干部下沉住户、结对认亲和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主要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抽访、检查联系手册、查阅档案和提问等方式进行督查,每季度下发一次督查通报,切实做到了精准化实施、动态化管理、常态化督导。

二是结亲联谊促融合。各驻村工作队、结亲住户干部坚持从日常的生活、工作等点滴小事入手,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国庆、春节等传统佳节期间,分门别类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唱红歌、一家亲联谊、照全家福、扶贫帮困、下乡义诊、同升国旗、“民汉才艺秀”、餐饮厨艺大赛、致富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拉近了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各族群众在相互祝福中加深感情,互信互知。如:在农牧民群众中开展“两帮”(帮生活、帮生产)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学”(学民俗、学工作、学思路)活动,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四助”(帮助结对少数民族青年改变创业就业观念,帮助结对青年掌握“互联网+”新技术,帮助结对青年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帮助结对青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五交”(交友、交流、交往、交心、交融)活动,提升了群众参与联谊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质量。同时,阿克苏地区在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群众结亲联谊的基础上,以推动嵌入式发展为抓手,带动社会各行业、各系统开展结对认亲活动,打造王三街(传统民族一条街)与兴隆街(汉族商户一条街)结对认亲模式,打造嵌入式村(社区)123个,小区42个,市场13个,进一步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社会氛围。

三是查找问题促稳定。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始终按照“发动群众、深挖线索、整治“三非”、强化管理、打击犯罪”的工作要求,立足教育是否到位、“双覆盖”是否有质有效、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是否深入,统筹驻村(社区)结亲住户干部在本辖区内深入开展查薄弱、查隐患、查漏洞,找问题、找不足、找短板,落实领导、落实措施、落实责任活动,确保各项维稳措施落地见效。如:沙雅县严格落实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各级党组织书记会同住户、下沉干部,对辖区稳定形势、安全隐患、风险短板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研判,走访摸排重点区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定期开展维稳处突演练,发动群众深挖影响稳定的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是宣传教育促团结。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结亲、住户干部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大宣讲、“我给亲戚送党报”等活动,在做好党的十九大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举措宣讲工作的同时,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引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如:库车县组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学《条例》、明法理、履职责,深查找、重自省、纠偏差”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注重区分党员干部、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行业部门覆盖讲、草根宣讲员特色讲、模范人物事迹巡回讲、各类媒体齐发力,全方位、大力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如:柯坪县建立“一联系、两关爱”工作机制,着力关心关爱民族团结先进模范,设立民族团结模范关爱基金。县财政每年划拨1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民族团结模范的定期慰问、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困难帮扶补助等,进一步形成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浓厚氛围。

五是关爱帮扶促发展。各驻村工作队、结亲住户干部本着解忧帮困的原则,帮助群众解决最希望解决、最迫切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不合理诉求现场讲清原因,做好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工作,切实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同时,根据住户家庭生产、生活、就业等实际,分类梳理、找准症结,有针对性的做好贫困户脱贫思路梳理,激发脱贫增收内生动力,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如:地区农业局驻沙雅县英买力镇库如勒库木村工作队及全体下沉干部对每家每户建立了困难诉求请销号台账,对村民反映到的各类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予以反馈,对政策掌握不全,不好确定把握的工作,统一交村级研判小组分析研判,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村民,让群众困难诉求能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二、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党员干部没有认识到“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基础性,没有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落实总目标密切结合起来,活动还停留在结对认亲表面。有些干部职工对开展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不够,走访活动大部分停留在送慰问品、拍照见面等层面,缺乏深层次的融情交流实践,有些干部认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双覆盖”工作是一阵风,存在应付心理,以施舍的态度开展各类结亲活动,导致双方在交往过程当中的不平等,甚至有些干部以走读的方式开展“双覆盖”工作。

(二)走访住户压力大。

一方面由于干群比例悬殊,在开展结对认亲活动过程中,只能按要求将重点户、困难户等作为结对认亲的重点,资源、政策等均向这几类人员倾斜,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部分一般户和放心户心理失衡,容易助长个别人“越穷越受关注”的思想,造成不良社会导向。另一方面根据自治区“双覆盖”工作要求,地区对各县市、各部门如何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双覆盖”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部分县(市)干部人数太少,定点联系贫困户和重点人员亲属存量大,造成部分单位干部结对户过多,按保质保量的要求完成“双覆盖”压力较大。

(三)信息收集不充分。

各县(市)在落实结亲、入户住户主体责任过程中,由于无法掌握必要的准确的数据信息,入户住户又是“铁路警察各把一段”,导致派出单位各自为政,工作无法统一开展,影响效率。一方面部分县(市)未掌握自治区、地区干部人员数量等相关信息,无法统一安排结亲和分配入户住户,存在部分人员编制较少的部门无法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部分人员编制较多的部门超额完成任务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较大,各地掌握的数据也是动态数据,如果不以县级为单位统一计算,容易造成跨县市、跨乡镇的流动人员无人结亲、流动户无干部住户的情况。

(四)沟通交流存障碍。

结亲和住户过程当中,普遍存在语言沟通困难的问题。年纪较长的群众基本不懂普通话,结亲活动当中只能借助于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做临时翻译,导致联系交流存在极大问题。同时,目前对汉族党员干部的双语培训工作,短期内难见实效,造成地区范围内懂双语的党员干部较少。部分单位双语学习活动开展不到位,致使部分汉族党员干部学用双语的意识和氛围淡薄。

(五)宣传教育不到位。

一是目前结亲的一些活动形式无法达到深入交往的目的,以单位组织的活动为主,自主探索活动较少。结亲双方成为真正的亲戚还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二是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基层群众认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主要是送钱送物、帮扶解困,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有些党员干部甚至遇到直接索要现金的情况。一些具体的工作要求超过结亲干部的实际能力,造成入户结亲双方感情不合,偏离活动的初衷。三是宣传力量不足,宣传报道、信息报送和典型选树力度不够。部分县市“访惠聚”办及各乡镇、单位、部门宣传力量不足,宣传意识不高,选树推送的典型较少、上报的信息和新闻稿件数量少、事例不鲜明,难以形成有效的宣传氛围。

三、深化南疆地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思考

(一)创新理念,夯实民族团结的组织基础。

一是创新民族团结工作理念,针对南疆基层地域宽广、稳定形势严峻、民生任务繁重等现实情况,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之中,渗透于全社会各个领域,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成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二是强化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领导,成立综合领导机构,调剂人员编制,划拨专项资金,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并把是否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政治标准;三是完善考核机制。量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实施细则,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纳入综合目标、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考核内容中,同安排、同部署。定期督查,随机抽查,考核结果列入年底对县市、各机关单位绩效考核,并对工作不力的相关领导及时追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学习,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堡垒。

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对结亲活动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不正确心理等问题,南疆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治疆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做深做细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积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进一步增强深化拓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要加强党员干部民族团结理论、群众工作方法方面的学习教育,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熟练掌握中央、自治区和地区有关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群众贴心交流,坚决做到走访住户信息登记准确、困难诉求清楚、跟踪解决及时,居民群众满意。

(三)精准摸排,合理调配下沉工作力量。

各级村(社区)干部及“访惠聚”工作队要牢固树立政治大局意识,发挥排头兵的重要作用,精准摸排,合理界定,特别是对辖区重点户、一般户、放心户的界定要进行深入细致地综合研判、分析评估;对不符合入住条件的群众家庭的相关印证材料要核实、收集齐全,统筹安排部署,避免出现计划安排与实际走访入住人员信息不符,“四同、四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等现象发生。针对地县部分单位干部职工人员不足、住户压力大问题,全员下沉依然无法完成季度双覆盖的,建议以乡镇为单位统筹各派出单位统一开展,乡镇可根据单位实际干部数和任务量,在辖区范围内做适当调整,也可适当从乡镇机关站所干部中补充力量进行入住,原则上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向县(市)单位(部门)驻村点补充住户力量,基本上保证地县乡各级干部职工住户任务相对均衡。

(四)强化国语,提升宣传服务群众能力。

一是继续依托农牧民夜校,协调各乡镇(场)中小学国语水平好的教师,到村农牧民夜校任国语辅导员,定期开展国语辅导,提高培训质量;二是住户干部在住户时,通过在手机上下载“维汉”翻译软件,共学语言,共同进步;三是提高对汉族干部的语言要求,加强维语会话能力测试,将测试情况作为年底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提升汉族干部学习维语的积极性。四是鼓励农牧民群众学习国语,将国语水平高的视情优先列入入党积极分子或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激发广大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热情。结合南疆走访住户对象基本上是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在分组时原则上考虑每组民汉搭配、男女搭配,可以有效克服语言交流及其他工作障碍,促使“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高效开展。

(五)加强宣传,打造特色鲜明的活动品牌。

南疆地区应结合不同区域、领域、行业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品牌。加强与媒体对接合作,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作用,积极在报刊、QQ、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宣传民族团结典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宣传民族团结品牌,营造民族团结氛围。针对南疆部分地区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关注社会面不广的现状,以群众必需品、歌谣、体操、微电影、广播剧、微小说等为载体,印制、谱写、编排“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内容,发放到每家每户使各族群众随时看、随时听、随时学,耳濡目染、牢记于心、践行于行。

猜你喜欢

结亲一家亲住户
阳高蔬菜 结亲“山西农大”
湘楚一家亲
鲁湘一家亲
军户农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一家亲
简单的高招
新疆体育杂志社“结亲周”小记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动物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