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童趣探究的科学课堂

2018-02-05沈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童真童趣幻想

沈红

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要么老师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探究过于理性,甚至有点枯燥,缺乏了那么点童真童趣,从而降低了探究的有效性;要么学生在探究的时候没有真正投入,吵吵闹闹,似乎课堂少了那么点吸引力,导致了课堂的低效。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确,小学生自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回归童真、童趣的课堂才是儿童所喜欢的课堂,在童趣探究中,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的主体,这样的探究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创设童本情境,给理性的科学探究赋予童趣

小学科学的很多课型都离不开学生的理性探究,但有时往往探究过于理性,而缺乏了童趣,使得整堂课气氛沉闷,毫无生气。科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并且融入教师全部感情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在课中创设一定的童本情境,从而用感情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便能使整节课充满童趣。

1.童话情境

每个孩子都有童话情节,都是从阅读童话故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童话有不一般的感情和足够的吸引力,在低端的科学课堂中,可以创设童话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他们卷入探究。

比如,三年级《哪种材料硬》这一课是要孩子们比较金属、塑料、木头、纸等材料,教师可以选取恰当的物品,并且这样创设情境:有一天木板、卡纸、铁钉和塑料尺碰到了一块,它们都说自己最硬,谁也不肯相让,同学们你们有好办法让它们相互比较一下吗?引出学生说比较的方法。这样的情境可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沉浸在童话的情节中,兴致盎然地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使得整节课充满童真童趣。

2.故事情境

在高段的科学课堂中,一般的科学探究课都比较理性,如果按部就班地让学生遵循科学的原理去探究,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也许很多老师都觉得,在高年级的课堂中,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每次举手的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到底是学生长大了,不愿意举手了,还是问题出在老师本身呢?笔者认为,这其中老师的原因应该占有很大一部分,精彩的课堂,不分学生年龄,只要老师会调动学生的气氛,让课堂充满童趣,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科学的探究中来,举手的人不但会多起来,整堂课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如笔者在教学《电和磁》这一课,就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兴趣的奥斯特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教师在上课前的互动交流中,就已经巧妙地引出奥斯特,介绍了他早年的一些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导入又以他的奇怪发现,去激发学生自己探究,然后以比赛的形式先让学生先连接点亮小灯泡的电路,学生情绪高涨。接着分析小磁针的偏转的原因也是通过奥斯特的故事引领提出了这个问题,最后让学生提问:“你有没有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也通过奥斯特的故事进行启发。很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在理解上也有了深度。

二、开放实验过程,使严谨的科学探究回归童真

儿童天真烂漫,他们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在生活中,他们也曾将多种饮料混合在一起,变成一杯特殊的饮料;他们也曾乱按家中的电器开关,寻找功能……他们喜欢异想天开,他们喜欢尝试,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就应该满足兒童的这种需求,开放我们的实验过程,使科学探究回归童真,让他们尽情享受探究的快乐。

1.鼓励学生大胆幻想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法拉第也曾说过:“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笔者认为让学生大胆幻想也非常重要,学生一旦进入幻想的世界,课堂就充满了生气,气氛也就变得活跃起来。幻想还是一粒科学的种子,它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幻想。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时,在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重量有关之后,我又让学生进行想象:“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摩擦力会怎样?”学生一个比一个说得激动,思维完全被打开了,开放的课堂沸腾了,儿童的天真烂漫都回到了课堂上,这样的课堂是笔者所喜欢的,也应该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

2.允许学生玩中尝试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每堂课都是按部就班很严谨地进行科学探究,学生肯定会不喜欢,我们的科学课应提倡在玩中学科学、做科学。有时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想要玩一玩、再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因为我们的科学课堂是开放的,不要一味地去扼杀孩子的童真。相反的,学生在玩中,在尝试中,也许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五年级的孩子,虽然已是属于高年级了,但是他们还是那么的喜欢玩,好奇心充斥着他们思想的脑袋。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时,老师为他们准备的丰富的探究材料实验完后,有个别学生,还不满足于这些探究,继而将自己铅笔盒中的文具全都放入水中进行了尝试,他惊奇地发现看上去材料和大小都差不多的水笔和自动铅笔,居然沉浮情况不同,当时笔者并没有训斥他不遵守实验规则,而是让他找找其中的原因,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水笔空心部分多明显轻,而自动铅笔空心部分少明显重,继而为下一节课的探究埋下了伏笔,即体积相同的物体重量不同它们的沉浮情况会怎样?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追求童趣探究的科学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课堂。作为科学老师心中始终要装着儿童,顺应童心,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带进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挖掘学生的个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真童趣幻想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锁不住的幻想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