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工矿废弃地现状分析研究

2018-02-04

智能城市 2018年14期
关键词:工矿废弃地总面积

王 健 李 鹏

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安徽合肥 230601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总结方法

搜集国内外关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关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经验和做法。

1.2 数据征集与典型地块实地踏勘相结合方法

在安徽省工矿废弃地调查成果基础上,结合研究需要,制定更详细的涉及工矿废弃地位置、范围、类型、特点的调查表格,向各有关市、县征集工矿废弃地废弃类型、程度、地形地貌、植被状态、海拔、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制含量、破坏程度状况等基础信息。

在信息征集的基础上,按照“具有区域地貌特点、废弃地类型特点”两项原则,对马鞍山、铜陵、池州、淮北4市的9县(区)23个工矿废弃地地块进行实地调研。实地采集典型区域基础信息,调查近年来区域内工矿废弃地的总体情况、近期情况及发展变化的趋势,调查细化工矿废弃地类型、区域分布、特点、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情况,形成现场图片、收集实地调查资料,开展现状分析。

2 相关概念阐述

2.1 工矿废弃地

国土资源部文件规定,工矿废弃地应当是无土地复垦义务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已经明确为建设用地但尚无法利用的建设用地,包括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毁损的土地,因交通、水利设施和建筑物废弃等遗弃荒芜的土地、废弃的农村砖瓦窑等用地及特殊用地等废弃的建设用地。

2.2 工矿废弃地类型

2.2.1 采矿废弃地

采矿废弃地是指由于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产生的工矿废弃地。包括煤矿开采废弃地、金属矿开采废弃地、石油天然气等项目开采废弃地。安徽省主要矿产资源是煤矿,开采方式主要为地下井工开采,所产生的工矿废弃地也相对较多;其它各类金属矿、石灰岩矿等矿产资源,在我省大部分采用的是露天开采方式。

(1)煤矿开采废弃地。煤矿开采会对地形地貌、地表附着物、土壤、岩层等造成损毁破坏[1],露天采场、排土场、矸石堆放场等场地在矿山停产后容易形成废弃土地。井工煤矿开采会引起地表沉降并产生塌陷,煤矸石堆积会压占大量土地,井工开采产生的废弃地除了塌陷区外,还包括矸石堆放场等废弃地[2]。

(2)金属矿开采废弃地。金属矿的开采,大部分采取露天和井工开采两种方式。与煤矿开采相比,金属矿地下采空区产生的塌陷,一般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除此之外,铁、铜、铅、猛等重金属矿的开采,极易对矿区周边土壤、水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污染。金属矿开采过程中也容易形成土地压占和土地挖损,破坏表层土壤;长期开采还有可能引起塌陷和污染,产生大量废弃土地[3]。

(3)石油天然气等项目废弃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项目在开发、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形成的废弃土地,损毁形式主要为挖损、压占,包括井场、道路和管线等废弃地,在安徽省主要是运输管线和配套设施建设产生的废弃地。

2.2.2 交通、水利等设施产生的废弃地

交通设施废弃地主要有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用地等产生的废弃土地。水利设施废弃地主要包括农村水利设施、大型水利工程遗弃后产生的废弃土地。

2.2.3 各类工矿企业废弃地

各类工矿企业废弃地是工矿企业因停产、倒闭或是其它原因遗弃后,产生的废弃地,主要包括砖瓦窑厂、废弃厂房等。

2.2.4 其它废弃地

(1)挖损造成的工矿废弃地。主要是各类矿山开采和煤矿开采形成挖损后产生的废弃地,还包括取土烧制砖窑、挖沙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地表挖掘损毁。

(2)压占造成的工矿废弃地。采矿过程中,会对表层土壤或其他物质进行剥离,形成采矿剥离物,这些剥离物的堆积,会产生土地压占;对无用的废石、废弃物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土地压占;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也会产生大面积土地压占。除此之外,还包括废弃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停产倒闭企业厂房等压占废弃的土地。

(3)塌陷造成的工矿废弃地。地下采矿过程中引起地表塌陷而产生的塌陷土地,在安徽省主要是采煤塌陷地。

(4)污染造成的工矿废弃地。铁、铜、铅、猛等各种金属矿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所产生的废弃地。

3 工矿废弃地基本情况

根据安徽省工矿废弃地调查成果显示,安徽省工矿废弃地总面积为420226.40亩,其中:工业用地26922.15亩,占总面积6.41%;采矿用地323425.16亩,占总面积76.96%;仓储用地11366.32亩,占总面积2.70%;港口码头用地189.30亩,占总面积0.05%;水工建筑用地55041.71亩,占总面积13.19%;铁路用地1311.89亩,占总面积0.31%;公路用地1922.11亩,占总面积0.46%;管道运输用地47.72亩,占总面积0.01%。

4 工矿废弃地特征

4.1 损毁类型分类类型特征

根据本文中确定的工矿废弃地类型,按照各类型对应的挖损、塌陷、压占、污染四类损毁类型,向各有关县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征询每一个工矿废弃地地块的损毁类型。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工矿废弃地按损毁类型分类面积为:挖损面积129857.64亩、占总面积30.90%;塌陷面积70369.38亩、占总面积16.75%;压占面积216993.08亩、占总面积51.64%;污染面积3006.30亩、占总面积0.72%。安徽省的工矿废弃地损毁类型主要为挖损、塌陷、压占三种类型,其中又以压占类型为最显著类型,占总量一半以上。

4.2 区域分布特征

依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确定的工程类型区,将安徽省工矿废弃地所在县区对照工程类型区所涵盖的区域,进行了数据分类统计,得出:安徽省工矿废弃地主要分布在皖北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沿江的芜湖、安庆以及中部区域的合肥、六安、芜湖、滁州、宣城等地,这些市的工矿废弃地总量都在2万亩以上。安徽省的工矿废弃地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区和沿江平原区,这与安徽省煤矿主要分布在淮北平原区、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区的情况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4.3 权属单位性质

安徽省工矿废弃地权属单位性质分为国有和集体两种类型。安徽省共有工矿废弃地11160宗,其中,国有土地1521宗、集体土地9639宗,面积分别为125126.60、295099.80亩,约70.22%面积的工矿废弃地为集体所有。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工矿废弃地复垦的任务主要集中在集体性质的权属单位上。

4.4 工矿废弃地坡度级别

坡度对土地利用有着直接影响,相对平坦的土地使用率和利用率一般来说都比坡度要高,且用途也更广泛。对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的5个坡度级别,将安徽省工矿废弃地矢量数据与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套合,得到每宗工矿废弃地坡度等级。安徽省坡度级别1~5的工矿废弃地地块数量分别为6216、2280、1466、808、390宗,面积分别为261705.43、81163.45、45986.98、21602.46、9768.07亩,主要坡度级别为1~3级,合计面积为388855.86亩,占总量92.14%。

4.5 破坏特征

根据安徽省工矿废弃地调查成果及实地样点调查结果分析,安徽省挖损类型的工矿废弃地的特征,主要是破坏表层土壤,特别是耕作层,使土地部分或完全丧失自然生产能力,或破坏山体原本面貌使山体失去植被覆盖、表面裸露。塌陷类型工矿废弃地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塌陷或高低不平,破坏耕地和其他土地,不同的塌陷程度,对地表破坏的程度差异较大,浅层塌陷一般在1.5~3m,严重时,塌陷深度可达10m。压占类型工矿废弃地主要是采矿活动中留下的大量废弃物、岩石、尾矿、碴土等大量占压在地表,使地表形态、土层结构被破坏;由于占压原因的不同,占压物的厚度少则几十厘米,多则几十米。污染类型工矿废弃地特征主要是尾矿堆积场(如煤矸石、金属矿和石灰石等矿产生的矿渣等)经雨水冲刷、淋溶,周边土地受到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侵蚀,当重金属、PH值或某些化学物质含量超过土壤承受限值时,逐渐使土地丧失植被生长和利用功效。

5 结语

本研究基础数据依据的是2012年安徽省工矿废弃地专项调查成果,工矿废弃地由矿产资源开发产生,但不涵盖全部因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废弃地,因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全部废弃地的基本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同时各地区在2012年时间节点后新增的工矿废弃地,有待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开展过程中补充完善。

本文研究内容得到了《安徽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与技术研究课题》的专项经费支持。在研究过程中,有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并提供了大量有效数据,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工矿废弃地总面积
苏州市开展工矿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大连有座生蚝小镇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3S 技术的应用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采石废弃地景观评价研究——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下的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研究
打开工矿灯市场前,你必须知道的散热知识!
恳请将黑龙江“工矿型”革命老区纳入国家精准扶贫规划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徐工矿用卡车在泰国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