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8-02-03李津存

环境与发展 2018年1期
关键词:预案管控应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却愈演愈烈。2011年至2016年全国6年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总计达2901起,平均每年发生484次,由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期,突发环境事件的成因也日趋复杂,给基层环境应急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而当前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本文就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下。

关键词:环境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1-020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119

Reflection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

Li Jincun

(Hejiang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lack of adapti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s intensified. From 2011 to 2016, there were 2,901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abotage accidents occurring in the whole country in 6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484 times per year. It is easy to see from this set of data that China is in the high incidence of sudden environmental events and causes of unexpected environmental events It is also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bringing many challenges to the work of emergency respons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t present,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work are many and exposed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on 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blems

环境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面临突发环境事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突发环境事件及提前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是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1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指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组织开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管理行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单位共同努力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一些乡镇、部门和企业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组织体系和指挥机制不健全,对环境应急管理投入不足,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公众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认知度较低,基层环境风险防控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环境风险不断增加,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因复杂多样,部分区域、行业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面临较大威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形势非常严峻。要自觉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环境应急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与水平[1]。

2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机构及标准化建设滞后

从我国四级政府环保机构的建设来看,专职应急管理部门发展不均衡,环保部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为部直属单位,是根据中央编办复字[2001]221号精神于2002年成立。在省级层面上,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的设置就出现了差别,例如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是环保厅直属单位,陕西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则设在了省环境执法局。人员的编制也各不相同,有编制的,有借调的。陕西省地市级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的情况与省级差别不大,大部分人员都是从环境监察支队借调,受支队管理。县区级则设置差异较大,有的设在局里,有的设在大队;有的专门成立了应急办,有的设在环评科或者办公室,基本上人员都是兼职,既要干好本职岗位工作,也要兼顾环境应急方面的事情,加上基层的人员变动、分工也较大,这就造成上下协调不顺畅,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了执行力。基层环保局独立应急机构存在断层,区县应急交通工具、应急防护装备、应急调查取证设备、应急救援物资欠缺。

2.2 家底不清,技术支撑不足

行业普查未全覆盖,重点风险源企业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受“重污染排放治理、轻污染风险防范”管理定式影响,对风险防范技术研究少。

2.3 风险源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应急预案管理上还存在专家评审缺失、未正式发布,未每年开展演练;易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未设立环境风险单元及防范设施标志标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台账不全[2]。

2.4 救援专家物资队伍匮乏,突发污染自救能力差

化危品企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存在数量不足、种类不全、针对性不强、设备老化,面对突发环境事件自救能力差,社会化专家队伍、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市场培育较差,应急专家库人员专业范围狭窄,人员数量少、应急处置方法单一。

2.5 风险管理存在误区,全过程管理推进难

认为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或只是环境应急管理部门的事,系统外和系统内的部门参与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部门之间、正逆向管理之间职责不分,在源头、环节和过程管理中相互推诿,全过程监管困难。

2.6 环境应急管理水平不高

区县环境应急管理人少、事多,无环境应急机构,无专职的应急管理人员,一岗双责;既要应对市局安排的工作任务,还要做区县政府应急办的工作,日常监管大打折扣。

2.7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3]

大部分区县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三级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建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管理制度、预警体系未形成,硬软件设施设备缺少。

3 环境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预案管理体系

紧急预案制定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表现,特别是对于环境管理而言,管理流程中制定紧急预案应当涵盖风险目标、风险目标集中场所、敏感对象及管理机构等各类预案体系。而且可以实现对预案的编写、评价、审查以及预演等流程管控,从而保证预案本身能够实现专人编写、专人管理以及专人采用,可以保证预案的有效性、高效性与切实性。此外,构建应急预案管控保护基金,同时针对预案规划、专家审核、环保机构备档流程中,构建转款资金支付,构建完整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3.2 增强拓展训练与练习运作

注重应急专业人员培养,特别是需要注重环境应急培养,同时加大专用资金投入,研究培养规划,周期性拓展辖区环保机构分管条件下应急工作的指挥以及化工、重工业的责任人的培养。环境应急演练实质就是保证应急处置水平的关键,也是验证不同环保机构应急管理效果,基于演练才可以探寻到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调整方法,而且保持年度每周一次的环境应急训练与演练。

3.3 确定责任构建联动体系

应急流程需要遵循“政府主导、区分管控、资源利用、正确指挥”的原则,完全集中当下所有的环境救援力量,同时构建整体化的协调联动体系。内在的协调体系构建环保体系首先应当确定其内在的不同机构常规环境应急管理责任,并且构建科学审查、评估管理、应急操作、环境监测以及宣传流程,同时基于以上内部协调体系,基于政府机构的协调引领,最大程度带动环保机构与消防、水利、交通、安保、安监機构等整体性及专业性应急救援群体,构建整体高效的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环境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履行对环境安全的监管责任[4]。

3.4 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积极开展本地区、本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定期组织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特别要加强重大风险源企业、各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以及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周边环境风险管控以及重要节假日、重大集体活动、特殊气象条件等重点时段的环境风险防控。将环境风险源单位的风险防控措施、监测预警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管理等纳入重点监管内容。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进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在以后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不断增强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反应速度,带动应急管控流程操作整体化管控、体系管控的方向发展,同时逐渐从一般化管控朝着特殊化与一般化管控混合的角度发展,从而建立起独特的管理方法。唯有如此,方能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投资,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问题,提升环境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银东,李文华,侯解民,孙玉清.面式大规模溢油回收技术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7,(03):12-13.

[2]周坚鑫,周锡华,王南萍,余钦范.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在突发核事件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6,(06):22.

[3]赵玉慧,张友篪,孙培艳.化学消油剂在溢油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及其今后发展方向[J]. 海洋环境科学,2016,(S1):45.

[4]宋宏,王鹏,孙月振.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2,(36):15.

收稿日期:2017-11-24

作者简介:李津存(1985-),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应急。

猜你喜欢

预案管控应急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准备好应急包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