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备课要体现“四有”

2018-02-03曾文张赫刘梦奇贺婧雅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四有新意发现

曾文+张赫+刘梦奇+贺婧雅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备好课标、教材和学生,体现“四有”,即不落俗套有新意,双边互动有参与,精讲多练有实践,总结归纳有发现,将会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生命力。

关键词:备课;新意;参与;实践;发现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能体现出教师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备课的质量取决于教师钻研精神、教育教学理念支撑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备好《课程标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学法、备好实例和案例及实践内容……,才能因备得充分而讲得从容、自信、精当、生动,在师生有意义地互动中,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实现既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和生成新知。因此,笔者认为备课要体现“四有”,即不落俗套有新意,双边互动有参与,精讲多练有实践,总结归纳有发现。

一、不落俗套有新意

所谓新义,就是有新意义、见解、想法;新意境。有新意体现为根据学科性质、课的内容、学生特点、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知识水平、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而设计的导入不同,选择的学法教法不同,教学效果检测方式不同,教学手段应用不同,案例、事例、实例列举的不同,板书设计形式不同等等,总之,每一节课富于变化,既有规律,又丰富生动。亦或是开篇或课中一句警世之言,精妙之语,也会让学生有新鲜感,为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机。

靠什么来实现新呢?靠的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熟悉與了解,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概括,积极地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优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钻研和责任感,对岗位工作的热爱和执着。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可借鉴,可“嫁接”,可共享,可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可让课堂增加新鲜感和时代感,可让你的教学因富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而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因学会和会学而心情愉快。

二、双边互动有参与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不能唱独角戏。我们的老师之所以愿意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是因为她们不愿意在教学中把学生设计进去,她们不相信学生的潜能和能力,她不想浪费时间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她们认为自己就能讲得好好的,只要学生认真听,照着做就够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或没有参与的机会,自然对听课或学习缺乏兴趣,也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而恰恰是思考的过程、表达的过程、操作的过程、实验的过程、体验的过程能使学习的内容印象深刻,理解透彻,且不易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眼、耳、口、鼻、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获取得信息量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思维最活跃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

这样的过程,开始因为师生双方的不习惯,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进度,甚至是效果,但我们做教师的要知道,一旦我们将教学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设计成有机的整体,教就促进了学,学也有利于教,才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也才真正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接受、理解信息,才真正地把教落到了实处,使教有质量,学有效果。也有能够激发或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寻问题的答案,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培养,技能的形成,并在体验与感悟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具备自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获取远远大于或超过课堂教学容量的知识和信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观念,具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到那时,我们收获的将是学生日复一日的变化和一天天带给我们的成长与发展的惊喜。

三、精讲多练有实践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认认真真听课了,实实在在不会了,是因为老师“满堂灌”,本着讲全、讲细的原则,一节课一讲到底,累且不说,效果不佳。有的老师让她少讲、精讲,她不知道该讲啥,不讲啥。因为她不知道哪些是学生会的,不必讲;哪些是点拨就是可以理解的;哪些是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举例子以帮助理解说明的。还有的教师认为,老师的职责就是讲课,不讲或少讲,那就还是老师了吗?这些都是对讲理解的误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备好学生,不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教。所以不知道讲多与少,深与浅,宽与窄,不能做到会的不讲,不会的精讲。

教师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出适合学生、符合学科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授人以渔”,学生可以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范例去寻找或发现问题的答案。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他认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在备课时就创设出发现的情境,设计出发现的机会,同时设计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行为。让课堂因发现而生动,而因探究生成而精彩。

教师是教的主体,如何教,如何变讲为指导、启发、引领、点拨学生去参与、体会、讨论、探究、实践,是重要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命题,需要我们的教师为此而不懈地钻研,探索出具有本人及学科特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构建出生机勃勃的生命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地思考与实践中,增长聪明才智,丰富知识经验,提升能力技能。

四、总结归纳有发现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发现、遵循和运用。自然学科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前人发现的,是需要我们在课堂或实践、实验中验证的;社会科学也是有规律的,地理一张图,历史一条线,语文字、词、句、段、篇,文中有观点和情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验证规律,体验到理论知识学习的实践意义,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和人类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懂得,我们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不仅仅是为了答题,还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丰富文化底蕴,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

备课包容了我们在教学中要实现的“三维目标”,备课包含我们为实现目标的巧妙设计,备课体现了我们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一个鲜活的课堂的主宰,就是我们教师的理念、能力、素质和修养。就让我们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借鉴中完善自己吧,争做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育社会可用之才的良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有新意发现
一点新意,一点乐趣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科学小卫士系列(六)
有创意才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