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8-02-03孙美玲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孙美玲

摘要:德育教育无论对一个生命个体还是整个民族甚至于国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各个小学院校都更加注重将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教学理念都有了一定的改变。近几年国家也在课程改革方面不断实践发展,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教育是当前的基础教育,任何一门课堂上都或多或少的用到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质都是通过语文教育才实现的,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元素都蕴含着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随着教育体制的进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成为教学重点。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读书写字的基本能力、让学生热爱语文,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理解语文作为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的非物质文化,有着极为豐富的内涵。语文课程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渗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

一、立足于教材,通过课本上重点知识点的深入解析渗透德育教育

立足于教材是任何一门学科的授课方式。尤其在小学教学阶段,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德育教学上,语文比其他课程都有优势,进一步来说,语文课程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内涵也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语文教材把丰富的思想蕴含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中,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语文美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足以说明教材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打开语文课本后你会发现,每一篇优美的文章几乎都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格的熏陶、也是德育教育的目标。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教版教材)在讲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就有《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类型的课文,向学生展示了祖国的辽阔和迷人景色,文章在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产物时采用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进行描写,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遐想和热爱之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但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辽阔富饶,从中感受西沙群岛的无限魅力,还能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写作素材。再如;学习《美丽的武夷山》(北师大版)这篇课文,教师也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当中。教师先让学生去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美感,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觉得写的美的词句划出来,读完后询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然后逐步的将学生带入到文中,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武夷山的山水。教师再进行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作者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热爱武夷山,还有其他的感情吗。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明白除了热爱武夷山,作者更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我们也更热爱我们伟大美丽的祖国。最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从对大自然的认识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语文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

二、重视语言与文字的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选材时基本都是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抉择的,文章内容生动,语句优美通顺,通过描写自然的风光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为学生们展示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类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是,好词好句好段落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将词句结合在一起去整体认读文章,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在文章中表达特定的情感是每一句语言的使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感训练、挖掘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写这句的意图,可以用“揣摩与鉴赏”的方法去进行课堂教学。如《种子的力量》这篇课文采取的是“以物衬情”的写作手法,仔细揣摩文章就可以了解,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无法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只好应这种恰到好处的方式来寄托自己感情。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其中含义,这样就可以合理的利用教材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如在学习《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为了便于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第一:博览法。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先快速浏览一篇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找出生字词、修辞手法、引用的古诗文以及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句子,然后分享给大家。第二:默读法。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不发出声音,这一方法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先划出与文章题目相对应的句子,如日出时、日穿云、日出云等。最后小组成员交换意见,看看谁找的最全面,大家可以相互借鉴。第三:朗读法。这一方法旨在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文中描绘的场景,体会大自然的美妙。这一方法给语言文字赋予了一种力量,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身临其境,领略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这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也让学生明白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祖国的一草一木,引发学生与作者间的情感共鸣,发挥语文教材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研究的分析,了解到德育教育始终在我国教育方针的第一位,对于学生来说,思想素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出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有效渗透,首先,立足于教材,通过课本上重点知识点的深入解析渗透德育教育;其次要重视语言与文字的结合,渗透德育教育;最后讲到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最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J].科技展望,2017,(15)

[2]朱胜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4)

[3]董晓雯.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