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运用中的探究

2018-02-03李战义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

李战义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有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教育的不足,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二者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过程中的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传统教学

1机械制图的地位和学习目的

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人类借以构思、分析、表达、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资料,是关系到学生将来工作是否能加工出合格产品的关键。所以对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的学生,机械制图是一门学习绘制、识读机械图样并掌握其原理和方法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体想象能力,充分了解设计者所表达的设计形体的思想,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完整地识读生产实际中的技术图样,掌握机械制图有关知识以及有关国家标准,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资料的能力。

2以往机械制图教学存在不足

机械制图传统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讲+演+练”的教学模式、在国家素质教育的倡导下,许多教师在努力改变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状态,希望能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教学方式。多年以來,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尝试,但仍然突破不了传统教育存在的如下缺点:

第一,采用“语言+粉笔+黑板”方式绘图,费时费力。尽管老师可以边讲边画,但在黑板上绘图速度慢,一节课40分钟,老师所能绘制的图形数量相当有限,传授的信息量少,无法满足实际教学要求,而且图形质量也因老师的绘图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利用“挂图+模型。无法满足要求,成本高。挂图虽然能方便快速地向学生展示二维平面团形,教师也能通过语言向学生描述空间实物向二维图纸的转换。但由于直观性差,难以理解。教学用模型造型简单,形状单一,对于稍微复杂的零件,模型难以展示其具体结构。挂图和模型缺乏动画和连续性、难以直观正确地表达零件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实体,或者从三维实体到二维平面之间的相互演变,容易造成思维及逻辑的混乱,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力。而且挂图及模型的成本较高,容易损坏。

3信息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运用中的探究

在当前的机械制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探出来,以这样先进的教学设备增强教学生动性与丰富性,全面提升制图数学成效。归纳起来,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整天面对的都是教师的讲解以及各种图形图案,学习枯燥感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为枯燥的课堂带来一丝生机活力,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消除学习疲劳感,能够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是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利用效率。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浪费了较多的时间,现在有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辅助,各种复杂的图形,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透视的,只要目标轻轻一点,应有尽有,为教学活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许多教师都深有感触,自从有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之后,教学时间明显充裕多了。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数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各种集成软件,进行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相关方面的课件制作.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教材内容特点,提高教学课件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精密度,笔者在教学中就以Powerpoint软件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以图像、Flash动画以及文本等形式进行综合,设计制作成信息技术教学课件.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同时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强理解效果、提高想象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许多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天空教室等网络课程制作载体,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机械制图优质课程,将各种教学计划安排、电子教案、学习提纲、教材点拨、操作指导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与要求发布在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只要按照相应网页就可以按图索骥,提高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还能够快速、便捷地制作习题库和试题库,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中的word软件搜集各种与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或者试题,汇集建立专门的题库,并是还可以借助于AutoCAD软件进行各种类型图案的绘制,结合教学需求进行修改与完善。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进行三维电子模型的创作,使用特定的插件开展网络环境中的仿真模拟。在软件的帮助下,完成旋转等帮助下,完成旋转等操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是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构建现代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以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成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难以灵活运用图形的变化来开展师生互动,现在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逐步深入的引导,创设交互性的教学流程,在演示与启发之中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还能够将学生通过网络组织起来,开展有效的课后学习研究活动,或者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活动,进一步凝聚学生集体的智藏。

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考、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考:教学形式有“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课堂内容由知识讲解传授转变为问题探究;技术应用有内容展示转变为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评价方式有传统纸质测试转变为多角度、多方式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正确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优化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充分展现自身价值,使教学工作更着力于把课堂变成有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戴华丽.对机械制图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的分析研究[J].科教导刊,2013(09).

[2]王建峰.中职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文理导航,201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